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坚白论》的认识论思想
1
作者 冯光武 南红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6,共11页
《坚白论》是先秦名家公孙龙的代表作之一,“坚白”之辩是其主要辩题。《坚白论》是一部什么性质的著作?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关于这些问题,学界至今缺乏统一认识。本文首先梳理、批判、纠正和补充现有关于《坚白论》的代表性解读,然后... 《坚白论》是先秦名家公孙龙的代表作之一,“坚白”之辩是其主要辩题。《坚白论》是一部什么性质的著作?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关于这些问题,学界至今缺乏统一认识。本文首先梳理、批判、纠正和补充现有关于《坚白论》的代表性解读,然后详细解析其中的“坚”“白”“石”“神”“天下”“离”和“藏”等核心概念,再将它们与休谟、康德等代表性认识论哲学家的核心思想进行比较,形成一个系统、全面和深入的《坚白论》认识论诠释。我们认为,《坚白论》是一部古老的认识论著作,是公孙龙对世界哲学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孙龙 《坚白论》 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孙龙子·坚白论》新解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长明 龙盈夙 肖中云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61,共7页
在传统名学逻辑化研究范式中,多注重以“概念”释名。公孙龙的《坚白论》常被误读乃至曲解。公孙龙在《坚白论》中,以“假物取譬”的论说方式,深度揭示了“以通称随定形”的兼名合成法则,从新维度解读《坚白论》,对于恢复公孙龙名学原貌... 在传统名学逻辑化研究范式中,多注重以“概念”释名。公孙龙的《坚白论》常被误读乃至曲解。公孙龙在《坚白论》中,以“假物取譬”的论说方式,深度揭示了“以通称随定形”的兼名合成法则,从新维度解读《坚白论》,对于恢复公孙龙名学原貌,重新审视公孙龙名学思想,客观评价公孙龙名学成就,极富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孙龙 《公孙龙子》 《坚白论》 新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符号学观点看公孙龙的“兼名”合成思想
3
作者 曾祥云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77,149,共6页
兼名是指两个以上音节组成的事物名称。公孙龙是先秦兼名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其《坚白论》和《通变论》中,较系统地阐明了兼名生成的基本条件,揭示了兼名的合成规律。这不仅是先秦名学中最具中国特色的符号学思想,也是公孙龙对符号学的... 兼名是指两个以上音节组成的事物名称。公孙龙是先秦兼名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其《坚白论》和《通变论》中,较系统地阐明了兼名生成的基本条件,揭示了兼名的合成规律。这不仅是先秦名学中最具中国特色的符号学思想,也是公孙龙对符号学的一个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孙龙 兼名 《坚白论》 《通变论》 符号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自出机纾的专著——评宋祚胤《公孙龙子译注和辨析》
4
作者 游唤民 《中国文学研究》 1991年第1期108-110,共3页
在学术界,一般认为《公孙龙子》是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或者只承认《名实论》“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因素”,但“又倒向了唯心主义”。宋祚胤新著《公孙龙子译注和辨析》(《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出版)突破了学术界陈陈相因之说,作出... 在学术界,一般认为《公孙龙子》是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或者只承认《名实论》“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因素”,但“又倒向了唯心主义”。宋祚胤新著《公孙龙子译注和辨析》(《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出版)突破了学术界陈陈相因之说,作出了公孙龙的思想是“属于朴素辩证唯物论的,居于当时思想家的前列”(见该书第62页)的崭新结论。宋先生这一论断,是从多角度深入考察,研究所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孙龙子 《名实论》 译注 《通变论》 《指物论》 唯心论 朴素唯物论 形而上学 客观唯心主义 《坚白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