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由“异制”到“国制”:明清时期《大明集礼》在朝鲜的传播与影响
1
作者
刘哲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8-158,共11页
《大明集礼》作为明朝第一部官修礼制全书,对朝鲜王朝礼仪实践与礼制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其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可分为四个阶段。朝鲜初年,《大明集礼》的部分内容通过颁赐、朝贡等活动进入半岛,朝鲜一度购求该书而未果。朝鲜前期,由于本国...
《大明集礼》作为明朝第一部官修礼制全书,对朝鲜王朝礼仪实践与礼制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其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可分为四个阶段。朝鲜初年,《大明集礼》的部分内容通过颁赐、朝贡等活动进入半岛,朝鲜一度购求该书而未果。朝鲜前期,由于本国礼制已初具规模,在明、朝双方“华化”与“土俗”的礼仪之争中,朝鲜将《大明集礼》视为异制,对其持抗拒态度。朝鲜中期,万历援朝战争爆发,出于对明朝的感激之情与重建礼制的现实需求,朝鲜重购《大明集礼》,并自觉践行其相关内容。朝鲜后期,面对明清鼎革的世变,在“尊周思明”的思想背景与巩固王权的政治目的之下,朝鲜主动重刊《大明集礼》,积极吸收其礼制内容,并将其纳入本国礼制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大明集礼》与朝鲜本国礼仪结合融通,最终由“异国之制”转化为“本国之制”,生动揭示了明清时期中国礼书在朝鲜的传播与融合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明集礼》
朝鲜王朝
中朝文化交流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明集礼》撰刊与行用考述
被引量:
3
2
作者
梁健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9-169,共11页
《大明集礼》成书于明初,直至嘉靖年间才得以重刊。这与其本身已经颁赐有司,永为仪式并不矛盾;秘而不刊,更不代表《大明集礼》在嘉靖朝以前行用不力或未曾行用。通过一些细微的史料可以证明,嘉靖朝以前的《大明集礼》,并非置诸高阁的典...
《大明集礼》成书于明初,直至嘉靖年间才得以重刊。这与其本身已经颁赐有司,永为仪式并不矛盾;秘而不刊,更不代表《大明集礼》在嘉靖朝以前行用不力或未曾行用。通过一些细微的史料可以证明,嘉靖朝以前的《大明集礼》,并非置诸高阁的典籍,而是与其他颁降礼书一样发挥备查、备考的功能。《大明集礼》作为两朝《大明会典》撰修的重要参稽材料,为《大明会典》大经大法效力的确立提供了支撑。在形式、体例上与历代核心礼典一脉相承的《大明集礼》,作为明人心目中“美矣善矣”的一代典章和万世法程,是明人用以匡饬天下,乃至对周边藩属国实现“礼”的外交统治、精神同化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大明集礼》
《大明
会典》
嘉靖
典章
礼
典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前期国家礼制的定型及其对政治与社会秩序的构建
被引量:
8
3
作者
吴恩荣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7-246,共10页
《大明集礼》修成后,朱元璋躬自参与并主导礼制实践,一方面对已有"五礼"体系不断增补、完善,另一方面又对主要礼仪不断简化。他越来越认识到儒臣制礼时墨守古制带来的不合时务、有违人情之处,遂以天子制礼的政治魄力,大胆突...
《大明集礼》修成后,朱元璋躬自参与并主导礼制实践,一方面对已有"五礼"体系不断增补、完善,另一方面又对主要礼仪不断简化。他越来越认识到儒臣制礼时墨守古制带来的不合时务、有违人情之处,遂以天子制礼的政治魄力,大胆突破周朝礼义束缚,对主要祭礼进行结构性调整,并在简化礼仪的思路指导下,使礼仪模式定型,这是明前期国家礼制走向定型的关键性步骤。在以"五礼"为代表的上层礼制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后,朱元璋转而致力于适用范围更广、实用性更强、更能对政治与社会秩序发挥构建作用的中下层礼制的制定与完善,不仅对明代的政治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明朝国家礼制的重要发展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礼
制
《大明集礼》
五
礼
朱元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由“异制”到“国制”:明清时期《大明集礼》在朝鲜的传播与影响
1
作者
刘哲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8-158,共11页
文摘
《大明集礼》作为明朝第一部官修礼制全书,对朝鲜王朝礼仪实践与礼制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其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可分为四个阶段。朝鲜初年,《大明集礼》的部分内容通过颁赐、朝贡等活动进入半岛,朝鲜一度购求该书而未果。朝鲜前期,由于本国礼制已初具规模,在明、朝双方“华化”与“土俗”的礼仪之争中,朝鲜将《大明集礼》视为异制,对其持抗拒态度。朝鲜中期,万历援朝战争爆发,出于对明朝的感激之情与重建礼制的现实需求,朝鲜重购《大明集礼》,并自觉践行其相关内容。朝鲜后期,面对明清鼎革的世变,在“尊周思明”的思想背景与巩固王权的政治目的之下,朝鲜主动重刊《大明集礼》,积极吸收其礼制内容,并将其纳入本国礼制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大明集礼》与朝鲜本国礼仪结合融通,最终由“异国之制”转化为“本国之制”,生动揭示了明清时期中国礼书在朝鲜的传播与融合进程。
关键词
《大明集礼》
朝鲜王朝
中朝文化交流
传播
Keywords
Da Ming Ji Li
Joseon Dynasty
cultural exchanges of China and Joseon
dissemination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K312.34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明集礼》撰刊与行用考述
被引量:
3
2
作者
梁健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9-169,共11页
文摘
《大明集礼》成书于明初,直至嘉靖年间才得以重刊。这与其本身已经颁赐有司,永为仪式并不矛盾;秘而不刊,更不代表《大明集礼》在嘉靖朝以前行用不力或未曾行用。通过一些细微的史料可以证明,嘉靖朝以前的《大明集礼》,并非置诸高阁的典籍,而是与其他颁降礼书一样发挥备查、备考的功能。《大明集礼》作为两朝《大明会典》撰修的重要参稽材料,为《大明会典》大经大法效力的确立提供了支撑。在形式、体例上与历代核心礼典一脉相承的《大明集礼》,作为明人心目中“美矣善矣”的一代典章和万世法程,是明人用以匡饬天下,乃至对周边藩属国实现“礼”的外交统治、精神同化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关键词
明朝
《大明集礼》
《大明
会典》
嘉靖
典章
礼
典体系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前期国家礼制的定型及其对政治与社会秩序的构建
被引量:
8
3
作者
吴恩荣
机构
肇庆学院肇庆经济社会与历史文化研究院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7-246,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明代政治中的礼仪实践与秩序维护研究"(18YJC770036)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礼部志稿>研究与校补"(18FZS016)阶段性成果
文摘
《大明集礼》修成后,朱元璋躬自参与并主导礼制实践,一方面对已有"五礼"体系不断增补、完善,另一方面又对主要礼仪不断简化。他越来越认识到儒臣制礼时墨守古制带来的不合时务、有违人情之处,遂以天子制礼的政治魄力,大胆突破周朝礼义束缚,对主要祭礼进行结构性调整,并在简化礼仪的思路指导下,使礼仪模式定型,这是明前期国家礼制走向定型的关键性步骤。在以"五礼"为代表的上层礼制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后,朱元璋转而致力于适用范围更广、实用性更强、更能对政治与社会秩序发挥构建作用的中下层礼制的制定与完善,不仅对明代的政治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明朝国家礼制的重要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
明代
礼
制
《大明集礼》
五
礼
朱元璋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K892.9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由“异制”到“国制”:明清时期《大明集礼》在朝鲜的传播与影响
刘哲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明集礼》撰刊与行用考述
梁健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明前期国家礼制的定型及其对政治与社会秩序的构建
吴恩荣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