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日乡土之诗:电影《夜幕将至》的叙事表达与美学特征
1
作者 张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9-153,共5页
菅浩栋导演的电影《夜幕将至》在真实时空背景下通过季节描绘与地域生活描写的结合进行诗意与抒情的影像描绘,以记录风格的影像结合诗歌意境,在影像风格与叙事特征上深入描绘出晋西北农村冬日的场景,建构出一个情感融贯的空间。在富有... 菅浩栋导演的电影《夜幕将至》在真实时空背景下通过季节描绘与地域生活描写的结合进行诗意与抒情的影像描绘,以记录风格的影像结合诗歌意境,在影像风格与叙事特征上深入描绘出晋西北农村冬日的场景,建构出一个情感融贯的空间。在富有诗意而又建立在现实情景的影像中,电影通过对故乡风景的美学与情感表达重回故地乡土,并以诗意影像的方式乐观地描绘了导演重新回到地理乡土与“心灵之乡”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幕将至》 叙事风格 诗意电影 美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民族化命题下“黄土”与“黄河”的美学探析:从《夜幕将至》说起
2
作者 杨国明 宋学清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94-99,共6页
《夜幕将至》作为一部探索电影民族化的佳作,通过导演对家乡记忆的精准融入,成功在电影民族化命题下展现“黄土”与“黄河”的美学意义。影片巧妙运用黄土与黄河的细致描绘与视觉对比赋予了电影浓郁的地域特色,使其成为连接乡土与城市... 《夜幕将至》作为一部探索电影民族化的佳作,通过导演对家乡记忆的精准融入,成功在电影民族化命题下展现“黄土”与“黄河”的美学意义。影片巧妙运用黄土与黄河的细致描绘与视觉对比赋予了电影浓郁的地域特色,使其成为连接乡土与城市、过去与未来的桥梁。电影中的“黄色空间”不仅承载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更作为叙事的主要场所,生动描绘了人与自然、过去与未来的深刻联系。在电影民族化命题下,《夜幕将至》结合当代个人经历与中国电影一贯的空间描绘方式,从物质到文化层面体现了深厚的乡土情感与民族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幕将至》 电影民族化 黄土地 地域电影 电影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经典”艺术品质的再提升——兼评新版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的改编
3
作者 王恒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06-107,共2页
对“红色经典”进行重新诠释,是当前乃至将来很重要的一个文化现象。但如何诠释,却众说纷纭。新版电视连续剧《夜幕下的哈尔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探讨它的成功,将有助于在改编中提升“红色经典”的艺术品质。
关键词 红色经典 《夜幕下的哈尔滨》 诠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