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再说《墓碣文》“外典”与“今典”——释“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
郜元宝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
|
《墓碣文》:由被动死亡到积极求索的生命记录 |
张永泉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何以确定自我:“钞古碑”与鲁迅《墓碣文》的创作 |
黄爱华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游魂”“长蛇”“抉心自食”“从天上看见深渊”--《墓碣文》与鲁迅译介之关系 |
郜元宝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5
|
铭刻在墓碑上的文字——鲁迅《墓碣文》与卡夫卡《一场梦》的比较分析 |
曾艳兵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6
|
提灯寻影 灯到影灭——从《墓碣文》看《野草》 |
富强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5
|
|
7
|
读碑、自啮与超越——试从“读碑”意象入手诠释鲁迅散文诗《墓碣文》 |
贾甄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8
|
传统三变:纪念与忘却的双重变奏——以鲁迅《墓碣文》为中心 |
张文悦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9
|
《墓碣文》新释 |
张永仁
|
《鲁迅研究动态》
CSSCI
|
1989 |
0 |
|
10
|
鲁迅《野草·墓碣文》现代意识探析 |
闫亚萍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1
|
论鲁迅散文的独特构思 |
卢今
|
《中国文学研究》
|
1986 |
0 |
|
12
|
《野草》的诗与“哲学”(下) |
木山英雄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3
|
|
13
|
盛满黑暗的光明(下)──读《野草》 |
王乾坤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7
|
|
14
|
现实的与哲学的(连载八)──鲁迅《野草》重释 |
孙玉石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6 |
6
|
|
15
|
论《野草》的心理过程 |
刘彦荣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5 |
5
|
|
16
|
《野草》的构思与古代笔记小说 |
贾玉民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4 |
1
|
|
17
|
“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 |
钱理群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8 |
1
|
|
18
|
暗夜里的自噬与救赎——从吕志青小说《黑屋子》到《长脖子老等》 |
吴佳燕
|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9
|
续论《野草》 |
吕恢文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
1995 |
0 |
|
20
|
本我与自我矛盾的象征─—《野草》新解三题 |
庞沁文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