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朱熹《大学章句》的解释特点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来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3-111,共9页
朱熹《大学章句》的特点是:以明德—气禀—复其明德为基本结构,以明德为心的本然之体,从而赋予《大学》一种心性论的诠释。这种高度心性化的经典诠释为道学的发展提供了经典理解的依据。而在朱子的《大学》解释的功夫论中,一方面,格物... 朱熹《大学章句》的特点是:以明德—气禀—复其明德为基本结构,以明德为心的本然之体,从而赋予《大学》一种心性论的诠释。这种高度心性化的经典诠释为道学的发展提供了经典理解的依据。而在朱子的《大学》解释的功夫论中,一方面,格物和诚意居于核心的地位;另一方面,为学次序的关注成为朱子基本的问题意识。简言之,人的为学,必须遵照《大学》以格物为起点的顺序,一切功夫以存天理、去私欲的道德修养为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大学章句》 明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是《大学》次序,诚意最要”——论朱子《大学章句》“诚意”章的诠释意义 被引量:16
2
作者 许家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5,共8页
朱子《大学章句》极为重视"诚意",认为它是"自修之首",并耗尽毕生精力为之作解,取得了突出成就。其一,朱子基于性善论和工夫论立场,对诚意、自欺、自慊、慎独诸概念内涵作了独特阐发。其二,朱子具有通贯视野,将诚... 朱子《大学章句》极为重视"诚意",认为它是"自修之首",并耗尽毕生精力为之作解,取得了突出成就。其一,朱子基于性善论和工夫论立场,对诚意、自欺、自慊、慎独诸概念内涵作了独特阐发。其二,朱子具有通贯视野,将诚意与自欺、自慊、慎独诸概念贯穿起来,分别视为诚意之内核、体验、工夫,共同构成"诚意"这一有机整体。进而阐发诚意与致知、正心之知行、先后、主辅、轻重关系,展现了工夫的独立性与连续性。其三,朱子本章之解在不断突破自我的修改历程中进行,朱子长期以来只是将诚意与自欺联系,直至生命最后数年才将诚意、自欺、自慊、慎独通贯诠释。总之,朱子紧紧围绕致知与涵养这一道德工夫对诚意作出的新诠,对"诚意"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哲学经典的诠释亦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大学章句》 诚意 自修之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诚”是朱熹学术体系的最高境界——以《大学章句》、《中庸章句》为中心的讨论 被引量:4
3
作者 乐爱国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6期50-55,197,共6页
朱熹的学术以《四书章句集注》为核心,以《大学章句》的格物致知论为起点、以《中庸章句》的"诚"为归宿。因此,朱熹的学术不仅讲"天下之物莫不有理",以格物致知论为出发点,而且还以敬为本,在"涵养须用敬,进学... 朱熹的学术以《四书章句集注》为核心,以《大学章句》的格物致知论为起点、以《中庸章句》的"诚"为归宿。因此,朱熹的学术不仅讲"天下之物莫不有理",以格物致知论为出发点,而且还以敬为本,在"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的过程中,达到天人合一的"诚"的最高境界,并且是对道统"十六字心传"的一种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大学章句》 《中庸章句》 道统 十六字心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熹《大学章句》“格物致知补传”的“心学”内涵——兼与陆九渊的“心学”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乐爱国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4-29,共6页
朱熹《大学章句》"格物致知补传"讲"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然而朱熹又讲"心具众理",并强调在格物致知中要以敬为本,"六分内面,四分外面",而且在心的"豁然贯通"中,达到"众物之表里... 朱熹《大学章句》"格物致知补传"讲"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然而朱熹又讲"心具众理",并强调在格物致知中要以敬为本,"六分内面,四分外面",而且在心的"豁然贯通"中,达到"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把格物致知的过程看作明白心之本体的过程。朱熹强调"心"在格物致知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格物在于明心,与陆九渊的"心学"多有相似之处。因此,朱熹理学与心学并非截然对立,而以往学术界多讲朱熹理学与陆九渊心学相对立,恐多有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大学章句》 理学 心学 陆九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沅对朱子《大学章句》的辩驳及其思想史意义
5
作者 李敬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68,共8页
活跃于嘉道年间的"经学巨擘""川西夫子"刘沅,以推尊原典,恢复孔子、曾子《大学》本义为取向,以推动理学义理下行为诉求,向朱子学的精髓《大学章句》展开系统的辩驳。他从最完整地表征理学价值系统的《大学》之义理... 活跃于嘉道年间的"经学巨擘""川西夫子"刘沅,以推尊原典,恢复孔子、曾子《大学》本义为取向,以推动理学义理下行为诉求,向朱子学的精髓《大学章句》展开系统的辩驳。他从最完整地表征理学价值系统的《大学》之义理骨架"三纲八目"入手,全盘否定朱子对"三纲领"的解释,认为朱子所解妄牵己意,师心蔑古,完全背离圣人本旨;进而撇弃朱子以"格物"为"八条目"之统领,并以"诚意"取而代之。刘沅的辩驳显豁融通儒道、暗合阳明以及重视肉身的理论特质,一方面弱化了朱子的权威,减杀了朱子学在清代中晚期复振的力度;另一方面推动了《大学》义理向通俗化、可接受性和可实践性的转化,透显出觉民行道的现实诉求。更为重要的是,借此亦映照出清同治之前巴蜀哲学悉尊宋学、罕受汉学洗礼的学术取向,力证乾嘉汉学只是江南一域而非全国性学术现象,显现了理学区域化进程中的异质和差异,成为探究中晚清巴蜀哲学乃至朱子学学术格局和样态的一个具体而生动的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沅 朱子 《大学章句》 巴蜀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之道的理学化——以朱熹《大学章句》为核心的解读
6
作者 王宏海 《高校教育管理》 2010年第3期82-86,共5页
《大学章句》是朱熹在《礼记.大学》篇基础上对《大学》进行的修改、校订和解释。朱熹对《大学》的编辑校订奠定了四书学,使得《四书》上升到经的地位。元代仁宗延佑二年(1315年)的"延佑科举"使朱注《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科... 《大学章句》是朱熹在《礼记.大学》篇基础上对《大学》进行的修改、校订和解释。朱熹对《大学》的编辑校订奠定了四书学,使得《四书》上升到经的地位。元代仁宗延佑二年(1315年)的"延佑科举"使朱注《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科目并占据了优势地位,实现了四书学官学地位的制度化。朱熹对《大学》的修订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思维的内敛及道德至上,由此也导致了宋以后中国古代官方教育重心性修养、政治智慧以及为官之道,缺乏开发生产工具和实用技能的偏向。尽管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实学思潮,然而由于传统主流思维的惯性,使中华民族在近代化的过程中失去了科技发展的契机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大学章句》 教育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清《大学蒙引》与明代中期朱子学的自我修正与开新
7
作者 李敬峰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4,共8页
《大学章句》不仅是朱子用心最笃、用功最勤的经典著作,也是朱子建构即物穷理哲学体系的重要典据,更是把握朱子思想精义的要津所在。蔡清作为明代中期朱子学派的中流砥柱,从其《大学蒙引》入手最能从一个重要侧面极致地显豁明代中期朱... 《大学章句》不仅是朱子用心最笃、用功最勤的经典著作,也是朱子建构即物穷理哲学体系的重要典据,更是把握朱子思想精义的要津所在。蔡清作为明代中期朱子学派的中流砥柱,从其《大学蒙引》入手最能从一个重要侧面极致地显豁明代中期朱子学的学术样态。蔡清的《大学蒙引》以句读字议、汉宋兼采为进路,以折中群言、推明朱注、抉发精义为诉求,首先回应辐辏在《大学》文本上的三大争议,继而着意对“三纲领”进行条分缕析的解读,尔后又聚焦在“八条目”的“格物致知”,显豁出倚重但又不陷于训诂和尊奉但不墨守朱子的学术特质。与之相应,赖其卓绝的学术地位,他的经典诠释涵具有典范的学术史意义:一是修正朱子学,推动朱子学开出新面目;二是遥启清代汉学,发出汉学复振的先声。蔡清的《大学蒙引》成为理解经典诠释与学术思潮递变以及明代中期朱子学演进的具体而典范的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清 《大学蒙引》 朱子 《大学章句》 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嵩焘《大学章句质疑》对朱子的辩难及其思想史意义
8
作者 李敬峰 刘俊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2-128,共7页
朱子学在晚清突破乾嘉汉学的藩篱,迎来中兴和复振。如何对待朱子学、如何回应时弊成为以郭嵩焘为代表的晚清理学群体所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郭嵩焘以朱子哲学体系建构的核心依据《大学章句》为切入点,兼采汉宋,无所依阿,诉诸经世,从文... 朱子学在晚清突破乾嘉汉学的藩篱,迎来中兴和复振。如何对待朱子学、如何回应时弊成为以郭嵩焘为代表的晚清理学群体所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郭嵩焘以朱子哲学体系建构的核心依据《大学章句》为切入点,兼采汉宋,无所依阿,诉诸经世,从文本到义理向朱子展开系统的辩难,显豁出依违朱子的鲜明特质。它一方面绾合汉学、宋学和经世致用之学,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开显出诠释《大学》的新维度;另一方面在理学中兴的视域下,以“尊经即所以尊朱子”为宗旨,指明判释朱子的新视角和新方式。更为重要的是,由郭嵩焘这一个案透显出晚清经典诠释为现实政治服务的浓郁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嵩焘 《大学章句质疑》 朱子 辩难 经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子对“为己之学”的诠释与建构 被引量:4
9
作者 周之翔 朱汉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9,共6页
"为己之学"是宋代理学的重要主题,宋代儒者大多以"为己之学"自期。朱子对"为己之学"极为重视,甚至以之作为划分读书人是否为"吾党"的标准。他认为"为己之学"既是学问的目标,也是为... "为己之学"是宋代理学的重要主题,宋代儒者大多以"为己之学"自期。朱子对"为己之学"极为重视,甚至以之作为划分读书人是否为"吾党"的标准。他认为"为己之学"既是学问的目标,也是为学的基本原则。朱子诠解《大学》,其目的就在于将"为己之学"理论化、系统化,并落实在文本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为己之学 《大学章句》 自然得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