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2014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效果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8
1
作者 高文康 唐贵谦 +4 位作者 吉东生 刘子锐 宋涛 程萌田 王跃思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67-1574,共8页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为研究《行动计划》颁布前后我国不同地区大气污染状况变化及其防治措施效果,通过分析2013—2014年"中国大气气溶胶研究网络(CARE-China)"36个监测站点ρ...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为研究《行动计划》颁布前后我国不同地区大气污染状况变化及其防治措施效果,通过分析2013—2014年"中国大气气溶胶研究网络(CARE-China)"36个监测站点ρ(PM(2.5)),结合同期环境保护部公布的74个重点城市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数据和OMI卫星数据,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ρ(PM(2.5))变化及其原因;同时,以北京为例,分析了不同粒径段中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京津冀及其周边、长三角、珠三角、西南、成渝、西北、华中、关中和东北9个地区ρ(PM(2.5))年均值下降了1.1-16.3μg/m3.其中,京津冀及其周边、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和关中地区降幅均超过10.0%,分别为10.2%、10.7%、11.6%、16.9%和20.8%.2不同地区ρ(NO2)和ρ(SO2)年均值变化基本一致,近地面ρ(NO2)年均值在京津冀及其周边、珠三角、西南、成渝和华中等地区降幅在3.0%-9.2%之间,但是华北平原地区NO2柱浓度下降明显,降幅在10.0%-20.0%之间.3北京地区ρ(PM1)和ρ(PM(2.5))年均值分别下降了5.7和0.2μg/m3,并且ρ(NO3-)和ρ(SO42-)年均值在PM1和PM(2.5)中均有所下降,但ρ(PM1-2.5)与其ρ(NH4+)年均值升幅分别为27.9%和16.2%.因此,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在防治措施实施过程中,在控制高架点源与实施脱硝措施等情况下,应逐步加强近地面面源和线源的控制力度;在实施SO2和NOx减排措施的同时,还需要重视机动车三元催化过程和燃煤电厂脱硫脱硝过程中可能导致的NH3排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细颗粒物 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对经济与环境的潜在影响 被引量:33
2
作者 张伟 王金南 +2 位作者 蒋洪强 雷宇 毕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共7页
基于全产业链视角,采用资源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化模拟了在现有产业技术条件下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计划》项目)实施对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计划》项目实施:1将拉动我国GDP累计增加20 570×10... 基于全产业链视角,采用资源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化模拟了在现有产业技术条件下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计划》项目)实施对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计划》项目实施:1将拉动我国GDP累计增加20 570×108元,非农就业岗位累计增加260×104个,起到刺激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就业等作用;2将直接带动环保装备制造、建筑安装、综合技术服务、锅炉技术改造以及新能源汽车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通过产业链关联间接带动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不含塑料和橡胶,下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3将累计新增SO2、NOx、烟粉尘排放量分别为121.3×104、96.0×104和60.7×104t,年均新增排放量相当于预期减排能力的3.8%、2.2%、2.2%,主要集中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工业以及石油加工炼焦核燃料加工业等5个行业;4将累计新增煤炭、水资源消耗量分别为1.6×108和108.2×108t,二者的年均新增消耗量相当于2010年消耗量的1.05%和0.36%,主要集中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及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未来应加快环保产业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火电、钢铁等国民经济基础性行业污染治理效率和资源使用效率,从产品供给角度减少大气治理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潜在影响 资源环境投入产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投资需求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董战峰 高晶蕾 +1 位作者 郝春旭 葛察忠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59-1164,共6页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对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减排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在对京津冀地区典型行业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京津冀实施《计划》的投资需求...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对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减排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在对京津冀地区典型行业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京津冀实施《计划》的投资需求核算方法体系,对京津冀地区实施《计划》所需的投资需求进行了测算,并对现有的投融资进展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实施《计划》直接投资共计需要2 490.29亿元。其中,能源结构优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业企业污染防治的投资需求分别为636.55亿、769.14亿、1 084.60亿元。从京津冀地区投融资实施进展来看,尚存在已有投资严重不足、融资渠道偏窄、过度依赖政府财政投入等问题,建议京津冀地区加大投入水平,加快完善投融资机制,并根据投资需求制定更为清晰的投融资路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投资需求分析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效果评估:双重差分法 被引量:47
4
作者 杨斯悦 王凤 刘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0-117,共8页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被认为是史上最严格的一项空气污染治理政策。主要目标是控制区域PM 2.5和PM 10等污染物的排放量,明确规定了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该政策始于2013年9月,于2017年底结束。为...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被认为是史上最严格的一项空气污染治理政策。主要目标是控制区域PM 2.5和PM 10等污染物的排放量,明确规定了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该政策始于2013年9月,于2017年底结束。为了科学检验《大气十条》的政策影响效应,选取该政策执行期间(2013—2017年)的1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包括72个处理组和53个控制组进行准自然试验,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该政策对控制主要空气污染物PM 2.5、PM 10、SO 2、NO 2、CO和O 3月均排放量的影响,并运用平行趋势检验、反事实检验等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PM 2.5、PM 10、SO 2、NO 2和CO的月均排放量都得到了显著降低,其中PM 2.5和PM 10的降幅分别是36.33%和31.87%。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PM 2.5浓度分别下降39.6%、34.3%、27.7%,三大区域PM 10的降幅分别为38.3%、31.1%、21.9%,其中,北京市PM 2.5月均浓度为57.33μg/m^3。但是O 3的排放量下降效果不显著,其含量不降反增,成为我国空气质量新的威胁。回归结果说明,该政策对试点城市大气中PM 2.5、PM 10、SO 2、NO 2和CO的排放量下降产生了显著影响,在1%显著性水平上,月均浓度分别下降685.14%、650.72%、479.05%、359.55%和7.06%。因此,总体上可以认为该项政策已经达标完成,控制了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但是分解不同污染物、分区域或者是具体到不同城市的空气质量绝对值仍未达到国家控制标准。最后提出执行科学精细的空气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和空气污染治理的长效政策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大气十条 效果评估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效果评估及其对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马国霞 於方 +1 位作者 张衍燊 彭菲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66-1972,共7页
2017年是我国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的收官之年.为评估我国《大气十条》的环境效益,对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供的2013—2017年国家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吸入颗粒物(PM 10)和细颗粒物(PM 2.5)质量... 2017年是我国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的收官之年.为评估我国《大气十条》的环境效益,对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供的2013—2017年国家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吸入颗粒物(PM 10)和细颗粒物(PM 2.5)质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并利用疾病负担法定量分析《大气十条》实施对人均预期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大气十条》自2013年实施以来,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ρ(PM 10)较2013年下降了22.7%,74个重点城市的ρ(PM 2.5)从2013年的72.2μg m^3降至2017年的47.4μg m^3.②疾病负担法分析结果显示,《大气十条》实施后,大气污染导致的人体健康损失有所降低,城市地区因PM 10或PM 2.5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从2013年的52.1×10^4人降至2017年的43.9×10^4人.③基于2013—2017年大气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分析结果,利用城市居民简略寿命表得出,《大气十条》促使我国城市地区人均预期寿命有一定增加,2017年比2013年增加0.16 a.④从数据准确性、方法科学性和结果合理性等方面,对芝加哥大学得出我国《大气十条》实施的人均预期寿命2017年比2013年增加2.4 a的结论进行了分析,认为其结果高估了大气污染对人均预期寿命的影响,夸大了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研究显示,我国《大气十条》实施的环境效益显著,对人均预期寿命有一定的正向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环境效益 人均预期寿命 过早死亡 健康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减排效益 被引量:8
6
作者 刘茂辉 徐媛 +4 位作者 岳亚云 刘胜楠 杨多堃 翟华欣 李婧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4-131,共8页
为定量评估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减排效益,研究依据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通过梳理2013-2017年活动水平数据,分析主要防治措施的逐年减排效益,以期为大气环境管理政策决策提供重要参考。结果显示,2013-2017... 为定量评估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减排效益,研究依据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通过梳理2013-2017年活动水平数据,分析主要防治措施的逐年减排效益,以期为大气环境管理政策决策提供重要参考。结果显示,2013-2017年天津市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对PM2.5的累计减排量为5.7万t,减排比例为52.5%;对PM10的累计减排量为10.6万t,减排比例为53.6%;对SO2的累计减排量为11.7万t,减排比例为75.2%;对NOx的累计减排量为17.8万t,减排比例为48.8%;对CO的累计减排量为65.3万t,减排比例为44.9%;对VOCs的累计减排量为7.0万t,减排比例为36.6%。PM2.5的减排主要得益于工艺污染的防治,其次是工业锅炉的防治;PM10的减排主要得益于扬尘源的防治,其次是工艺污染的防治;SO2的减排主要得益于工业锅炉的防治,其次是供暖锅炉的防治;NOx的减排主要得益于工业锅炉的防治,其次是供暖锅炉的防治;CO的减排主要得益于工业锅炉的防治,其次是工艺污染的防治;VOCs的减排主要得益于工艺污染的防治。控工艺污染和控移动源的减排比例相对较小,将是天津市下一步污染物减排潜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常规污染 减排效益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华社解读《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五大亮点
7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J0001-J0001,共1页
国务院于9月12日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为我国未来5年大气污染防治勾勒出一幅明晰的路径图。编制耗时近一年,修改几十稿……这份被称为大气“国十条”的行动计划备受各方关注。刨新在哪里?亮点有哪些?实... 国务院于9月12日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为我国未来5年大气污染防治勾勒出一幅明晰的路径图。编制耗时近一年,修改几十稿……这份被称为大气“国十条”的行动计划备受各方关注。刨新在哪里?亮点有哪些?实施后能否让百姓的蓝天白云梦不再遥远?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官员和专家,进行详细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 新华社 解读 国务院 路径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经修订结束
8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8-38,共1页
据《新京报》报道,《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经修订结束,并且获得国务院原则通过,8月份将正式出台。据透露,与国务院此前已对外公布的大气污染治理“国十条”相比,上述行动计划包含的目标将更加详细,相对应的措施也更加严格。... 据《新京报》报道,《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经修订结束,并且获得国务院原则通过,8月份将正式出台。据透露,与国务院此前已对外公布的大气污染治理“国十条”相比,上述行动计划包含的目标将更加详细,相对应的措施也更加严格。环保部将根据上述行动计划,部署一系列行动来治理大气污染,包括严惩环境违法行为,联合多部门建立并完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 修订 大气污染治理 环境违法行为 《新京报》 联防联控 国务院 环保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条措施力促空气质量改善
9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98-1798,共1页
日前,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 行动计划提出,经过5年努力,使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日前,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 行动计划提出,经过5年努力,使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力争再用5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具体指标是: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μg/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 空气质量 国务院 质量改善 污染防治工作 可吸入颗粒物 颗粒物浓度 珠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期评估报告发布
10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6年第4期5-5,共1页
2013年,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根据相关要求,中国工程院组织50余位相关领域院士和专家,对《大气十条》落实情况进行中期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空气质量改善情况,各项政策措施对空气质量改善的贡... 2013年,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根据相关要求,中国工程院组织50余位相关领域院士和专家,对《大气十条》落实情况进行中期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空气质量改善情况,各项政策措施对空气质量改善的贡献,总结经验和不足,对下-阶段提出建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 评估报告 中期 质量改善 中国工程院 总结经验 国务院 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组合强度何以影响政策效能:基于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组合的分析
11
作者 张晓杰 刘晓瑜 《公共行政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137,199,共21页
适度的政策组合强度安排是政策设计的理论要点,也是政策效能高效释放的实践难点。论文以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组合为研究样本,利用改编的政策活动指数对政策组合强度展开测度,并基于2010—2022年31个(不包括中国台湾省及中国香港、中国... 适度的政策组合强度安排是政策设计的理论要点,也是政策效能高效释放的实践难点。论文以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组合为研究样本,利用改编的政策活动指数对政策组合强度展开测度,并基于2010—2022年31个(不包括中国台湾省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政策组合强度对政策效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策组合强度与政策效能呈非线性的倒U形关系,资源效应与信息效应是政策组合强度发挥作用的重要路径。异质性分析表明,二者在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倒U形关系较为明显,在西部地区则呈现正向线性相关;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政策组合强度对政策效能的作用更为显著。此外,区域合作网络中心性可显著调节二者的关系,增强网络中心性有使倒U形关系发生翻转的可能。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明晰不同情境下政策组合强度对政策效能的作用效果与影响机理,亦能够为完善政策组合设计、实现政策效能可持续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组合强度 政策效能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 资源效应 信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社会经济影响对比 被引量:15
12
作者 董战峰 高晶蕾 +2 位作者 严小东 郝春旭 葛察忠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0-388,共9页
基于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建立了包含产业内部关联波及效应和居民消费诱发效应的投入产出宏观闭模型.在此基础上测算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完全实施所需投资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重点区域GDP、就业的... 基于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建立了包含产业内部关联波及效应和居民消费诱发效应的投入产出宏观闭模型.在此基础上测算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完全实施所需投资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重点区域GDP、就业的正负效应及重点区域不同行业的影响,并对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影响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五年期间项目实施将拉动京津冀地区GDP增加35.66×10~8元,增加就业岗位约40 808个;拉动长三角地区GDP增长2 782.03×10~8元,增加就业岗位约238285个;拉动珠三角地区GDP增长852.85×10~8元,增加就业岗位约74 758个.在短期(2013—2017年)内,长三角地区所获总收益远大于珠三角与京津冀地区.从行业影响看,三大地区实施"计划"后受益的行业主要集中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与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与"计划"直接关联的行业.京津冀与长三角地区服务业所获得的直接效益远大于珠三角地区,侧面反映出珠三角地区服务业水平要整体高于长三角及京津冀地区;而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因对交通行业投资较大,故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也要远大于京津冀地区.研究显示,不同地区投资所获的效益受到当地产业结构的影响,在未来产业发展中,京津冀地区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应多考虑产业结构升级优化;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应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环保装备制造等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重点区域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与空气污染治理——基于城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兰兰 梁雪 +1 位作者 李晶晶 焦建玲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9-186,共8页
2013年颁布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我国首个针对环境突出问题开展综合治理的行动计划;为巩固治理效果,应对动态变化的环境问题,2018年国务院进一步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利用中国258个城市2013年1月至2... 2013年颁布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我国首个针对环境突出问题开展综合治理的行动计划;为巩固治理效果,应对动态变化的环境问题,2018年国务院进一步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利用中国258个城市2013年1月至2020年9月日度空气污染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两阶段政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从不同污染物治理效果、时间和区域异质性等角度分析了政策效应的差异。结果指出:第一,“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均显著降低了AQI、PM_(2.5)、PM_(10)、SO_(2)、NO_(2)、CO;第二,相比“大气十条”,“蓝天保卫战”对NO_(2)的减排效应更高,且实现对O_(3)的协同治理;第三,“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对各污染物的减排效应因供暖时期、地区能源资源禀赋呈现出较强的异质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空气污染治理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监测技术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应用
14
作者 涂然 杨凯 +1 位作者 刘锋 肖鹏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1期69-71,共3页
环境监测技术在大气污染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部署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激光雷达和走航式监测设备,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监测网络,对某工业园区开展为期12个月的大气污染物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SO_(2)、NO_(2)和PM_(2.5)... 环境监测技术在大气污染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部署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激光雷达和走航式监测设备,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监测网络,对某工业园区开展为期12个月的大气污染物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SO_(2)、NO_(2)和PM_(2.5)浓度呈现显著季节性变化,冬季供暖期间SO_(2)浓度较非供暖期高出85%。通过正矩阵因子分析,确定工业源、机动车源和燃煤源是主要污染来源,贡献率分别为45%、28%和18%。基于走航监测数据建立的高斯扩散模型在中性大气稳定度下预测准确率达85%,为精准治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技术 大气污染防治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生态保护处理技术与大气污染绿色防治技术研究
15
作者 陈兴旺 安顺乐 《绿色中国》 2025年第9期91-93,共3页
本文阐述了水环境生态保护处理技术与大气污染绿色防治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了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生物降解处理技术及其工程实践,探讨了大气污染物绿色控制、低碳减排技术与环境质量改善评价体系;揭示了水-气环境协同治理机制与... 本文阐述了水环境生态保护处理技术与大气污染绿色防治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了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生物降解处理技术及其工程实践,探讨了大气污染物绿色控制、低碳减排技术与环境质量改善评价体系;揭示了水-气环境协同治理机制与联动防控策略。结果显示,生态工程与先进技术相结合的环境治理模式,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为水-气环境协同治理提供了技术整合与绿色发展的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保护 生态修复 大气污染防治 绿色技术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能源在水环境生态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安顺乐 陈兴旺 《绿色中国》 2025年第8期190-192,共3页
绿色能源在水环境生态保护与大气污染防治两大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绿色能源通过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效手段。绿色能源企业采用EHBR技术、人工浮动湿地等创新方法,实现了水体净化。风能、太阳能、核能... 绿色能源在水环境生态保护与大气污染防治两大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绿色能源通过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效手段。绿色能源企业采用EHBR技术、人工浮动湿地等创新方法,实现了水体净化。风能、太阳能、核能的大规模应用,显著减少了碳排放。能源企业推动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取得了显著环境效益,旨在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强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能源 水环境保护 大气污染防治 能源转型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黑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温室气体减排核算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扬 付淩波 +3 位作者 李薇 黄国和 姜少睿 王帆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333-336,共4页
基于黑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相关内容,结合黑龙江省实际能源状况,针对其提出的相关措施进行温室气体减排核算。通过量化各项措施的实际减排效果,反映它们的减排潜力,体现出推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作... 基于黑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相关内容,结合黑龙江省实际能源状况,针对其提出的相关措施进行温室气体减排核算。通过量化各项措施的实际减排效果,反映它们的减排潜力,体现出推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作用,形成对本地区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温室气体减排 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期间天津市PM10浓度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毕温凯 李鹏 《绿色科技》 2020年第22期126-128,共3页
利用TEOM-1405型连续环境颗粒物自动监测仪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期间对天津进行了PM 10浓度监测,分析了期间天津市PM10浓度变化情况。监测结果表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期间天津PM10浓度逐年改善,2017年PM10浓度为99μg/m^3,达到并远... 利用TEOM-1405型连续环境颗粒物自动监测仪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期间对天津进行了PM 10浓度监测,分析了期间天津市PM10浓度变化情况。监测结果表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期间天津PM10浓度逐年改善,2017年PM10浓度为99μg/m^3,达到并远超10%的改善目标。同时结合天津市PM10来源解析结果,建议未来从扬尘、机动车和工业排放等方面加大管控力度,以促进天津市PM10浓度持续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PM10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宏春 《绿色中国》 2017年第8期54-56,共3页
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我国大气环境污染形势严峻,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的区域性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目益... 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我国大气环境污染形势严峻,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的区域性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目益突出,损害居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将持续增加,大气污染防治压力继续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 大气环境保护 持续健康发展 大气环境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 环境污染问题 人民群众 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
20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0-111,共2页
海南省政府下发《海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将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着力解决以细颗粒物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问题,突出抓好重点城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 海南省 生态环境 污染问题 细颗粒物 重点城市 重点行业 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