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邦《大风歌》情感底蕴新探─—兼论汉初翦灭异姓诸侯王之得失 被引量:4
1
作者 范天成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13-118,共6页
刘邦《大风歌》情感底蕴新探─—兼论汉初翦灭异姓诸侯王之得失范天成西安教育学院语言文学系秦亡汉兴之际,曾产生两支震烁古今的楚声短歌:项羽的《垓下歌》和刘邦的《大风歌》①。在秦末历史舞台上,项羽和刘邦扮演了两个最重要的角... 刘邦《大风歌》情感底蕴新探─—兼论汉初翦灭异姓诸侯王之得失范天成西安教育学院语言文学系秦亡汉兴之际,曾产生两支震烁古今的楚声短歌:项羽的《垓下歌》和刘邦的《大风歌》①。在秦末历史舞台上,项羽和刘邦扮演了两个最重要的角色。他们共同灭秦之后,又为争夺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歌》 刘邦 诸侯王 《史记》 高祖本纪 汉初 《史记·项羽本纪》 《垓下歌》 事业悲剧 反叛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电影《大风歌》的停拍而引出的思索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虹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0-84,共5页
大风歌 是 文革 结束以后于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的一个话剧剧本 ,然而围绕着有关同名电影的停拍 ,引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中有 左 倾文艺思想的干扰 ,也有新时期史剧观的挑战 .作为诞生在历史转折时期的这一重要剧作 ,它留下的... 大风歌 是 文革 结束以后于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的一个话剧剧本 ,然而围绕着有关同名电影的停拍 ,引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中有 左 倾文艺思想的干扰 ,也有新时期史剧观的挑战 .作为诞生在历史转折时期的这一重要剧作 ,它留下的同样是历史转折时期的明显印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歌》 历史剧 “影射” 史剧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徐州汉代的宗教与文学 被引量:1
3
作者 余明侠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4期136-142,共7页
关键词 徐州地区 张道陵 道教 佛教 楚歌 《大风歌》 太平道 宗教 楚声 楚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石”字谈古今读音
4
作者 江海燕 蔡荣男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55,52,共3页
前些天看《百家讲坛》栏目,有著名学者王立群教授讲的《大风歌》,主要讲汉代历史,其中涉及秦汉官阶里"石"这个字的读音,王教授特别强调应当读shí,
关键词 读音 “石” 《百家讲坛》 《大风歌》 著名学者 教授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史记》引用遥谚的艺术 被引量:3
5
作者 鲍广丽 《江淮论坛》 CSSCI 1998年第4期96-101,共6页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谣谚 谚语 论赞 《大风歌》 语言 塑造人物 民间艺术 平原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版人才去留辨 被引量:1
6
作者 聂震宁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共1页
“得人才者得天下”,已经成为古往今来成大事者的不二法门。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开国皇帝刘邦,平定天下之初,便唱出著名歌辞《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高祖刘邦,在其开国征战史上,演绎... “得人才者得天下”,已经成为古往今来成大事者的不二法门。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开国皇帝刘邦,平定天下之初,便唱出著名歌辞《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高祖刘邦,在其开国征战史上,演绎过许多人才故事,诸如“韩信拜将”“韩信点兵”“萧何月下追韩信”等等。一部楚汉征战史,几乎就是一部人才争夺和人才制胜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人才 “韩信点兵” 《大风歌》 中国历史 不二法门 人才争夺 汉高祖 刘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帝王大都有写诗癖
7
作者 古傲狂生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I0002-I0002,共1页
上古帝王是否写过诗,毕竟是传说,于史无证。楚霸王项羽和汉高祖刘邦,大概算是帝王诗的开山鼻祖了。这俩人不仅争天下,也争诗人的桂冠。项羽兵败,作《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无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上古帝王是否写过诗,毕竟是传说,于史无证。楚霸王项羽和汉高祖刘邦,大概算是帝王诗的开山鼻祖了。这俩人不仅争天下,也争诗人的桂冠。项羽兵败,作《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无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数年后,刘邦也写了首《大风歌》,与项羽“P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诗 帝王 大都 古代 中国 《垓下歌》 《大风歌》 汉高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一个伟大逝者说几句
8
作者 钟岩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63-64,共2页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这是辛亥革命前一年的毛泽东应考时,在《言志》一题下的诗作。有人认为,这首小诗满腔热情地抒发了是年才17岁的青年毛泽东救国救民的抱负和志愿。有人则认为,...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这是辛亥革命前一年的毛泽东应考时,在《言志》一题下的诗作。有人认为,这首小诗满腔热情地抒发了是年才17岁的青年毛泽东救国救民的抱负和志愿。有人则认为,此诗恰恰使人想到屡试不第后来领导业民起义的黄巢《咏菊》中的“我花开后百家杀”,是一种必欲驾群伦,唯我独尊的抱负和志愿。其诗格与黄巢、朱元璋相伯仲,不用说与富有民主性精华的古典诗歌优秀之作相比,即使置之于帝王诗之间,也远在刘邦《大风歌》之下,思想上,艺术上都不足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毛泽东 辛亥革命前 《大风歌》 救国救民 《咏菊》 唯我独尊 古典诗歌 诗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景山庄赏盆景
9
作者 刘建安 《国土绿化》 2002年第5期48-48,共1页
苏州万景山庄荟萃苏州盆景精品,列各园之冠。 万景山庄盆景的自然美令人心醉,现介绍几盆供大家欣赏。 《坦荡》盆景枝叶茂盛,盘根错节,且根部裸露,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教益。《兄弟情深》
关键词 《大风歌》 盆景 自然美 叶茂盛 美的享受 气韵生动 圆形盆 意境深远 兄弟民族 汉白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赏析
10
作者 舜德 《山东农机化》 2023年第6期50-50,共1页
从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到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再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两千多年后,这些诗句依然让人血脉偾张。诗人喷涌而... 从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到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再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两千多年后,这些诗句依然让人血脉偾张。诗人喷涌而出的情感,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震古烁今的气势与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阵子 刘邦《大风歌》 辛弃疾 王昌龄 秦时明月 威加海内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