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天下》月刊对中国新诗的译写与传播研究
- 1
-
-
作者
纪海龙
何蕊
-
机构
中南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写作》
2024年第6期63-75,共13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30年代中国出版英文报刊与新文学发展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4CZW092)。
-
文摘
《天下》月刊是中国对外传播本土思想文化的先行者,也是最早翻译到西方的中国现代诗英译诗集——《中国现代诗选》的前期翻译实践园地。新诗的译写是《天下》月刊对外传播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一环。作为一份同人刊物,《天下》月刊的编辑、诗人、译者三者关系密切,共同通过新诗译写来实践并实现其诗学理想。在独特的办刊理念影响下,《天下》月刊倾向于选择兼具古典诗歌质素与现代诗歌内蕴的新诗,译写者多采取异化又比较灵活的策略,意图连接世界诗歌与中国新诗,创设与西方对话的位置。同时,作为中西方文化精英“想象的想象物”,《天下》月刊新诗译写生成于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的微妙博弈、古典诗学和西方诗学的文化选择之中,并与世界主义、民族国家等诸多话语缠绕共振,充分体现了跨文化传播的复杂性,其实践对于今天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关键词
《天下》月刊
新诗
译写
跨文化传播
-
Keywords
T’ien Hsia Monthly
Chinese new poetry
translati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分类号
H315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天下》月刊与中国文化的译介传播
- 2
-
-
作者
马福华
-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99-103,共5页
-
基金
2016年度安徽省人文社会学科研究一般项目(SK201615)。
-
文摘
《天下》月刊的译介出版活动,践行了该杂志“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实现中西方之间更好的文化理解”的文化宗旨。它通过多元化的出版选材,跨专业、多元化与国际化的中外译者和撰稿人群体,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合理完善的编辑发行体系将中国文化成功地传播到西方。《天下》月刊译介中国文化的成功之道为我国当下期刊的运营和发展提供了参考,也对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
关键词
《天下》月刊
译介传播
中国文化“走出去”
-
分类号
H315.7
[语言文字—英语]
G125
[文化科学]
-
-
题名从童寯到喜龙仁:近代中国园林研究的东学西渐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刘珊珊
黄晓
-
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
出处
《风景园林》
2021年第6期18-24,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520083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52078039)
+1 种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9ZDA192)
北京林业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编号2019XKJS0405)。
-
文摘
西方对中国园林的认识经历了3个阶段:从早期的向往热爱到20世纪前后的贬抑排斥,再到20世纪30年代以来逐渐回归理性。通过梳理这一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背后的原因,阐释了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第一次转变与中西意识形态的交锋和中日对外文化传播的竞争有关,为应对这一转变,1935年中国学者创办英文版《天下》月刊,1936年建筑学者童寯发表英文文章《中国园林》,1948年美术史学者喜龙仁出版外文著作《中国园林》;这些事件前后呼应,开启了确立中国文化国际形象的新历程,推动了中国园林在海外的传播和海外学者对中国园林的研究。
-
关键词
中国园林
跨文化传播
中日比较
童寯
喜龙仁
《天下》月刊
-
Keywords
Chinese garde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Tung Chuin
Osvald Sirén
T’ien Hsia Monthly
-
分类号
TU98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