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云山传奇》:政治批评话语与情感编码方式
1
作者 孔小彬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100,共4页
重返80年代,《天云山传奇》是一部典型文本。本文从批评的载体、批评主体的身份地位、政治介入的方式等方面探讨有关《天云山传奇》的政治批评话语,藉此探索80年代初文学批评的一些特征。同时,本文也分析了作品以多个"三角恋"... 重返80年代,《天云山传奇》是一部典型文本。本文从批评的载体、批评主体的身份地位、政治介入的方式等方面探讨有关《天云山传奇》的政治批评话语,藉此探索80年代初文学批评的一些特征。同时,本文也分析了作品以多个"三角恋"结构全篇的叙事方式,这种叙事方式很巧妙地完成了政治叙事目标,但又有明显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云山传奇》 政治批评 情感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0年代初期小说文本个人主体的性别想象与确认——以《天云山传奇》《月食》《蝴蝶》为代表性文本
2
作者 王莉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84,共6页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革”结束,改革伊始,中国社会的叙事方式由革命转换为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成为建设祖国的目标和口号。“现代化”以科学、理性为工具。“知识”是生产力。社会对知识的叙事由“知识越多越反动”转换为...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革”结束,改革伊始,中国社会的叙事方式由革命转换为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成为建设祖国的目标和口号。“现代化”以科学、理性为工具。“知识”是生产力。社会对知识的叙事由“知识越多越反动”转换为“知识就是力量”。掌握知识的“知识分子”由改造的对象转换为新时期的个人主体。知识分子的形象大量出现在小说中。“小说正面人物的构成发生了质的变化,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有良知的人们,负载着作家们的主要审美理想。知识分子的形象在作品中占压倒优势。” 季红真:《文明与愚昧的冲突》,第159页,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 新时期的个人主体自然地被想象为男性。意识形态变更使知识分子,特别是知识分子/革命干部身份的男性从社会权力结构的边缘走向中心,继五四之后再次成为社会的启蒙者、引导者、代言人。受难—归来者是男性,如章永麟、罗群、伊汝、张思远;改革者是男性,如乔光朴、李向南;启蒙者是男性,如张老师、李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者 知识就是力量 浙江文艺出版社 《天云山传奇》 个人主体 干部身份 《蝴蝶》 乔光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音与画面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封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25-25,共1页
电影中的声音包括语言、音乐和音响。电影既是视听艺术,而声音在影片中就有着重要作用。声音与画面的不同组合,两种元素的交互作用,可创造出不同的富有表现力的效果,可以深化影片的内容和含义。声音与画面的关系,一般分为声画同步与声... 电影中的声音包括语言、音乐和音响。电影既是视听艺术,而声音在影片中就有着重要作用。声音与画面的不同组合,两种元素的交互作用,可创造出不同的富有表现力的效果,可以深化影片的内容和含义。声音与画面的关系,一般分为声画同步与声画对位。这种声画关系,不仅是表现在声画结合的形式上,而且展示着声音与画面的相互作用,以及各自的艺术魅力。声画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画对位 声画同步 视听艺术 结合形式 吴遥 《天云山传奇》 交互作用 画面形象 宋薇 人物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弦而不易辙——谢晋的心灵轨迹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湘树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8-18,共1页
谢晋的心灵,当然是艺术家的心灵。这样理解是不错的,这有他的全部创作和公众的现成结论为凭。但仅仅这样理解是不够的。新时期以来,谢晋以他硕果累累的创作,划下了一道弯弯曲曲或浅或深的心灵轨迹。粗略看去,这条轨迹大致分为二段。前期... 谢晋的心灵,当然是艺术家的心灵。这样理解是不错的,这有他的全部创作和公众的现成结论为凭。但仅仅这样理解是不够的。新时期以来,谢晋以他硕果累累的创作,划下了一道弯弯曲曲或浅或深的心灵轨迹。粗略看去,这条轨迹大致分为二段。前期,他是冲锋呐喊的战士,是情思忧切的血性丈夫。他以催人同情落泪的感伤情绪和促人感同身受的忧国情怀,直面民族悲剧和历史不幸,碰撞出震撼人心的火花。他的《牧马人》、《天云山传奇》、《高山下的花环》和《芙蓉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晋 《天云山传奇》 《芙蓉镇》 高山下的花环 牧马人 电影镜头 二段 改弦 被开垦的处女地 混沌初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谢晋放谈电影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2-12,共1页
近期,谢晋在他的几次报告和谈话中,申述了他对当前电影多方面的见解和感受。去年,他在日本担任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强烈地感到日本不仅要做经济大国、政治大国,而且要做文化大国。日本人对他说,他们要把东京国际电影节办成亚洲的戛纳。... 近期,谢晋在他的几次报告和谈话中,申述了他对当前电影多方面的见解和感受。去年,他在日本担任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强烈地感到日本不仅要做经济大国、政治大国,而且要做文化大国。日本人对他说,他们要把东京国际电影节办成亚洲的戛纳。他们设立了青年导演奖,各国35岁以下的拍过一两部电影的导演都可以参赛。一、二、三等奖的奖金都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晋 文化大国 主旋律影片 戛纳 《芙蓉镇》 《天云山传奇》 上海国际电影节 审判者 牧马人 现代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清凉寺钟声》看创作嬗变的得失——对“谢晋模式”的再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松子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7-7,共1页
《清凉寺钟声》是谢晋继影片《最后的贵族》后,又一部旨在探索人的生命意识的新作。这两部影片因其思想立意和叙述方法有异于谢晋以往的影片,因而引发了人们对谢晋近期创作嬗变的极大关注。众多评者肯定其艺术上超越的求索精神:从以往... 《清凉寺钟声》是谢晋继影片《最后的贵族》后,又一部旨在探索人的生命意识的新作。这两部影片因其思想立意和叙述方法有异于谢晋以往的影片,因而引发了人们对谢晋近期创作嬗变的极大关注。众多评者肯定其艺术上超越的求索精神:从以往偏重于对人的政治命运的描述,转向对人生和人的生命意识等人类母题的深沉开掘。对此,我们可不敢恭维。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现实主义精神和参与意识的名导演,不应该轻易放弃自己已经形成的创作优势而改弦易辙。事实证明,这种走淡化社会生活背景和远离现实的创作路子,其效果并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晋模式 创作思维 现实主义精神 母题 人的生命 超越的 电影创作 生活背景 《天云山传奇》 政治命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该发生的倾斜——从观众审美要求的多样化看娱乐片生产的失衡现象
7
作者 叶子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8-8,共1页
当我们的电影从过去一味强调淡化作用的昏睡中醒来之后,仿佛喝醉了酒,又迷迷糊糊地步入了一窝蜂地争拍娱乐片的“怪圈”。一时间,银幕上是一派刀光剑影、拳打脚踢。以往银幕上曾出现过的平头布衣,凡人小事被那些远离人们的艳丽女子、风... 当我们的电影从过去一味强调淡化作用的昏睡中醒来之后,仿佛喝醉了酒,又迷迷糊糊地步入了一窝蜂地争拍娱乐片的“怪圈”。一时间,银幕上是一派刀光剑影、拳打脚踢。以往银幕上曾出现过的平头布衣,凡人小事被那些远离人们的艳丽女子、风流小生的离奇故事所淹没了。于是乎,一部分观众从那些涉世未深的孩子们的“拳脚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人小事 失衡现象 第五代导演 《天云山传奇》 系列节目 牧马人 消遣娱乐 人到中年 欣赏趣味 文化水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谢晋时代”三思
8
作者 李支锋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10-10,共1页
写下这个题目,马上很自然地联想起李劫那篇著名的题为《谢晋时代应该结束》的文章. 一、关于“结束”的思考.姑且不论应不应该结束谢晋时代,只想思考一下,如果“结束”的话,用什么替而代之?谢晋的影片观众趋之若鹜说明了什么?这个问题... 写下这个题目,马上很自然地联想起李劫那篇著名的题为《谢晋时代应该结束》的文章. 一、关于“结束”的思考.姑且不论应不应该结束谢晋时代,只想思考一下,如果“结束”的话,用什么替而代之?谢晋的影片观众趋之若鹜说明了什么?这个问题在中国电影发展到现阶段提出来是很令人深思的.众所周知,现在中国电影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作为解放危机的救生圈的娱乐片一窝蜂倾巢而出,大批的导演去拍娱乐片.当然,这里面很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晋 电影发展 中国电影 姑且不论 斯皮尔伯格 特吕福 艺术电影 黑泽明 男演员 《天云山传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琐议“谈政色变”——兼答沈建元先生
9
作者 马建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22-22,共1页
俗话说:“话不说不清,理不辩不明”。眼下电影评论界的讨论风气并不浓,这也是影响中国电影评论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看了沈建元先生的《不可牵强》(载本刊第7期)一文后,感到其敢于置疑和直言不讳的精神十分可嘉。但沈先生提及的是... 俗话说:“话不说不清,理不辩不明”。眼下电影评论界的讨论风气并不浓,这也是影响中国电影评论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看了沈建元先生的《不可牵强》(载本刊第7期)一文后,感到其敢于置疑和直言不讳的精神十分可嘉。但沈先生提及的是当前电影创作的一个敏感问题,又觉得还是再辩几句为上。至于电影与历史、政治有什么缘份,最直言不讳地承认其密切关系的就是共产党人。在电影作为“第七艺术”诞生后不久,列宁就从其对人民的教育作用方面立论,认为这一文艺形式是无产阶级政党应当重视的一个强有力工具。问题不在于谁想要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评论 电影创作 谢晋 无产阶级政党 文艺形式 影评人 《红色娘子军》 《天云山传奇》 牧马人 失意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谢晋,你不该随大流
10
作者 童加勃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1-1,共1页
毫无疑问,当代中国最卓越最著名的电影导演的桂冠属于谢晋。他的作品不论激奋人心的《红色娘子军》、充满朝气的《女篮五号》、深沉隽永的《牧马人》,还是亦悲亦诉的《天云山传奇》、凝重犀利的《芙蓉镇》,无不紧扣现实,与人民沸腾的生... 毫无疑问,当代中国最卓越最著名的电影导演的桂冠属于谢晋。他的作品不论激奋人心的《红色娘子军》、充满朝气的《女篮五号》、深沉隽永的《牧马人》,还是亦悲亦诉的《天云山传奇》、凝重犀利的《芙蓉镇》,无不紧扣现实,与人民沸腾的生活息息相通并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灿烂的印记。谢晋电影和时代的同步性已成为其创作风格的重要特征,代表了中国电影的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晋 电影导演 《红色娘子军》 中国电影 《天云山传奇》 《芙蓉镇》 牧马人 当代电影 创作风格 天云山传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每一部都应该是新的——看电影《清凉寺钟声》
11
作者 倪军仓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4-15,共2页
时隔几年,谢晋又奉献了一部精品——《清凉寺钟声》。尽管这部影片没有摆脱“谢晋模式”,但谢晋还是进行了新的探索。正如谢晋自己所说:“我觉得我们每部戏总要有新的东西,新的突破,不然就没有丝毫价值。”(谢晋:《【清凉声钟声】导演... 时隔几年,谢晋又奉献了一部精品——《清凉寺钟声》。尽管这部影片没有摆脱“谢晋模式”,但谢晋还是进行了新的探索。正如谢晋自己所说:“我觉得我们每部戏总要有新的东西,新的突破,不然就没有丝毫价值。”(谢晋:《【清凉声钟声】导演阐述》)《清凉寺钟声》就是这样一部有新意、有价值的影片,它给观众以新的提示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晋 导演阐述 战争题材 编导者 《电影艺术》 牧马人 《天云山传奇》 《芙蓉镇》 往前走 高山下的花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影坛六谢导
12
作者 任健辑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29-29,共1页
谢晋《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啊,摇篮》、《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最后的贵族》、《清凉寺的钟声》等。谢铁骊、《早春二月》、《暴风骤雨》、《清水弯,淡水弯》、《铁弓... 谢晋《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啊,摇篮》、《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最后的贵族》、《清凉寺的钟声》等。谢铁骊、《早春二月》、《暴风骤雨》、《清水弯,淡水弯》、《铁弓缘》、《大河奔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铁骊 高山下的花环 《暴风骤雨》 《芙蓉镇》 铁弓缘 早春二月 《红色娘子军》 谢晋 《天云山传奇》 牧马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胜利影院影评学社专题讨论选辑“当代英雄”之我见——试论银幕上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结构
13
作者 胡贤琴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0-10,共1页
我认为研讨的焦点落在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建构问题上。大家提及的《牧马人》、《天云山传奇》、《黑炮事件》、《芙蓉镇》、《人到中年》、《井》等影片出现的知识分子多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人格。这种传统人格主要是儒家文化孕育... 我认为研讨的焦点落在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建构问题上。大家提及的《牧马人》、《天云山传奇》、《黑炮事件》、《芙蓉镇》、《人到中年》、《井》等影片出现的知识分子多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人格。这种传统人格主要是儒家文化孕育的产物,其基本特质包含优劣两部分。优质部分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芙蓉镇》 人格结构 人到中年 《天云山传奇》 儒家文化 牧马人 人格建构 民族大义 新质 许灵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重复自己 不重复别人——评谢晋的《启明星》
14
作者 余快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9-19,共1页
路,是由人走出来的。银幕造型世界是由电影艺术家们创造出来的。有才华有出息的电影艺术家不会满足于昔日的成绩与成功,著名电影导演谢晋就是这样一位敢于创造敢走新路的人。他不重复自己、不重复别人,不搞远离现实生活、远离人间烟火... 路,是由人走出来的。银幕造型世界是由电影艺术家们创造出来的。有才华有出息的电影艺术家不会满足于昔日的成绩与成功,著名电影导演谢晋就是这样一位敢于创造敢走新路的人。他不重复自己、不重复别人,不搞远离现实生活、远离人间烟火的“海市蜃楼”式的作品,着力于拓展银幕造型世界的新的表现对象,给观众提供新鲜而富于营养的精神食粮,显示电影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不同的不可替代的造型手段与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晋 银幕造型 电影艺术家 著名电影导演 敢于创造 造型手段 上镜头 本色表演 艺术形式 《天云山传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五档刍议
15
作者 张启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5-5,共1页
如果从观赏性着眼——广大普通观众首先就是从这一点上着眼的——电影可以分成这样五档: 一档:说“百看不厌”也许有点儿夸张,然而你仅仅为了满足欣赏的要求,并不带任何研究的目的,却非看上两遍或两遍以上不可(当然,这是有时限的,由于... 如果从观赏性着眼——广大普通观众首先就是从这一点上着眼的——电影可以分成这样五档: 一档:说“百看不厌”也许有点儿夸张,然而你仅仅为了满足欣赏的要求,并不带任何研究的目的,却非看上两遍或两遍以上不可(当然,这是有时限的,由于电影技术电影艺术的较快发展,我们不可能要求一部影片永远具有这样的魅力),可以归入这档的影片,六十年代,有《五朵金花》、《刘三姐》等;新时期,好像举不出来——引进的外国片,倒有《热带丛林历险记》、《纯属巧合》等。二档:观赏时,不但受吸引,还受感染,受震动(有轰动效应),看后细思,也认为无可挑剔(只要不“吹毛求疵”),不过若要掏钱买票再看一次,一般地,则未必了。可以归入这档的影片,远的不说,新时期就有不少:《天云山传奇》、《芙蓉镇》、《人到中年》、《红高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丛林 《刘三姐》 《红高粱》 《天云山传奇》 《芙蓉镇》 百看不厌 人到中年 革命历史题材 献礼片 一个和八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谢晋谈不要害怕挨批
16
作者 利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8-8,共1页
谢晋导演的新作《最后的贵族》经过历时两年的创作过程,耗资350万元,已与观众见面。这是一部与谢晋以往执导的《天云山传奇》、《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等一系列影片风格不同的作品。在影片首映后,不同层次的观众有不同反映:有的说... 谢晋导演的新作《最后的贵族》经过历时两年的创作过程,耗资350万元,已与观众见面。这是一部与谢晋以往执导的《天云山传奇》、《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等一系列影片风格不同的作品。在影片首映后,不同层次的观众有不同反映:有的说:“这是一部着重情绪渲染,是一部散文化、诗化的高品位的电影。”“导演在风格上有所突破,不是直奔主题,不是靠煽情来取得现众,””这是一部形象大于思想的影片,内涵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晋 《天云山传奇》 《芙蓉镇》 高山下的花环 散文化 创作过程 仙记 生活道路 层次的 慧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谢晋模式”的再思考
17
作者 汪雄飞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4-15,共2页
曾有一段时期,电影界有人提出了“谢晋模式”这个概念,并对之大加征伐。如果一位导演,循规守旧,在艺术探索上裹足不前,这固然是不应该的。但是,简简单单地把注重戏剧冲突,故事性强,长于抒情的影片类型给予否定,岂不又步入了另一种极端?... 曾有一段时期,电影界有人提出了“谢晋模式”这个概念,并对之大加征伐。如果一位导演,循规守旧,在艺术探索上裹足不前,这固然是不应该的。但是,简简单单地把注重戏剧冲突,故事性强,长于抒情的影片类型给予否定,岂不又步入了另一种极端? 第五代导演崛起后,淡化情节,推崇理念,并以之作为尺度衡量艺术品位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时髦,也阻隔了观众和银幕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晋模式 第五代导演 戏剧冲突 艺术品位 革命历史题材 影片制作 艺术创新 艺术探索 《天云山传奇》 《芙蓉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是可以表现的
18
作者 封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29-29,共1页
由于电影具有照相的本性,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它通过具体的形象画面,展示大自然的景象、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行为,给观众以置身其中的真实感。但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在创作实践中,逐渐突破了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 由于电影具有照相的本性,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它通过具体的形象画面,展示大自然的景象、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行为,给观众以置身其中的真实感。但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在创作实践中,逐渐突破了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的本性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意识流电影 置身其中 本性论 伯格曼 人物性格 陆文婷 《天云山传奇》 内心活动 第一人称叙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盼六个“多一些”
19
作者 冰昀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1-11,共1页
近十年来,《牧马人》、《天云山传奇》、《人到中年》、《黑炮事件》、《错位》,《死去活来》等影片塑造了一些知识分子形象。但,他们给人的印象是:辛苦劳作,有一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热心,为人较正直,然而,由于社会制度上的一些弊病(... 近十年来,《牧马人》、《天云山传奇》、《人到中年》、《黑炮事件》、《错位》,《死去活来》等影片塑造了一些知识分子形象。但,他们给人的印象是:辛苦劳作,有一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热心,为人较正直,然而,由于社会制度上的一些弊病(如:给知识分子待遇低劣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形象 人到中年 《天云山传奇》 辛苦劳作 热爱人民 牧马人 受苦受难 青春之歌 天云山传奇 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误区——影片《清凉寺钟声》观后
20
作者 马建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7-7,共1页
如果仅从艺术表现的角度看,谢晋执导的《清凉寺钟声》几乎是无懈可击的。无论是结构与情节的精心设置,还是演员的精湛表演都是如此。况且,“煽情”乃是谢晋的拿手好戏,银幕上狗娃、羊角大娘、葫芦、秀秀、大岛和子等人物的遭遇,很容易... 如果仅从艺术表现的角度看,谢晋执导的《清凉寺钟声》几乎是无懈可击的。无论是结构与情节的精心设置,还是演员的精湛表演都是如此。况且,“煽情”乃是谢晋的拿手好戏,银幕上狗娃、羊角大娘、葫芦、秀秀、大岛和子等人物的遭遇,很容易使观众为之一掬同情之泪。但是,众所周知,一部作品的价值是包含着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的,失却了思想性,艺术性也便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我认为,《清凉寺钟声》的出现,标志着谢晋向着原来的“谢晋”更为彻底的蜕变,他在继《最后的贵族》之后,打着“人性化”和张扬个性的大旗,向着理性的误区又深入了一步。毫无疑问,任何社会形态的交替变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晋 人物命运 电影艺术 “人性化” 《红色娘子军》 电影创作 同类题材 《天云山传奇》 高山下的花环 八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