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化的艺术创造——《大刀记》艺术论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学军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5-117,共3页
郭澄清《大刀记》的主要艺术成就在于成功地塑造了富有民族英雄特色的人物形象。作者汲取了古典文学的有益经验,采用了纪传体的手法,设置了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使得小说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关键词 《大刀记》 人物形象 纪传体 传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刀精神”的史诗性与民族化表达——郭澄清《大刀记》解析
2
作者 王志华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1年第1期24-29,共6页
小说《大刀记》以“大刀”为叙事核心,围绕大刀精神的内涵及生成,书写了一部中华民族斗争和苦难相伴而生的历史史诗。其对中华民族苦难史的诗史式书写,从文学角度构成了对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合法性、必然性的明证。同时,小说又以民... 小说《大刀记》以“大刀”为叙事核心,围绕大刀精神的内涵及生成,书写了一部中华民族斗争和苦难相伴而生的历史史诗。其对中华民族苦难史的诗史式书写,从文学角度构成了对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合法性、必然性的明证。同时,小说又以民族化的艺术方式对“大刀精神”进行了有效的表达,既接通了“大刀精神”的民间性特色,同时在接受层面吻合了大众读者的接受心理和认知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澄清 《大刀记》 大刀精神 史诗性 民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的重轭与意义的生成——论长篇小说《大刀记》的“人民性”书写
3
作者 石立燕 丛新强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2年第3期69-76,共8页
郭澄清的长篇小说《大刀记》成书于1970年代,在当代的经典化进程引人注意。这与作家“人民性”书写的艺术形态与价值建构密切相关。其“人民性”书写在内容上表现为底层民众苦难生活的全景式描摹和历史语境中人民主体性生成两个方面。... 郭澄清的长篇小说《大刀记》成书于1970年代,在当代的经典化进程引人注意。这与作家“人民性”书写的艺术形态与价值建构密切相关。其“人民性”书写在内容上表现为底层民众苦难生活的全景式描摹和历史语境中人民主体性生成两个方面。在叙事策略上,则体现为民间说书艺术和民间文化隐形结构的创化性运用。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虽然小说文本折射出历史的重轭,但小说仍然在如何用审美经验处理“人民性”书写与政治、历史的关系,进行文学价值建构等方面,给我们以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澄清 《大刀记》 人民性 民间艺术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解读被当代文学史书写遗忘的名家精品——郭澄清现象论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钧 朱德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9,共7页
郭澄清以自成一家、成就卓越的短篇小说和史诗性的《大刀记》而跻身中国当代文学著名作家行列。但是由于所谓"文革文学空白论"、重写文学史反而对郭澄清产生了某种遮蔽与误读,这就是"郭澄清现象"。通过对郭澄清小... 郭澄清以自成一家、成就卓越的短篇小说和史诗性的《大刀记》而跻身中国当代文学著名作家行列。但是由于所谓"文革文学空白论"、重写文学史反而对郭澄清产生了某种遮蔽与误读,这就是"郭澄清现象"。通过对郭澄清小说的解读,可以发现其对中国当代小说史的独特贡献,认识"郭澄清现象"的文学史价值,恢复其历史的本真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澄清现象 《大刀记》 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