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弥尔顿对“精神”的神学诠释——兼论《基督教教义》里的“圣灵”
被引量:
2
1
作者
吴玲英
吴小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30-35,共6页
对于基督教正统教义"三位一体"中的"圣灵"(the Holy Spirit),弥尔顿代之以"精神"(the Spirit),并在神学著作《基督教教义》里对"精神"这一宗教术语进行了充分的诠释。弥尔顿通过大量的《圣经...
对于基督教正统教义"三位一体"中的"圣灵"(the Holy Spirit),弥尔顿代之以"精神"(the Spirit),并在神学著作《基督教教义》里对"精神"这一宗教术语进行了充分的诠释。弥尔顿通过大量的《圣经》引证,指出"精神"有九种所指,比"圣灵"更为广泛,既包括"圣灵"在内的、来自外在但进驻到信仰者内心的"神圣的精灵"(the divine spirits),也包含人将这些力量内化为弥尔顿所称的"人的精神"(the human spirit)或"内在精神"(the Spirit within)。因此,在弥尔顿的"反三位一体"宗教观中,"精神"比"圣灵"更为准确。掌握弥尔顿对"精神"的神学阐释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弥尔顿的神学思想和理解弥尔顿史诗创作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弥尔顿
《基督教教义》
“精神”
“圣灵”
“内在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弥尔顿“诱惑观”的悖论性
被引量:
6
2
作者
吴玲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158-164,共7页
在弥尔顿看来,"诱惑"可能引致堕落,却又是锤炼基督式英雄必要的历练。弥尔顿首先在其神学著作《基督教教义》里明确地诠释了这一悖论性的"诱惑观",又在诗歌三部曲中予以艺术的呈现。《失乐园》里撒旦的诱惑开始了...
在弥尔顿看来,"诱惑"可能引致堕落,却又是锤炼基督式英雄必要的历练。弥尔顿首先在其神学著作《基督教教义》里明确地诠释了这一悖论性的"诱惑观",又在诗歌三部曲中予以艺术的呈现。《失乐园》里撒旦的诱惑开始了人类的苦难历史,但亚当夏娃"幸运的堕落"又开启了人类对"内在精神"的英雄追寻旅程。《复乐园》里的耶稣再现了亚当受诱惑的过程,却通过坚决抵御撒旦的诱惑而复得亚当失去的乐园,为人类提供抵御诱惑的原型。《斗士参孙》里大利拉的诱惑是参孙堕落的直接原因,却最终成为是参孙再生的催生剂和原动力。从堕落中再生的参孙最深刻地诠释了弥尔顿"诱惑观"的悖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尔顿
《基督教教义》
《失乐园》
《复乐园》
《斗士参孙》
诱惑观
悖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弥尔顿对“精神”的神学诠释——兼论《基督教教义》里的“圣灵”
被引量:
2
1
作者
吴玲英
吴小英
机构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30-35,共6页
文摘
对于基督教正统教义"三位一体"中的"圣灵"(the Holy Spirit),弥尔顿代之以"精神"(the Spirit),并在神学著作《基督教教义》里对"精神"这一宗教术语进行了充分的诠释。弥尔顿通过大量的《圣经》引证,指出"精神"有九种所指,比"圣灵"更为广泛,既包括"圣灵"在内的、来自外在但进驻到信仰者内心的"神圣的精灵"(the divine spirits),也包含人将这些力量内化为弥尔顿所称的"人的精神"(the human spirit)或"内在精神"(the Spirit within)。因此,在弥尔顿的"反三位一体"宗教观中,"精神"比"圣灵"更为准确。掌握弥尔顿对"精神"的神学阐释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弥尔顿的神学思想和理解弥尔顿史诗创作的实质。
关键词
约翰·弥尔顿
《基督教教义》
“精神”
“圣灵”
“内在精神”
Keywords
John Milton
Christian Doctrine
"the Spirit"
"the Holy Spirit"
"the Spirit within"
分类号
I106.99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弥尔顿“诱惑观”的悖论性
被引量:
6
2
作者
吴玲英
机构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158-164,共7页
文摘
在弥尔顿看来,"诱惑"可能引致堕落,却又是锤炼基督式英雄必要的历练。弥尔顿首先在其神学著作《基督教教义》里明确地诠释了这一悖论性的"诱惑观",又在诗歌三部曲中予以艺术的呈现。《失乐园》里撒旦的诱惑开始了人类的苦难历史,但亚当夏娃"幸运的堕落"又开启了人类对"内在精神"的英雄追寻旅程。《复乐园》里的耶稣再现了亚当受诱惑的过程,却通过坚决抵御撒旦的诱惑而复得亚当失去的乐园,为人类提供抵御诱惑的原型。《斗士参孙》里大利拉的诱惑是参孙堕落的直接原因,却最终成为是参孙再生的催生剂和原动力。从堕落中再生的参孙最深刻地诠释了弥尔顿"诱惑观"的悖论性。
关键词
弥尔顿
《基督教教义》
《失乐园》
《复乐园》
《斗士参孙》
诱惑观
悖论性
Keywords
Milton
De Doctrina Christiana
Paradise Lost
Paradise Regained
Samson Agonistes
theology ontemptations
paradox
分类号
I116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弥尔顿对“精神”的神学诠释——兼论《基督教教义》里的“圣灵”
吴玲英
吴小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弥尔顿“诱惑观”的悖论性
吴玲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