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小正》星象年代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胡铁珠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2000年第3期234-250,共17页
《夏小正》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星象物候历 ,也是流传至今的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天文学文献。文章将该历按月给出的 1 7个星象分为昏旦南中、伏见和星座指向 3个部分分析计算了其使用年代 ,结论是 :《夏小正》中各星象的年代是一致的 ,该历曾... 《夏小正》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星象物候历 ,也是流传至今的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天文学文献。文章将该历按月给出的 1 7个星象分为昏旦南中、伏见和星座指向 3个部分分析计算了其使用年代 ,结论是 :《夏小正》中各星象的年代是一致的 ,该历曾被用于周代 ,其起源可以上推至夏代 ,但确认后者还需要其它方面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小正》 观象授时 历法 中国 星象 古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小正》的语译和评估——与郭文韬先生商榷 被引量:4
2
作者 游修龄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74,共11页
郭文韬的《试论〈夏小正〉及其天地人物的和谐与统一》是一篇研究《夏小正》中农业内容的论文。该文中关于《夏小正》经文的语译部分 ,经核对 ,有差错和误解的共计 30条 ,有些差错是严重的。文章对其一一提出商榷 ,指出正确的语译和依... 郭文韬的《试论〈夏小正〉及其天地人物的和谐与统一》是一篇研究《夏小正》中农业内容的论文。该文中关于《夏小正》经文的语译部分 ,经核对 ,有差错和误解的共计 30条 ,有些差错是严重的。文章对其一一提出商榷 ,指出正确的语译和依据 ,并对某些经文的深刻含意做进一步的分析和阐发。该文还用现代农业生态学的观点对《夏小正》经文进行分析 ,认为《夏小正》具有天地人物和谐统一的思想 ,其论述言之无物 ,且概念错误。文章对《夏小正》经文作了统计分析 ,并以少数民族物候资料为对比、联系农业生产的纵向发展和地域分布进行深入探讨 ,希望有助于对《夏小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小正》 夏纬瑛 郭文韬 物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古授时仪式与农事诗——以《夏小正》、《七月》、彝族“根谱”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韩高年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42,共4页
上古时期的农事与祭仪都有很严格的季节性,社会生活的外在表现为一幕幕与特定物候相对应的季节性仪式景观。《夏小正》以韵文的形式,依一年十二月分十二章,借助每月中典型的季节性物候景观标示着相应的社会生活节奏,是早期敬授民时仪式... 上古时期的农事与祭仪都有很严格的季节性,社会生活的外在表现为一幕幕与特定物候相对应的季节性仪式景观。《夏小正》以韵文的形式,依一年十二月分十二章,借助每月中典型的季节性物候景观标示着相应的社会生活节奏,是早期敬授民时仪式的产物。它的传播,使季节性景观成为农事、祭祀等生活内容的重要表征形式。这从创作动机、文体特征、表现方式等多方面影响到农事类歌谣的文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小正》 季节性景观 授时仪式 农事诗 仪式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夏小正》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尧伦 《农业考古》 2003年第1期216-220,共5页
关键词 《夏小正》 地区性行事历 历法 民情 政事 炎遗民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小正》分句语译注释
5
作者 朱尧伦 《农业考古》 2003年第3期266-270,共5页
关键词 《夏小正》 分句 语译 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视野下的《诗经·豳风·七月》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星光 张强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1-129,共9页
以生态环境的视角对《诗经·豳风·七月》研究表明,先周后期的气候条件较夏代有变冷的趋势,豳地具有较现在更为优越的水资源条件和更好的生态环境状况;西周早期的气温曾出现过波动,至迟到西周中期的穆王时期,气温明显转暖。对... 以生态环境的视角对《诗经·豳风·七月》研究表明,先周后期的气候条件较夏代有变冷的趋势,豳地具有较现在更为优越的水资源条件和更好的生态环境状况;西周早期的气温曾出现过波动,至迟到西周中期的穆王时期,气温明显转暖。对先周后期生态环境因素的研究及与《夏小正》文本的对比研究表明,《诗经·豳风·七月》最初为产生于先周时期豳地的农业歌谣,所用历法与《夏小正》所用的夏历相同。经过长期的耳口相传,《诗经·豳风·七月》作为一种迎气、祈年的燕享乐歌在西周穆王时期被辑入《诗经》,在辑入过程中,《诗经·豳风·七月》的诗文内容有过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诗经·豳风·七月》 《夏小正》 夏历 燕享乐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商周时代的农时与农历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振中 《古今农业》 1996年第4期3-25,共23页
约距今一万年前后,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发展起来。农业生产是按季节进行播种、管理、收获的周期性活动,要求对一年之中的气候寒暖变化过程有较准确细致地掌握,以便适时耕作取得好收成。人们的生产实践向自己提出钻研农时知识的... 约距今一万年前后,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发展起来。农业生产是按季节进行播种、管理、收获的周期性活动,要求对一年之中的气候寒暖变化过程有较准确细致地掌握,以便适时耕作取得好收成。人们的生产实践向自己提出钻研农时知识的迫切需要。最初的农时知识来自物候。因为人们最容易感觉和直接观察到的是某些动物的出现和消失、草木的萌发和枯死与气候冷暖变化有一定联系,与所栽培的农作物相伴而生,因而掌握这些动植物的变化就能大致掌握气候变化的初步规律,进行农业生产的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小正》 《月令》 甲骨文 二十八宿 二十四节气 夏商周 中国天文学史 农业生产 公元前 吕氏春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百草园系列之三十四 杏
8
作者 黄宝康 《园林》 2012年第5期64-65,共2页
杏(Armeniaca vulgans)又称为杏仁树、杏梅树、杏子为蔷薇科植物。原产我国,有十分悠久的栽培历史。先秦历书《夏小正》记载:“四月,固有见杏”。我国野生种和栽培品种资源都非常丰富。全世界杏属植物划分为6个地理生态群和24个区... 杏(Armeniaca vulgans)又称为杏仁树、杏梅树、杏子为蔷薇科植物。原产我国,有十分悠久的栽培历史。先秦历书《夏小正》记载:“四月,固有见杏”。我国野生种和栽培品种资源都非常丰富。全世界杏属植物划分为6个地理生态群和24个区域性亚群,共有10个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 蔷薇科植物 栽培历史 《夏小正》 品种资源 野生种 区域性 生态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记》:古代的家禽孵化经
9
作者 王永厚 《中国畜禽种业》 2007年第4期11-11,共1页
家禽繁育是发展家禽生产的主要环节。我国家禽孵化的历史极其悠久。据先秦文献《夏小正》:“正月,鸡桴粥。”(古书释义:桴,伏也;粥,这里音yu,养也。)“鸡桴粥”就是鸡抱窝孵小鸡。战国时,《逸周书》也提到:“大寒,鸡始乳。... 家禽繁育是发展家禽生产的主要环节。我国家禽孵化的历史极其悠久。据先秦文献《夏小正》:“正月,鸡桴粥。”(古书释义:桴,伏也;粥,这里音yu,养也。)“鸡桴粥”就是鸡抱窝孵小鸡。战国时,《逸周书》也提到:“大寒,鸡始乳。”乳即养殖,这说明我国先民早在二、三千年前就已知晓正月、大寒时节是家鸡孵化的最佳时期。只不过那时还处于自然孵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孵化 古代 《夏小正》 家禽生产 最佳时期 自然孵化 小鸡 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古时期扬子鳄分布地域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裴修碧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92-93,共2页
上古时期扬子鳄分布地域考裴修碧杨子鳄原是恐龙的一种,是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有活化石之称。现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主要产于安徽南部青弋江沿岸至太湖流域等沼泽地区。然而,稽之古史便会发现,上古时期扬子鳄也分布于黄河流域及江汉... 上古时期扬子鳄分布地域考裴修碧杨子鳄原是恐龙的一种,是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有活化石之称。现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主要产于安徽南部青弋江沿岸至太湖流域等沼泽地区。然而,稽之古史便会发现,上古时期扬子鳄也分布于黄河流域及江汉一带的广大地区。扬子鳄简称鳄,在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鳄 上古时期 分布地域 黄河流域 《夏小正》 杨子鳄 《吕氏春秋·古乐篇》 龙的原型 《史记·五帝本纪》 《史记·夏本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羲和“生日”探索十月太阳历产生的时代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楚臣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82-84,共3页
从羲和“生日”探索十月太阳历产生的时代唐楚臣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刘尧汉教授、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卢央副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陈久金三位学者携手合作从社会调查入手,结合文献材料,由今溯古揭示了中国古代曾经通行过... 从羲和“生日”探索十月太阳历产生的时代唐楚臣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刘尧汉教授、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卢央副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陈久金三位学者携手合作从社会调查入手,结合文献材料,由今溯古揭示了中国古代曾经通行过一种历法。这种历法的制定与月亮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历 天文学史 羲和 《夏小正》 太阴历 历法 十月历 太阳运动 十二个月 伏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的古代天文学成就 被引量:1
12
作者 法乃亮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86年第2期76-84,共9页
河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最早发达的中心地区之一.夏代的文天台.迄今已有四千年左右的历史,商代的甲骨文展示了可列入世界最早国家之列的天文学成就:相当完善的干支表.世界上较早的日月食记录、新星或超新... 河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最早发达的中心地区之一.夏代的文天台.迄今已有四千年左右的历史,商代的甲骨文展示了可列入世界最早国家之列的天文学成就:相当完善的干支表.世界上较早的日月食记录、新星或超新星记录以及较为完善的历法和天文观测制度,东汉时期的灵台,是大科学家张衡工作过和安放过浑象和候风地动仪的地方,唐代伟大的天文学家张遂(一行)设计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计时器,发现了岁差现象,并推断出恒星自行现象,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长度的实测工作,得出了地球子午线一度长度的结果,回答了地球的大小问题.北宋时期(公元1054年)的超新星记录.至今尚对当代天文学产生巨大的影响,元代伟大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登封告成镇创制的四十尺高表遗迹(登封观星台),至今尚留在登封县告成镇上。从文中可以看出从夏商周始.以迄明清.河南古代天文学的辉煌成就和中原人民对祖国和世界文明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元前 古代天文学 河南 天文志 历法 《夏小正》 天文学家 天文台 赤道 灵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重农政策的历史作用
13
作者 李英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9-74,共6页
一、实行重农政策的社会基础 我国很早就进入了定居农耕社会,它为以后历代王朝推行重农政策奠定了基础。早期农业社会的主要特征是: l、尊祀谷神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绝大部分遗址属于农耕文化范畴。它在聚落分布、生产活动、农作物种... 一、实行重农政策的社会基础 我国很早就进入了定居农耕社会,它为以后历代王朝推行重农政策奠定了基础。早期农业社会的主要特征是: l、尊祀谷神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绝大部分遗址属于农耕文化范畴。它在聚落分布、生产活动、农作物种类、农具和家畜品种方面都表示出一系列特点,构成了自成体系的农耕文化,并直接影响到后来历史的发展。 黄河流域与长江中下游是史前农业非常发达的两个地区,大量存在的农耕遗存可以说明这一点。从考古资料证实,至少距今七、八千年以前,中国广大地区定居的聚落已进入繁荣阶段。由此可以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农政策 农业生产技术 中国古代 《齐民要术》 农业文化 《农政全书》 黄河流域 《夏小正》 长江中下游 农耕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史话·韭
14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4-24,共1页
韭菜为百合科葱属中以嫩叶和柔嫩花茎为主要产品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别名草钟乳、起阳草、懒人菜等。韭菜原产中国。古籍《夏小正》中已有韭的记述。《夏小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献之一,其成书年代争论很大,但一般认为最迟成书在... 韭菜为百合科葱属中以嫩叶和柔嫩花茎为主要产品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别名草钟乳、起阳草、懒人菜等。韭菜原产中国。古籍《夏小正》中已有韭的记述。《夏小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献之一,其成书年代争论很大,但一般认为最迟成书在春秋(公元前770,前476)时期。地理著作《山海经》曾多处记载河北、陕西“其山多韭”,至今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山野中仍有野生韭分布。韭菜在中国很早就被栽培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小正》 史话 蔬菜 宿根草本植物 《山海经》 成书年代 栽培利用 多年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经雅》看戴震的治学方法
15
作者 胡锦贤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72-77,共6页
从《经雅》看戴震的治学方法胡锦贤《经雅》是清代大学者戴震考辨草木鸟兽虫鱼之名,而未定稿的一部专著。由于这部书稿,戴震现存著作中未曾提及,诸家亦未著录,书稿后又流落民间,致使两个多世纪以来,世不知有此作矣。《经雅》书稿... 从《经雅》看戴震的治学方法胡锦贤《经雅》是清代大学者戴震考辨草木鸟兽虫鱼之名,而未定稿的一部专著。由于这部书稿,戴震现存著作中未曾提及,诸家亦未著录,书稿后又流落民间,致使两个多世纪以来,世不知有此作矣。《经雅》书稿是近代著名藏书家武昌徐恕于19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尔雅》 戴震 《六经》 《孟子字义疏证》 《方言》 《说文》 梁启超 《夏小正》 图书馆 治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一部少数民族天文学史专著——评介《彝族天文学史》
16
作者 程志方 《云南社会科学》 1985年第2期104-110,共7页
在天文学界,历来有一种观点认为,少数民族文化落后,几乎没有天文学可言;少数民族的天文学史以至整个科学文化史,都是缺乏研究价值的领域。 这种观点无疑是错误的,但却不能说它毫无“根据”。在旧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史无人问津。解放以... 在天文学界,历来有一种观点认为,少数民族文化落后,几乎没有天文学可言;少数民族的天文学史以至整个科学文化史,都是缺乏研究价值的领域。 这种观点无疑是错误的,但却不能说它毫无“根据”。在旧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史无人问津。解放以后,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史作为中国天文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建立起来了,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81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万字的《中国天文学史文集》(第二集),就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研究有关少数民族天文学的专辑,收录了对东北和西南地区十多个少数民族天文学的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展示了新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史研究工作从无到有的巨大进步,引起了国际天文学界的广泛兴趣和重视。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天文学 《夏小正》 彝族太阳历 中国天文学史 阴阳历 历法 农历 十二个月 十月历 星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大型水生动物古今谈
17
作者 高梁 《古今农业》 1997年第1期81-84,共4页
我国黄河流域古代气候曾经是很温暖湿润的,水域众多,鱼类和其它水生动植物生长繁盛。大型水生动物鼋、鼍(扬子鳄)、鳣(鲟鳇鱼)、鲔(白鲟)曾经是人们熟悉并加以利用的对象。宋元以后,自然环境日趋恶化,气候转冷,趋向干燥,森林植被遭到严... 我国黄河流域古代气候曾经是很温暖湿润的,水域众多,鱼类和其它水生动植物生长繁盛。大型水生动物鼋、鼍(扬子鳄)、鳣(鲟鳇鱼)、鲔(白鲟)曾经是人们熟悉并加以利用的对象。宋元以后,自然环境日趋恶化,气候转冷,趋向干燥,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造成下游河道频繁决口改道,河流普遍淤浅甚至断流,大型水生动物失去适宜的气候、栖息的场所和洄游通道,便逐渐稀少而至於绝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生动物 黄河下游 黄河中游 森林植被 《礼记·月令》 汉唐时期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扬子鳄 《夏小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粮间作理论与实践
18
作者 牛步莲 李万贵 《山西果树》 2010年第3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枣粮间作 《夏小正》 《山海经》 粮食作物 《诗经》 古代文献 播种 行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月令花卉
19
作者 吕雪萱 《新疆林业》 2021年第3期1-1,共1页
一年中依据各种花的开落时间列出的历表为花 历,因其通常是按月份来记述,故又称“花月令”。这 样的记载为花农、采药人和花卉观赏者提供工作、赏 花时节的明确依循。 相传夏代遗书《夏小正》是中国最古老的月令书, 内容记载每个月的大... 一年中依据各种花的开落时间列出的历表为花 历,因其通常是按月份来记述,故又称“花月令”。这 样的记载为花农、采药人和花卉观赏者提供工作、赏 花时节的明确依循。 相传夏代遗书《夏小正》是中国最古老的月令书, 内容记载每个月的大自然现象,以及重大政事,当然 也记载着当月的花卉,但仅是一些零星的句子。这些 叙述为后世编纂的各种历表所继承,但其主要内容并 不是写花,因此不能算是花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小正》 历表 花卉 月令 十二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农业科学
20
作者 冉隆松 《生物学教学》 1995年第1期41-41,共1页
在中学生物学的教学中,需向学生讲授我 国先进丰富的古代农业科学成就。这对于加强 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提 高他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是大有帮助的。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生物学 古代农业 农业生产技术 《夏小正》 农产品加工 科学成就 《南方草木状》 民族自豪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