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重读《大洋国》:打捞遗失的信息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阎照祥
-
机构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3-129,共7页
-
文摘
以往国内学界(包括笔者本人)对哈林顿及其《大洋国》的释读曾有偏差,褒贬不当,忽略了其中的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如社会多等级协和共处、建立以士绅为权力核心的政府体制、民选两院制议会、对官员实行轮换监督等。对其中法治、宗教宽容和多党并存的观点也肯定不足。本文旨在重新评估哈林顿政治立场,及以“混合宪政”为基调的君主立宪制思想,重新审视其历史地位与其政治观点的可行性。
-
关键词
英国
政治思想史
哈林顿
《大洋国》
国家体制
-
分类号
K561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论《大洋国》文本形成的历史语境
- 2
-
-
作者
左敏
-
机构
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党校
-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3-240,共8页
-
基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华文明核心价值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对接性关系研究”(2022ZKS006)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随着20世纪后半叶剑桥学派的兴起与共和主义的复兴,尤其是约翰·波考克在哈林顿研究方面的贡献,《大洋国》在共和主义思想发展史与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得到确认。因此,本文不再着重于其思想理论的阐释,而是采用语境主义研究方法,从文本意涵转向文本形成,构建《大洋国》书写及出版的历史语境,分析其介入当时政治的方式,考察其参与的政治辩论,从而呈现它在当时思想光谱中的位置及其独特性,为更深入地理解《大洋国》的思想主张和重要影响提供历史性视角,并彰显其思想的历史性和当代性。
-
关键词
《大洋国》
共和国
共和主义
文本形成
历史语境
-
分类号
D091
[政治法律—政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