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城堡》中的土地测量员之谜与布拉格犹太定居者的身份困境 |
任龙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经典文本也有分裂与解构性——以卡夫卡《城堡》为例 |
高玉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3
|
文学大家气质后的政治思想张力——论卡夫卡《城堡》、《审判》的悖论艺术 |
潘利锋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4
|
寻找的悲歌──《城堡》与《海的诱惑》主题意境之比较 |
张玉娟
马晓俐
|
《中州学刊》
CSSCI
|
2002 |
0 |
|
5
|
应似飞鸿踏雪泥——从《城堡》后17章看K的行动在对话中的消弭 |
张计连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6
|
卡夫卡《城堡》的“对话模式”及其美学意蕴 |
赵晓霞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7
|
一把锋利无比的柳叶刀——简论克朗宁的《城堡》 |
杨挺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8
|
作为预言书的《城堡》 |
吴晓东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9
|
卡夫卡的神经特质及其《城堡》 |
张海波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10
|
生存的尴尬——浅析卡夫卡《城堡》中土地测量员K的形象 |
李晓白
|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4
|
|
11
|
《城堡》:从小说到电影的文本互动 |
赵琼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2
|
空虚的不确定性——《城堡》和《喜剧之王》的后现代性反思 |
刘妍伟
|
《电影评介》
|
2009 |
0 |
|
13
|
重返生命之源,重塑日常诗意--《城堡之外》中的乡土叙事研究 |
王敏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编后记 |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历史·地方·生态——《城堡之外》空间意象的多重表征 |
唐小娟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6
|
超验的灵魂世界:残雪对卡夫卡的创造性解读 |
姜智芹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17
|
为什么是土地测量员? |
曾艳兵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8
|
卡住了吗?——卡夫卡论 |
曾艳兵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6
|
|
19
|
击破心中冰海的利斧──浅谈卡夫卡的心理和创作 |
董红钧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5
|
|
20
|
穆旦诗中的守夜人 |
曹元勇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