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视剧《地道战》的史实性与教育意义
1
作者 乔凤岐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51-152,共2页
电视剧《地道战》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冀中平原高家庄军民抗日的英勇故事,使你在不知不觉中回到了那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的冀中农村,感触着抗日军民的生活气息、坚强的性格和为了民族利益的牺牲精神。剧本围绕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 电视剧《地道战》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冀中平原高家庄军民抗日的英勇故事,使你在不知不觉中回到了那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的冀中农村,感触着抗日军民的生活气息、坚强的性格和为了民族利益的牺牲精神。剧本围绕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倡导的统一战线、全面抗战等问题,宣扬了抗日军民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献身精神,彰显了人民群众与八路军战士的鱼水之情,赞扬了人民群众的高度智慧,生动地再现了中国人民抗击日寇的历史事实。同时,也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强盗行径,批判了汉奸的卖国行径和可耻下场,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道战》 史实性 教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道战》的民族精神与民俗旅游
2
作者 张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41-42,共2页
八一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最受人民群众喜爱的电影公司,其代表作品《地道战》不仅在当时红遍了大江南北,甚至在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仍然备受好评。《地道战》彰显了我国人民英勇光辉的形象与誓死报国的民族精神,大大挫伤了敌... 八一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最受人民群众喜爱的电影公司,其代表作品《地道战》不仅在当时红遍了大江南北,甚至在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仍然备受好评。《地道战》彰显了我国人民英勇光辉的形象与誓死报国的民族精神,大大挫伤了敌人的锐气,当然故事的最后让人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也给祖国带来了振兴的希望。这部影片的成功给作战遗址焦庄户村带来了意外惊喜,时代的发展需要把地道战的作战遗址开发成旅游胜地,这样乡村旅游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道战》 抗日 民俗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生花妙笔再现经典故事——评长春市杂技团大型杂技魔术剧《地道战》
3
作者 王冠 《杂技与魔术》 2017年第4期27-28,共2页
吉林省长春市杂技团秉承创新精神,运用杂技和魔术艺术重新架构、创排大型杂技魔术剧《地道战》,全新演绎经典抗日故事。此剧于2016年12月下旬完成了创作和首轮演出,受到大家好评,观众称赞它是一部老少皆宜,幽默诙谐,又有深刻主题思想的... 吉林省长春市杂技团秉承创新精神,运用杂技和魔术艺术重新架构、创排大型杂技魔术剧《地道战》,全新演绎经典抗日故事。此剧于2016年12月下旬完成了创作和首轮演出,受到大家好评,观众称赞它是一部老少皆宜,幽默诙谐,又有深刻主题思想的新创佳作。一、用杂技魔术"讲故事"早在上世纪70年代,长春市杂技团就创作过大型杂技节目《地道战》,用独特的杂技技巧融合武术设计,演绎了地道战术的神奇和敌我双方打斗的精彩场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道战》 经典故事 杂技节目 杂技技巧 幽默诙谐 杂技艺术家 日本兵 变幻无穷 杂技剧 钻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地道战》诞生记
4
作者 袁成亮 《兰台内外》 2007年第4期46-47,共2页
“文革”爆发后,“样板戏”一花独放,自1966年到1970年,全国只生产了4部可看电影,其中以僦道战》影响最大。这部影片以“流畅的手法,高超的技巧”,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成为人们百看不厌的“经典之作”。电影“地道战》是... “文革”爆发后,“样板戏”一花独放,自1966年到1970年,全国只生产了4部可看电影,其中以僦道战》影响最大。这部影片以“流畅的手法,高超的技巧”,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成为人们百看不厌的“经典之作”。电影“地道战》是怎样诞生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道战》 电影 “样板戏” “文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传奇影片和它背后的传奇故事——抗战电影《地道战》摄制50年回顾(二)
5
作者 曹蕾 《中国军转民》 2015年第10期51-57,共7页
《地道战》:一部世界上印制拷贝最多的黑白影片,同时也是世界上观众人次最多的影片,迄今,全球共有观众40亿人次观看过此片。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笔者和电影《地道战》的编导任旭东等一起回顾电影拍摄过程,挖掘这部传奇电... 《地道战》:一部世界上印制拷贝最多的黑白影片,同时也是世界上观众人次最多的影片,迄今,全球共有观众40亿人次观看过此片。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笔者和电影《地道战》的编导任旭东等一起回顾电影拍摄过程,挖掘这部传奇电影拍摄中的传奇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道战》 任旭东 电影拍摄 抗战电影 冉庄 黑白影片 高家庄 老槐树 石碾 刘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传奇影片和它背后的传奇故事——抗战电影《地道战》摄制50年回顾(一)
6
作者 曹蕾 《中国军转民》 2015年第8期61-66,共6页
《地道战》:一部世界上印制拷贝最多的黑白影片,同时也是世界上观众人次最多的影片,迄今,全球共有观众40亿人次观看过此片。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笔者和电影《地道战》的编导任旭东等一起回顾电影拍摄过程,挖掘这部... 《地道战》:一部世界上印制拷贝最多的黑白影片,同时也是世界上观众人次最多的影片,迄今,全球共有观众40亿人次观看过此片。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笔者和电影《地道战》的编导任旭东等一起回顾电影拍摄过程,挖掘这部传奇电影拍摄中的传奇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道战》 传奇故事 抗战电影 影片 摄制 抗日战争胜利 拍摄过程 电影拍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道战
7
作者 陈学文 《政工学刊》 2015年第11期94-94,共1页
老八路陈学文,电影《地道战》原型人物,1926年出生于河北饶阳,1937年10月参加抗战,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他担任冀中军区第九军分区24团通信连班长,参加了五一反扫荡等多场抗日战役战斗。解放后,陈学文曾作为井冈山第一任人... 老八路陈学文,电影《地道战》原型人物,1926年出生于河北饶阳,1937年10月参加抗战,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他担任冀中军区第九军分区24团通信连班长,参加了五一反扫荡等多场抗日战役战斗。解放后,陈学文曾作为井冈山第一任人武部部长和毛主席合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道战》 抗战时期 1937年 中国共产党 原型人物 军分区 解放后 毛主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音艺术在重大题材电影创作中的价值:以“十七年”抗战题材影片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姚国强 樊露雪 《中国文艺评论》 2016年第3期68-75,共8页
<正>电影中的声音包括角色的语言、物体发出的音响效果以及音乐等三个部分~[1],它们是电影听觉上三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艺术表现上也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声音在电影中的创意呈现和美学表现十分重要,对于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 <正>电影中的声音包括角色的语言、物体发出的音响效果以及音乐等三个部分~[1],它们是电影听觉上三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艺术表现上也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声音在电影中的创意呈现和美学表现十分重要,对于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文艺创作也是不可或缺的。目前,关于国产抗战电影的学术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涉及相关声音艺术方面的论述却付之阙如。实际上,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音艺术 电影创作 抗战电影 文艺创作 历史题材 《地道战》 学术研究 平原游击队 日本鬼子 《铁道游击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工柳谈“变”
9
作者 郭文宁 《美术大观》 2013年第12期46-46,共1页
一提到罗工柳,我们就会想起他的《地道战》。罗工柳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二代油画家,这一代艺术家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新中国的建设,也经历过"文革"的摧残,但是始终没有改变对党的信任和对艺术的执着之情。新中国成立以后,罗工柳参与... 一提到罗工柳,我们就会想起他的《地道战》。罗工柳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二代油画家,这一代艺术家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新中国的建设,也经历过"文革"的摧残,但是始终没有改变对党的信任和对艺术的执着之情。新中国成立以后,罗工柳参与创建了中央美术学院,也是当时著名的罗工柳油画工作室的主持人和后来影响深远的油画研究班的负责人。罗工柳的教学思想和艺术理念影响深远,最大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一个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工柳 “变” 新中国成立 中央美术学院 《地道战》 油画工作室 艺术理念 教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衣带渐宽终不悔——记特级教师李伯英
10
作者 向本非 吴墨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12-12,共1页
事业的大厦耸立起来了,她付出了三十年如一日的辛劳;一扇“窗口”在东兴区教育系统亮堂起来了,她欣慰“窗内”那盎然的春意。
关键词 衣带渐宽 李伯 东兴区 教育系统 鸟的天堂 师李 青年教师 党支部书记 《地道战》 苦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评《中国霸王花》——读影评《这也叫献礼片》有感
11
作者 温江鸿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12-12,共1页
约两月前,看了八一厂拍摄的献礼片《中国霸王花》,便想写篇影评,由于下乡耽搁起来。今看《电影评介》(91.8)上的《这也叫献礼片》,更觉要浅述自己对《霸王花》的两点看法。其一是选材特别,感觉新鲜。一说到八一厂,我的印象总是把她和炮... 约两月前,看了八一厂拍摄的献礼片《中国霸王花》,便想写篇影评,由于下乡耽搁起来。今看《电影评介》(91.8)上的《这也叫献礼片》,更觉要浅述自己对《霸王花》的两点看法。其一是选材特别,感觉新鲜。一说到八一厂,我的印象总是把她和炮火连天、硝烟迷漫的战争题材联在一起,总浮现出少年时看过的《地道战》、《地雷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礼片 电影评介 战争题材 《地道战》 英雄人物 影评人 轻喜剧 军营生活 普通生活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塑民兵银幕形象
12
作者 周玖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3-13,共1页
回顾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走过的艰难历程,民兵在战争年代所取得的重大作用是众所周知、不容抹杀的。早在五、六十年代,影片《地道战》、《地雷战》等就把民兵推上了银幕,塑造出了许多栩栩如生的银幕民兵形象。影片所体现出来的,正... 回顾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走过的艰难历程,民兵在战争年代所取得的重大作用是众所周知、不容抹杀的。早在五、六十年代,影片《地道战》、《地雷战》等就把民兵推上了银幕,塑造出了许多栩栩如生的银幕民兵形象。影片所体现出来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民兵乃胜利之本”。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兵在积极配合和支援人民解放军和国家公安机关,在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维护祖国的独立、安全,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同样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幕形象 《地道战》 电影工作者 解放军艺术学院 趣闻轶事 社会情况 艺术眼光 海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们正健步走向舞台——记成长中的越剧新一代
13
作者 徐进 《上海戏剧》 1981年第2期9-11,共3页
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笔下的上海越剧院学馆毕业了的一部分年轻的演员,正在参加上海文艺新秀的联合演出。我坐在剧场里看着她(他)们演《西厢记》和《送凤冠》,发现观众对这批新人的出现,似觉春风桃李花开日,一树芳香扑面来,不禁耳目一... 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笔下的上海越剧院学馆毕业了的一部分年轻的演员,正在参加上海文艺新秀的联合演出。我坐在剧场里看着她(他)们演《西厢记》和《送凤冠》,发现观众对这批新人的出现,似觉春风桃李花开日,一树芳香扑面来,不禁耳目一新,竟至眉飞色舞。是的,尽管她们的翅膀还不硬,还不是能飞得很高,但她们确实成长了。我要介绍的这批年轻演员,她们的平均年龄不满十八岁。他们来之不易。六年前,袁雪芬、傅全香、徐玉兰等一、二十位同志跑遍了上海许多市区和郊县。她们跑几十里地,能够找到一个符合要求的学生,那时的心情真如获得珍宝一般。当时,招来的仅只是十一、二岁的孩子,对艺术的知识只知道“样板戏”、《地道战》、小分队。扁担从竹笋长大,博学从无知起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越剧院 傅全香 袁雪芬 桃李花开 《地道战》 徐玉兰 《西厢记》 九斤姑娘 楼台会 徐天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经典·时代华章——济南市杂技团杂技剧《红色记忆》演出成功
14
作者 于晴 《杂技与魔术》 2021年第3期20-20,共1页
2021年5月28-29日,由山东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直机关工委、济南市总工会、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济南市杂技家协会、济南市杂技团、铁路文化宫承办,济南市杂技团演出的“百年经典・时代华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杂技剧《红... 2021年5月28-29日,由山东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直机关工委、济南市总工会、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济南市杂技家协会、济南市杂技团、铁路文化宫承办,济南市杂技团演出的“百年经典・时代华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杂技剧《红色记忆》演出成功。该剧以红色为基调,追忆为主线,从电影、戏剧、歌舞等红色艺术作品中汲取灵感,以创新的杂技技巧把《红灯记》《林海雪原》《白毛女》《地道战》等观众耳熟能详的片段通过杂技语言表现出来,展现红色经典文化内涵,赞扬革命传统坚勇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海雪原》 《白毛女》 《红灯记》 杂技家协会 杂技技巧 艺术作品 杂技剧 《地道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影百年经典台词
15
《北方音乐》 2005年第12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经典台词 《地道战》 无间道 《红日》 旺角卡门 《甲方乙方》 英雄儿女 《花样年华》 《秋菊打官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人,变态出发
16
作者 快刀青衣 《南腔北调》 2007年第9期79-79,共3页
从电影院里出来的时候,我盯着一辆黄色的 QQ 看了很久很久,是的,我一直在等待着它变形。果然,从车里伸出一个美女脑袋对我温柔地说:"看着点儿,找死啊!"很少有一部电影在上映之前就吸引了整整一代人的注意力。在《变形金刚》之... 从电影院里出来的时候,我盯着一辆黄色的 QQ 看了很久很久,是的,我一直在等待着它变形。果然,从车里伸出一个美女脑袋对我温柔地说:"看着点儿,找死啊!"很少有一部电影在上映之前就吸引了整整一代人的注意力。在《变形金刚》之前,有人喜欢武侠、有人喜欢枪战、有人喜欢文艺、有人喜欢言情,在《变形金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人 小伙伴 对我说 悟空 大黄蜂 威震天 孩童时期 花仙子 热血澎湃 《地道战》
全文增补中
黄明:教育就是培根铸魂
17
作者 余小刚 《四川教育》 2022年第31期25-29,共5页
出资阳市区,依东南车行,追沱江清波,穿果香青岭,不时道路逼仄,不时坑洼颠簸。约一小时后,高低错落的伍隍场镇迎面而来,场镇边沿,公路两侧都是伍隍中学的建筑。这些建筑掩映在绿树繁花中,大多依地势而建,错落有致。“学校建于1925年,是... 出资阳市区,依东南车行,追沱江清波,穿果香青岭,不时道路逼仄,不时坑洼颠簸。约一小时后,高低错落的伍隍场镇迎面而来,场镇边沿,公路两侧都是伍隍中学的建筑。这些建筑掩映在绿树繁花中,大多依地势而建,错落有致。“学校建于1925年,是当时全省第二所农村中学……《地道战》的作者邵子南就是这所学校毕业的……”一路上,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校长黄明不仅从语言描述中,也从学校固存的文化遗留中,强化着这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道战》 中学校长 语言描述 文化遗留 资阳市 雁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生活注入诗意,给灵魂带来慰藉 我的古典音乐之缘
18
作者 赵建中 《音乐爱好者》 2020年第8期54-59,共6页
启蒙在我的记忆中,读大学之前,由于"文革"十年的文化禁锢,我几乎没有欣赏过西方古典音乐,听得最多的就是《地道战》《地雷战》等几首电影插曲与《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杜鹃山》《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等几个样板戏... 启蒙在我的记忆中,读大学之前,由于"文革"十年的文化禁锢,我几乎没有欣赏过西方古典音乐,听得最多的就是《地道战》《地雷战》等几首电影插曲与《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杜鹃山》《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等几个样板戏中的音乐。还有就是在读小学四年级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灯记》 古典音乐 《红色娘子军》 《智取威虎山》 《地道战》 样板戏 《杜鹃山》 电影插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忆《平原游击队》放映往事
19
作者 李铭 《现代电影技术》 2020年第7期62-64,共3页
上世纪60年代,要说什么电影老百姓最喜欢,那就得数"三战"了."三战"是个统称,指的是《地雷战》《地道战》和《南征北战》这三部国产影片.前两部本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制作的军队内部的军事教育片,... 上世纪60年代,要说什么电影老百姓最喜欢,那就得数"三战"了."三战"是个统称,指的是《地雷战》《地道战》和《南征北战》这三部国产影片.前两部本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制作的军队内部的军事教育片,讲的是抗日战争打鬼子的事,后来拿出来给老百姓放,获得了普遍的好评.后一部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制作的,讲的是解放战争打国民党蒋匪军的事,打的是运动战,同样是好评如潮.除了这三部战争片以外,还有一部老百姓非常喜爱的片子,那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平原游击队》,也是讲抗日战争打鬼子的事,用的就是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的战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电影制片厂 八一电影制片厂 长春电影制片厂 好评如潮 国产影片 《地道战》 平原游击队 拍摄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工柳百年诞辰纪念展在中国美术学院开幕
20
《美术教育研究》 2016年第20期7-7,共1页
2016年10月16日,"创新先驱之路——罗工柳百年诞辰纪念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共分五个板块:"在战斗的前线""为新中国而创作""留学研究在苏联""中国油画要走自己的路""柳色常青",共展出罗工柳先生毕生... 2016年10月16日,"创新先驱之路——罗工柳百年诞辰纪念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共分五个板块:"在战斗的前线""为新中国而创作""留学研究在苏联""中国油画要走自己的路""柳色常青",共展出罗工柳先生毕生创作的336件作品,时间跨度70余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工柳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馆 中国艺术史 中国油画 百年诞辰 《地道战》 柳色 中国国家博物馆 马本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