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商投资法》:背景、创新与展望 被引量:21
1
作者 廖凡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0-149,共10页
《外商投资法》是因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现实需求,对既有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的整体性、根本性变革。相较于“外资三法”,《外商投资法》创新性地构建了统一的外商投资行为法,确立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突显了外商投资促进... 《外商投资法》是因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现实需求,对既有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的整体性、根本性变革。相较于“外资三法”,《外商投资法》创新性地构建了统一的外商投资行为法,确立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突显了外商投资促进和保护,丰富和拓展了外商投资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等配套规则对若干关键概念、关键规则和关键制度作出了澄清、细化和衔接,强化了内外资一致、投资促进和保护以及相关法律责任。在后续立法、执法和司法实践中,我国有必要进一步澄清“间接投资”等关键概念,细化政策承诺的法律后果和责任等关键规则,明确和强化与现有外资安全审查和反垄断审查等关键制度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投资法》 准入前国民待遇 负面清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外商投资法》下的外商投资保护制度 被引量:6
2
作者 孔庆江 郑大好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2-87,共6页
2019年3月15日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作为我国的外资基础性法律,构建了一个基于我国宪法有关保护外商投资的规定,按照我国与他国缔结的投资协定设定的保护投资义务,结合我国外商投资面临的特殊保护需要的具有... 2019年3月15日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作为我国的外资基础性法律,构建了一个基于我国宪法有关保护外商投资的规定,按照我国与他国缔结的投资协定设定的保护投资义务,结合我国外商投资面临的特殊保护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商投资保护制度。该制度将为外商投资和潜在的外商投资提供强有力的保护,为我国外商投资的营商环境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投资法》 投资保护 征收与征用 汇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背景下《外商投资法》的解释与适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刘仁山 龚文静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68,2,共9页
《外商投资法》对国际投资领域的核心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包括征收及补偿、国际技术转让、政府守约践诺、企业投诉维权机制等内容。该部法律的出台,既是我国政府在顺应国际投资发展潮流背景下所采取的重要举措,也反映出我国政府积极保护... 《外商投资法》对国际投资领域的核心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包括征收及补偿、国际技术转让、政府守约践诺、企业投诉维权机制等内容。该部法律的出台,既是我国政府在顺应国际投资发展潮流背景下所采取的重要举措,也反映出我国政府积极保护外国投资者合法利益的决心。在解释和适用《外商投资法》若干重要条款时,应充分理解其制定的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明确政府对于促进、保护和管理外商投资的责任,把握公司法、民法典等立法中内外一致的投资保护理念,使其在实践层面得以顺利贯彻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投资法》 知识产权 强制转让技术 守约践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商投资法》:面向制度型开放的中国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茉楠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共1页
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外商投资法》,意味着中国通过完善开放经济体制的“制度性”内涵,向“制度型开放”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对外开放走过了40年历程,开放经济体制经历了从政策型开放到商品及要素流动型开放,再... 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外商投资法》,意味着中国通过完善开放经济体制的“制度性”内涵,向“制度型开放”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对外开放走过了40年历程,开放经济体制经历了从政策型开放到商品及要素流动型开放,再到规则等制度型开放的发展路径。在该进程中,外资已深刻融入中国4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形成了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为主的外商投资法律体系,并成为对外领域的基本法律框架。然而,随着近年来国际国内形势出现重大变化,如何适应全球化新变局,如何消除政策开放过程中资源配置不公的现象,以及如何以高质量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投资法》 制度型 中国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外资企业法》 经济社会发展 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商投资法》知识产权保护的法治化:基本架构、动因与博弈逻辑 被引量:1
5
作者 罗迎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74,共14页
《外商投资法》构建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开启了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的新阶段,它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支撑。该制度出台深受投资者母国重大关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际知识产权和投资规则高水平从严保护... 《外商投资法》构建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开启了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的新阶段,它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支撑。该制度出台深受投资者母国重大关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际知识产权和投资规则高水平从严保护趋势等内外动因的影响。此外,其背后隐藏着多重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可依据法律博弈论构建两个标准形式博弈模型加以分析。第1个博弈模型旨在对比分析中国和印度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吸引外资的收益得失,对中国收益而言,博弈最优解为印度采用“适度保护”策略,而中国采用“严格保护”策略;第2个博弈模型意在分析《外商投资法》纳入知识产权保护条款前后中国与外国投资者在各自可能行为下的收益情况,对中国收益而言,最优解为外商投资者采用“适度谨慎”策略,而中国采用“严格执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营商环境 《外商投资法》 外商投资企业 知识产权保护 博弈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决定的司法审查 被引量:20
6
作者 漆彤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2-150,共9页
外资国家安全审查是东道国管理外资的重要法律工具之一,但因国家安全的概念模糊、审查标准抽象以及救济手段有限而饱受诟病。从国际比较来看,在保留安审机制灵活性的同时,提升安审决定的可预见性和可问责性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对国... 外资国家安全审查是东道国管理外资的重要法律工具之一,但因国家安全的概念模糊、审查标准抽象以及救济手段有限而饱受诟病。从国际比较来看,在保留安审机制灵活性的同时,提升安审决定的可预见性和可问责性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对国家安全与程序正义两类价值取向的不同侧重,各国对于安审决定是否应当受到当地司法审查采取了不同立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第35条正式引入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这对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出于对程序正义和保护外国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考量,在落实该条第2款的具体配套工作中,我国应考虑赋予外国投资者必要的司法审查救济权利,在有效保障国家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投资保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投资法》 国家安全审查 投资者保护 程序正义 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轮对外开放背景下外商投资立法的革新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志云 温长庆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7-139,共13页
以《外商投资法》为基础架构的新一轮外商投资立法,推动了我国已实行40年的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本轮立法的特点表现为:以开放促改革,逐步把成熟的政策上升为法律;实现从“单独立法,双轨管理”向“内外资一致,并轨管理”转变... 以《外商投资法》为基础架构的新一轮外商投资立法,推动了我国已实行40年的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本轮立法的特点表现为:以开放促改革,逐步把成熟的政策上升为法律;实现从“单独立法,双轨管理”向“内外资一致,并轨管理”转变;利用自贸区先行先试,从局部经验到全国推广;跟进国际投资规则的发展,吸收先进立法经验。新一轮外商投资立法改革的动因既有国内全面深化改革的需求,也有外部国际环境的催促。沿着《外商投资法》确立的基本框架和立法主基调,中国新一轮外商投资立法改革的下一个阶段,应当从各分支制度的配套立法、外商投资立法权的配置与政府外资管理的“放管服”改革、公司企业法与外商投资立法的衔接与协调、国内立法跟进国际投资规则发展四方面展开,以此完善我国外商投资法律体系,建设世界一流的外商投资营商法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外商投资 《外商投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裴长洪:外商投资企业可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和政府采购
8
作者 赵新培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第一届原道论坛5月24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经贸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商智库理事长、著名经济学家裴长洪教授,对于明年1月1日即将实施的《外商投资法》进行了全面解读。他指出,《外商投资法》有六大亮点,如外商可以平等参与... 第一届原道论坛5月24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经贸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商智库理事长、著名经济学家裴长洪教授,对于明年1月1日即将实施的《外商投资法》进行了全面解读。他指出,《外商投资法》有六大亮点,如外商可以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允许外商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外商可参与政府采购;可以公开发行股票债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投资企业 政府采购 标准制定 行业 《外商投资法》 全国政协委员 著名经济学家 公开发行股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退税额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9
作者 吴金光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税额计算 投资 《实施细则》 所得税税率 外国投资 注册资本 资本投资 税务机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企业所得税法下投资企业取得投资收益的税务处理
10
作者 徐梅 郑海东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4-25,共2页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税法”)已经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与以前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旧税法”)相比,新税...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税法”)已经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与以前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旧税法”)相比,新税法统一了税制,降低了税率,规范了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在一些具体规定上,新税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拟通过新税法和旧税法的深人比较,并结合实例,对新税法背景下投资企业持有权益性投资期间从境内外取得投资收益的税务处理进行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企业所得税法》 税务处理 投资收益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税前扣除办 会议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平衡视角下双边投资协定例外条款的扩张与限缩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倩雯 王鹏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6-106,共11页
国际投资协定实体条款改革和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程序改革并行不悖。例外条款在协定文本和仲裁实践中呈现背离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国际投资协定纳入例外条款的数量和种类均快速增长,表明主权国家在“正当性危机”的背景下强化国... 国际投资协定实体条款改革和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程序改革并行不悖。例外条款在协定文本和仲裁实践中呈现背离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国际投资协定纳入例外条款的数量和种类均快速增长,表明主权国家在“正当性危机”的背景下强化国家规制权,并回应新的安全风险。国际投资仲裁庭适用例外条款时,则在条款效力、适用阶段等问题上采用限缩解释,以防止例外条款滥用。中国在未来谈判和修订国际投资协定时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立足点,以利益平衡为出发点,补充纳入并区分种类设置例外条款,同时在《外商投资法》的配套立法中适当构建例外条款适用路径,既要发展也要安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同时维护中国的合法规制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例外 国际投资协定 利益平衡 《外商投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新《企业所得税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彩凤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59,共2页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按内资、外资企业分别立法,外资企业适用1991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内资企业适用1993年国务院发布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税收的双轨制在改革开放、...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按内资、外资企业分别立法,外资企业适用1991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内资企业适用1993年国务院发布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税收的双轨制在改革开放、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市场对外资进一步开放,内资企业也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继续采取内资、外资企业不同的税收政策,必将使内资企业处于不平等竞争地位,影响统一、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所得税法》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内资企业 外资企业 解读 经济发展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企业所得税法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
13
作者 李金华 《金融发展研究》 2008年第6期79-80,共2页
1993年,为了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实行了全面的税制改革,国务院发布了适用内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在此之前1991年七届全国人大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与《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合并,制定了《... 1993年,为了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实行了全面的税制改革,国务院发布了适用内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在此之前1991年七届全国人大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与《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合并,制定了《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这两个法律法规基本确立了我国内外有别的两套企业所得税制度.也确立了我国银行业企业所得税制度的框架。近年来,银行业税收政策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银行业 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企业所得税制度 中外合资经营 税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所得税法新旧法条要点对照 被引量:13
14
作者 牛达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67,共4页
2007年3月16日,我国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该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将取代1991年4月9日公布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1993年12月13日发布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鉴于新... 2007年3月16日,我国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该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将取代1991年4月9日公布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1993年12月13日发布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鉴于新法在纳税人、税率、扣除、税收优惠等方面与现行税法有诸多不同.本文将企业所得税法新旧法条要点加以归纳,以备读者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企业所得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税收优惠 纳税人 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涉外税法在技术引进中的应用
15
作者 梁文章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技术引进 税收管辖权 中国 涉外税 《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 《印花税条例》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E架构的监管该何去何从——负面清单时代下的再审视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远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106,共8页
我国企业搭建VIE架构的最终原因在于实现境外上市融资。面对实质上对国内外资准入规则构成违反的VIE架构,立法者长期以来表现出的犹豫不决使得试图明确该架构下各概念的一次次立法走向失败,并无形中给VIE架构披上了“默认合法”的外衣... 我国企业搭建VIE架构的最终原因在于实现境外上市融资。面对实质上对国内外资准入规则构成违反的VIE架构,立法者长期以来表现出的犹豫不决使得试图明确该架构下各概念的一次次立法走向失败,并无形中给VIE架构披上了“默认合法”的外衣。然而,我国迈入外资准入的负面清单时代后,国内融资渠道大大扩宽、外资控制威胁不断增大以及外资准入规则空前宽松等,这些伴随时代发生改变的种种因素让我国不应再对VIE架构监管保持沉默,而宜对该架构监管的核心概念“控制”予以明确。在明确此概念时,应避免僵硬地将“协议控制”与“外商投资”划上等号,并考虑引入“实质控制”等具有弹性的概念,从而保留我国在VIE架构问题上的自由裁量空间。同时,完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与国内融资程序等相关规则,进而从源头上减少VIE架构的使用动机也是解决该架构监管问题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E架构 负面清单 国家安全 《外商投资法》 外资准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入制度型开放新时代 被引量:1
17
作者 本刊评论员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共1页
在改革开放40年后的第一个春天,被誉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外资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以下简称《外商投资法》)于2019年3月1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正式表决通过,并定于2020年1月1日... 在改革开放40年后的第一个春天,被誉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外资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以下简称《外商投资法》)于2019年3月1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正式表决通过,并定于2020年1月1日起生效施行。《外商投资法》的出台表明了我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意志,体现出我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坚持对外开放、推动全球化互利共赢的新姿态,标志着我国已迈向全面开放、制度型高水平开放的新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型 《外商投资法》 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改革开放 外资立 对外开放 互利共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外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计算公式的简化与运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珍珍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2-62,共1页
按照<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纳税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准予在汇总纳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但是扣除额不得超过其境外所得依照中国税法规定计算... 按照<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纳税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准予在汇总纳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但是扣除额不得超过其境外所得依照中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境外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的计算公式是:境外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外国的所得额÷境内、境外所得总额)(公式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境外所得 扣除限额 税款 公式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应纳税额 汇总纳税 纳税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