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大观茶论》中的美学思想 |
陈健毛
蔡定益
|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2
|
中国宋代茶文化与《大观茶论》——在日本京都演讲提纲 |
余悦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3
|
《大观茶论》校注 |
丁以寿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4
|
略评中国古代三大茶书——《茶经》、《大观茶论》、《茶疏》 |
尧水根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5
|
从《大观茶论》看宋徽宗的茶文化情结及宋人茶道 |
虞文霞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6
|
宋徽宗《大观茶论》成书年代及“白茶”考释 |
虞文霞
|
《农业考古》
|
2015 |
3
|
|
7
|
《大观茶论》作者问题的探讨 |
游修龄
|
《农业考古》
|
2003 |
2
|
|
8
|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英译方法和文化传播策略——以《大观茶论》为例 |
王志博
|
《福建茶叶》
|
2018 |
2
|
|
9
|
“《大观茶论》与安吉白茶研讨会”在安吉召开 |
李茂荣
|
《农业考古》
|
2004 |
1
|
|
10
|
《大观茶论》说些啥──古茶书解读之廿五 |
林更生
林心放
|
《福建茶叶》
|
2014 |
2
|
|
11
|
《大观茶论》新校 |
叶国盛
|
《中国茶叶》
|
2023 |
0 |
|
12
|
文化传播与交流背景下《大观茶论》中茶文化翻译研究 |
黄仕会
|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3
|
明清中国皇室的饮茶生活——明清中国茶文化研究之二 |
施由明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4
|
论茶园人工植物群落的建设 |
毛平生
朱启东
石旭平
|
《蚕桑茶叶通讯》
|
2012 |
3
|
|
15
|
安吉白茶的历史渊源及栽培现状 |
程玉龙
|
《茶叶通讯》
|
2007 |
13
|
|
16
|
宋徽宗所说的白茶——古茶书解读之二 |
林更生
|
《福建茶叶》
|
2010 |
0 |
|
17
|
吃茶去 |
姚义泗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8
|
武林斗茶的发展及其意义 |
周文棠
|
《中国茶叶》
|
2017 |
0 |
|
19
|
北苑御茶——龙凤茶 |
吴金泉
|
《福建茶叶》
|
2008 |
0 |
|
20
|
所谓荼苦,其甘如荠——论甘晚候与晚甘侯 |
吴怡仁
|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