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天堂蒜薹之歌》 被引量:21
1
作者 杜迈可 季进 王娟娟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61,共7页
关键词 《天堂蒜薹之歌》 农村改革 《红高粱》 风格独特 艺术作品 乡村 主题性 技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翻译文学中的中国镜像、意识形态及改写——以《天堂蒜薹之歌》的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倩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1-153,155,共4页
莫言小说在国际文坛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翻译的成功,葛浩文作为莫言最重要的译者,虽然得到莫言的高度赞扬,但他不够忠实的归化、甚至自由增删、改写的译法并非全无非议。事实上,葛浩文代表西方读者的视角,阅读莫言小说时,难免带... 莫言小说在国际文坛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翻译的成功,葛浩文作为莫言最重要的译者,虽然得到莫言的高度赞扬,但他不够忠实的归化、甚至自由增删、改写的译法并非全无非议。事实上,葛浩文代表西方读者的视角,阅读莫言小说时,难免带着西方现代文化的优越感和对异质文化的焦虑感,构建以意识形态区分为核心的异质的中国镜像。从《天堂蒜薹之歌》的英译本的个案分析可以看出,"中国镜像"影响着小说英译从选本到翻译策略运用的全过程。外来文化的接受从来就是个依语境的重建过程,其复杂程度远不止忠实与否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镜像 意识形态《天堂蒜薹之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波三折 意蕴深沉——论《天堂蒜薹之歌》的两次修改 被引量:2
3
作者 贺仲明 马思钰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1-147,共7页
1988年,莫言在《收获》杂志第1期发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随即作家出版社于当年4月出版了同题单行本。作品的创作源于山东省苍山县的一起农民与地方政府冲突的真实事件--"因为当地官员的腐败无能和思想的保守以及他们工作当... 1988年,莫言在《收获》杂志第1期发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随即作家出版社于当年4月出版了同题单行本。作品的创作源于山东省苍山县的一起农民与地方政府冲突的真实事件--"因为当地官员的腐败无能和思想的保守以及他们工作当中的官僚主义",(1)特别是事件处置过程中的失误等原因,引发了农民冲击政府机关的群体性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堂蒜薹之歌》 作家出版社 修改 深沉 大江健三郎 群体性事件 长篇小说 《收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堂蒜薹之歌》的叙事结构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学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20-25,2,共6页
对农民疾苦的关心和为民请命的精神,成为莫言写作《天堂蒜薹之歌》的动力,也使这部作品带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小说从叙述者、《群众日报》上的文章和瞎子张扣的唱词三个角度对蒜薹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的叙述,这三个角度分别代表了精英、官... 对农民疾苦的关心和为民请命的精神,成为莫言写作《天堂蒜薹之歌》的动力,也使这部作品带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小说从叙述者、《群众日报》上的文章和瞎子张扣的唱词三个角度对蒜薹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的叙述,这三个角度分别代表了精英、官方和民间的立场,同时也构成了三个叙述文本。这三个文本分别属于小说叙述文体、新闻文体和政论文体、民间说唱的韵文文体。多种文体被组合在一个叙事结构中,构成一部跨文体的小说。在小说的叙述过程中,莫言将西方现代派手法与民族传统的叙事方式交融在一起,使其叙事方法显得错落有致、丰富多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叙事动力 叙事结构 叙事方式 《天堂蒜薹之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言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元话语运用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宏亮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Z期5-6,共2页
元话语研究的主要成果体现在劝说性应用型语篇的分析上,在文学语篇这一重要领域的研究成果还很薄弱。对莫言小说《天堂蒜薹之歌》的元话语运用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拓展作品的阐释维度和价值意蕴。小说两个版本的元话语中引导式元话语数量... 元话语研究的主要成果体现在劝说性应用型语篇的分析上,在文学语篇这一重要领域的研究成果还很薄弱。对莫言小说《天堂蒜薹之歌》的元话语运用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拓展作品的阐释维度和价值意蕴。小说两个版本的元话语中引导式元话语数量大大超过互动式元话语数量,而且新版本增加了更多和读者的互动,反应了社会环境变迁对作者元话语使用情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话语《天堂蒜薹之歌》文学篇章 元话语历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言作品《天堂蒜薹之歌》译本审美的缺失及补偿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桦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5-137,共3页
随着翻译研究领域"文化转向"的提出,翻译和文化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由于各国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文学作品在翻译过程中往往不能找出完全对等的表达,造成审美价值的缺失。以莫言先生的作品《天堂蒜薹之歌》为例,探... 随着翻译研究领域"文化转向"的提出,翻译和文化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由于各国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文学作品在翻译过程中往往不能找出完全对等的表达,造成审美价值的缺失。以莫言先生的作品《天堂蒜薹之歌》为例,探析其译本审美的缺失及其补偿方法,以期对文学作品翻译最大程度保留作品原有文化的审美元素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天堂蒜薹之歌》 译本 审美缺失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短篇看莫言——“自由”叙述的精神、传统和生活世界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新颖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0-75,共6页
一 莫言是个有巨大体量的作家,他创作上特别引人瞩目的滔滔不绝、汪洋恣肆的叙述特征,也只有给以相当的篇幅,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所以,读莫言要读他的长篇,《酒国》、《天堂蒜薹之歌》、《丰乳肥臀》、《檀香刑》,尤其是《... 一 莫言是个有巨大体量的作家,他创作上特别引人瞩目的滔滔不绝、汪洋恣肆的叙述特征,也只有给以相当的篇幅,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所以,读莫言要读他的长篇,《酒国》、《天堂蒜薹之歌》、《丰乳肥臀》、《檀香刑》,尤其是《生死疲劳》。但是,如果不读他的中篇和短篇,损失未必就比不读他的长篇少。按照一般的理解.篇幅的有限,会“节制”叙述,对于莫言这样一个给人通常印象是“不节制”的作家来说,这就形成了一种“张力”,产生出不同于长篇的“艺术性”。这肯定有些道理。但我以为更重要的,还不在这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叙述 “自由” 生活世界 短篇 《天堂蒜薹之歌》 精神 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先锋精神介入社会问题--莫言先锋小说《十三步》的现实感及其文学升华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学谦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3-150,共8页
引言莫言的长篇小说《十三步》,发表于1988年《文学四季》秋之卷,1989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90年台湾洪范书店也出版单行本。2001年,九天汉思公司与文化艺术出版社合作出版《走向诺贝尔:当代中国小说名家珍藏版·莫言卷》,莫... 引言莫言的长篇小说《十三步》,发表于1988年《文学四季》秋之卷,1989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90年台湾洪范书店也出版单行本。2001年,九天汉思公司与文化艺术出版社合作出版《走向诺贝尔:当代中国小说名家珍藏版·莫言卷》,莫言把《十三步》改名为《笼中叙事》,与《欢乐》《冰雪美人》一起收入其中。《十三步》的命运相当寂寞。它没有像“红萝卜”“红高粱”那样大红大紫,也没有像《红蝗》《欢乐》那样因为被批评而引人注目。它有点儿像莫言另一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那样,批评家似乎不愿意发表意见,这和莫言的文学影响以及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极不相称。莫言的哥哥管莫贤认为,晦涩难懂是《十三步》遭受冷遇乃至被遗忘的主要原因,其实不然,《十三步》没有那么晦涩,更不难懂,这关键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的反先锋文学氛围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步》 《天堂蒜薹之歌》 先锋小说 先锋精神 文化艺术出版社 莫言 文学四季 作家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言作品全编系列》
9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96-96,共1页
本套书系囊括了莫言自1981年开始创作以来发表过的全部作品,属于第一次全面、系统、完整地展示莫言迄今为止的创作成就。目前已出版长篇小说系列《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食草家族》等11种;中短篇小说系列《白狗秋千... 本套书系囊括了莫言自1981年开始创作以来发表过的全部作品,属于第一次全面、系统、完整地展示莫言迄今为止的创作成就。目前已出版长篇小说系列《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食草家族》等11种;中短篇小说系列《白狗秋千架》《爱情故事》《与大师约会》《怀抱鲜花的女人》等7种;剧作系列《我们的荆轲》《姑奶奶披红绸》2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作品 《红高粱家族》 《天堂蒜薹之歌》 《白狗秋千架》 《爱情故事》 创作成就 中短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