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诗意空间的多维建构——论汪曾祺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的连环画改编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树勤
李岳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3-97,共5页
汪曾祺诗化小说《受戒》《大淖记事》里别具一格的画面感为其进行连环画改编奠定了基础,连环画家为呈现小说中“诗意和谐”的意境氛围,运用“留白”、“连续合成”和“烘托”等绘画技巧,从自然、风俗、人性三个方面构建起多维的审美空...
汪曾祺诗化小说《受戒》《大淖记事》里别具一格的画面感为其进行连环画改编奠定了基础,连环画家为呈现小说中“诗意和谐”的意境氛围,运用“留白”、“连续合成”和“烘托”等绘画技巧,从自然、风俗、人性三个方面构建起多维的审美空间。这不仅突显了小说淡雅疏朗的风格特色,丰富了读者清新浪漫的审美体验,而且扩大了汪曾祺小说的传播与影响,为其作品的研究展现了新的学术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受戒》
《大淖记事》
连环画改编
审美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汪曾祺的“平常化”叙事——以《受戒》《大淖记事》为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程程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6-109,共4页
汪曾祺在其作品中着力用"平常话"塑造了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人",其作品也被贴之以"淡然"、"平和"的标签,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在汪曾祺笔下以清新的风景画展开,其中《受戒》以及《大淖记事》是其中...
汪曾祺在其作品中着力用"平常话"塑造了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人",其作品也被贴之以"淡然"、"平和"的标签,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在汪曾祺笔下以清新的风景画展开,其中《受戒》以及《大淖记事》是其中的典型之作。传统文化对其创作影响颇深,其中,儒家思想的浸染以及晚明归有光的清淡是汪曾祺得以如此"平常"的理论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戒》
《大淖记事》
儒家思想
归有光
清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抒情文化小说的传承与再造——汪曾祺小说论
被引量:
3
3
作者
段崇轩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38,共10页
"衰年变法"的意义 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一年,汪曾祺《受戒》和《大淖记事》的发表与获奖①,引起了文坛和读者的关注、惊喜乃至困惑。其实这两篇描述旧人旧事的诗意小说,并非空穴来风、天外怪客,而是作者对现代文学史上以废名、沈从文...
"衰年变法"的意义 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一年,汪曾祺《受戒》和《大淖记事》的发表与获奖①,引起了文坛和读者的关注、惊喜乃至困惑。其实这两篇描述旧人旧事的诗意小说,并非空穴来风、天外怪客,而是作者对现代文学史上以废名、沈从文为代表的"抒情小说"创作流派的一次重新发现和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小说
抒情小说
文化小说
传承
《大淖记事》
现代文学史
《受戒》
空穴来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汪曾祺: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被引量:
2
4
作者
林贤治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2-94,100,共14页
一、“我是一个中国人”1980年10月,《北京文学》杂志发表了一个短篇《受戒》,人们开始注意到一个陌生的名字:汪曾祺。及至《大淖记事》等小说接连刊出之后,人们便都记住,并且喜欢上了这位“年轻”的老作家。汪曾祺1920年3月5日出生于...
一、“我是一个中国人”1980年10月,《北京文学》杂志发表了一个短篇《受戒》,人们开始注意到一个陌生的名字:汪曾祺。及至《大淖记事》等小说接连刊出之后,人们便都记住,并且喜欢上了这位“年轻”的老作家。汪曾祺1920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高邮的一个地主家庭。他三岁丧母,两位继母对他都很好。汪曾祺在家中是个“惯宝宝”。父亲是一位画家,擅长花鸟写意,在当地颇有名气。在这样一个富足、温暖的书香家庭出来,他从观念到性情,自然脱不掉传统文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受戒》
《大淖记事》
《北京文学》
人道主义者
江苏高邮
地主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写《异秉》与改革开放初期的“致富”想象
5
作者
张柱林
《当代作家评论》
2024年第3期64-69,共6页
汪曾祺在1970年代末重新走上小说创作道路时,一开始写的《骑兵列传》《塞下人物传》《黄油烙饼》等小说,都是反映新中国的各类人物命运,或所谓极左路线对人民生活的危害,与当时的主流思潮如“伤痕文学”并无二致。但他很快就改弦易辙,...
汪曾祺在1970年代末重新走上小说创作道路时,一开始写的《骑兵列传》《塞下人物传》《黄油烙饼》等小说,都是反映新中国的各类人物命运,或所谓极左路线对人民生活的危害,与当时的主流思潮如“伤痕文学”并无二致。但他很快就改弦易辙,回头写起旧时代的生活,并获得巨大的成功,声名鹊起。一般的文学史著述在介绍汪曾祺时,提及的作品主要是《受戒》和《大淖记事》,特别是前者受到更多关注,论者也就常常由此归纳出作家的创作主题和风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受戒》
《大淖记事》
创作主题
人物命运
伤痕文学
极左路线
改革开放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意空间的多维建构——论汪曾祺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的连环画改编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树勤
李岳峰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3-97,共5页
基金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重点项目“百年湖南文学连环画改编的史料整理与研究”(XSP20ZDI021)。
文摘
汪曾祺诗化小说《受戒》《大淖记事》里别具一格的画面感为其进行连环画改编奠定了基础,连环画家为呈现小说中“诗意和谐”的意境氛围,运用“留白”、“连续合成”和“烘托”等绘画技巧,从自然、风俗、人性三个方面构建起多维的审美空间。这不仅突显了小说淡雅疏朗的风格特色,丰富了读者清新浪漫的审美体验,而且扩大了汪曾祺小说的传播与影响,为其作品的研究展现了新的学术视野。
关键词
汪曾祺
《受戒》
《大淖记事》
连环画改编
审美空间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汪曾祺的“平常化”叙事——以《受戒》《大淖记事》为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程程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6-109,共4页
文摘
汪曾祺在其作品中着力用"平常话"塑造了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人",其作品也被贴之以"淡然"、"平和"的标签,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在汪曾祺笔下以清新的风景画展开,其中《受戒》以及《大淖记事》是其中的典型之作。传统文化对其创作影响颇深,其中,儒家思想的浸染以及晚明归有光的清淡是汪曾祺得以如此"平常"的理论基石。
关键词
《受戒》
《大淖记事》
儒家思想
归有光
清淡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抒情文化小说的传承与再造——汪曾祺小说论
被引量:
3
3
作者
段崇轩
机构
山西省作家协会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38,共10页
文摘
"衰年变法"的意义 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一年,汪曾祺《受戒》和《大淖记事》的发表与获奖①,引起了文坛和读者的关注、惊喜乃至困惑。其实这两篇描述旧人旧事的诗意小说,并非空穴来风、天外怪客,而是作者对现代文学史上以废名、沈从文为代表的"抒情小说"创作流派的一次重新发现和彰显。
关键词
汪曾祺小说
抒情小说
文化小说
传承
《大淖记事》
现代文学史
《受戒》
空穴来风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汪曾祺: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被引量:
2
4
作者
林贤治
机构
不详
出处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2-94,100,共14页
文摘
一、“我是一个中国人”1980年10月,《北京文学》杂志发表了一个短篇《受戒》,人们开始注意到一个陌生的名字:汪曾祺。及至《大淖记事》等小说接连刊出之后,人们便都记住,并且喜欢上了这位“年轻”的老作家。汪曾祺1920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高邮的一个地主家庭。他三岁丧母,两位继母对他都很好。汪曾祺在家中是个“惯宝宝”。父亲是一位画家,擅长花鸟写意,在当地颇有名气。在这样一个富足、温暖的书香家庭出来,他从观念到性情,自然脱不掉传统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汪曾祺
《受戒》
《大淖记事》
《北京文学》
人道主义者
江苏高邮
地主家庭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写《异秉》与改革开放初期的“致富”想象
5
作者
张柱林
机构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2024年第3期64-69,共6页
文摘
汪曾祺在1970年代末重新走上小说创作道路时,一开始写的《骑兵列传》《塞下人物传》《黄油烙饼》等小说,都是反映新中国的各类人物命运,或所谓极左路线对人民生活的危害,与当时的主流思潮如“伤痕文学”并无二致。但他很快就改弦易辙,回头写起旧时代的生活,并获得巨大的成功,声名鹊起。一般的文学史著述在介绍汪曾祺时,提及的作品主要是《受戒》和《大淖记事》,特别是前者受到更多关注,论者也就常常由此归纳出作家的创作主题和风格特征。
关键词
汪曾祺
《受戒》
《大淖记事》
创作主题
人物命运
伤痕文学
极左路线
改革开放初期
分类号
I20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诗意空间的多维建构——论汪曾祺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的连环画改编
赵树勤
李岳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汪曾祺的“平常化”叙事——以《受戒》《大淖记事》为例
刘程程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抒情文化小说的传承与再造——汪曾祺小说论
段崇轩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汪曾祺: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林贤治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重写《异秉》与改革开放初期的“致富”想象
张柱林
《当代作家评论》
20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