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部喀斯特的重要之作——评卢耀如的《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宋林华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4-84,共1页
关键词 《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喀斯特 河海出版社 卢耀如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西南及邻近岩溶地区发展途径》
2
作者 王秉忱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8,共1页
关键词 地质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岩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西南及邻近岩溶地区发展途径》 被引量:3
3
作者 袁道先 《水资源保护》 CAS 2004年第2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西南及邻近岩溶地区发展途径》 生态环境 出版 岩溶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岩溶的时代代表作——评卢耀如新著《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西南及邻近岩溶地区发展途径》 被引量:2
4
作者 阎长虹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4-124,161,共2页
由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卢耀如院士的新著<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西南及邻近岩溶地区发展途径>,受到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好评,并得到岩溶地区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卢耀如 《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西南及邻近岩溶地区发展途径》 可持续发展 地质灾害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岩溶山区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明伟 许浒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5-187,共3页
云南岩溶面积占全省面积的28.14%,石漠化、岩溶旱涝、岩溶塌陷、岩溶水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多发,前人对不同区域从不同层面作了较深入的探索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地质环境承载力、环境地质问题评价指标体系、岩溶水污染、岩溶山区... 云南岩溶面积占全省面积的28.14%,石漠化、岩溶旱涝、岩溶塌陷、岩溶水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多发,前人对不同区域从不同层面作了较深入的探索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地质环境承载力、环境地质问题评价指标体系、岩溶水污染、岩溶山区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等研究有待深入。云南岩溶山区环境地质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紧紧围绕人类活动和岩溶地质环境二者之间的矛盾,立足人—地系统,进行环境地质综合调查,结合生态承载力评价,提出环境地质问题的解决办法,从环境地质学的角度探索岩溶山区生态地质环境重建方案和可持续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岩溶山区 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可持续发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石漠化与地质-生态环境背景的空间相关性分析——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胡宝清 严志强 +2 位作者 廖赤眉 韦小妮 覃开贤 《热带地理》 2004年第3期226-230,共5页
分析都安瑶族自治县喀斯特石漠化分布特征,依托GIS和RS技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选出分析喀斯特石漠化的地质-生态环境背景因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喀斯特石漠化的地质生态环境指数,并绘制都安县地质-生态环境指数图,... 分析都安瑶族自治县喀斯特石漠化分布特征,依托GIS和RS技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选出分析喀斯特石漠化的地质-生态环境背景因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喀斯特石漠化的地质生态环境指数,并绘制都安县地质-生态环境指数图,揭示石漠化与其地质-生态环境背景因素的空间相关性。利用多元回归方法,通过检验其显著度选出最佳的回归模型,为喀斯特石漠化生态重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 地质-生态环境背景 相关性分析 都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与采矿区生态环境保护 被引量:1
7
作者 路学忠 高军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C00期14-18,共5页
本文以宁夏煤矿资源的开发为例,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宁夏煤矿资源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及其危害性,随后阐述了实现宁夏煤矿资源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最后提出了矿区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保护的措施。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地质灾害 治理对策 宁夏回族自治区 煤炭资源 采矿区 生态环境保护 煤炭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地质—生态环境的演化机制及综合自然灾害区划 被引量:21
8
作者 胡宝清 刘顺生 +1 位作者 张洪恩 木士春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19,共7页
地质-生态环境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新概念,同时也是现代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范畴。在分析地质-生态环境系统及其演变的动力学机制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探索了长江流域地质-生态环境的演化机制,结合其自然环境状况,揭示了长江... 地质-生态环境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新概念,同时也是现代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范畴。在分析地质-生态环境系统及其演变的动力学机制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探索了长江流域地质-生态环境的演化机制,结合其自然环境状况,揭示了长江流域自然灾害形成的综合机制及其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依托图文信息可视化系统技术手段,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途径进行综合自然灾害区划,其区划等级体系为3个自然灾害区和9个自然灾害亚区,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及防治自然灾害和环境退化提供了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生态环境 长江流域 演化机制 自然灾害系统 综合区划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地质二元论与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吕锡敏 Ю.М.САРКИCOB +1 位作者 任战利 刘全新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 为了开拓油气勘探的思路,探索油气勘探的新领域。方法 从油气地质二元论的思想出发,论述了陆壳结晶基底的通道 块状结构、无机油气的生成和裂谷盆地的形成过程。结果 中地壳费 托合成反应形成的烃类和盆地中干酪根热解生成的烃... 目的 为了开拓油气勘探的思路,探索油气勘探的新领域。方法 从油气地质二元论的思想出发,论述了陆壳结晶基底的通道 块状结构、无机油气的生成和裂谷盆地的形成过程。结果 中地壳费 托合成反应形成的烃类和盆地中干酪根热解生成的烃类是油气的两种来源;大油气田在平面上受通道 块状结构控制,在剖面上受圈闭控制,即更多的油气富集在超基性岩通道上方的圈闭中。结论 油气地质二元论可成为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论 上软流圈 通道-块状地质结构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质生态环境协同发展论坛举办
10
《上海城市规划》 2014年第6期160-160,共1页
11月29日-30日,200余名院士专家齐聚河北省石家庄市,在京津冀地质生态环境协同发展高层论坛展开研讨,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的地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 地质生态环境 协同发展 论坛 环境可持续发展 一体化发展 石家庄市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与地质工作的功能结构转变 被引量:7
11
作者 方克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3-117,共5页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地质工作 功能结构 矿产资源 能源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周爱国 孙自永 +1 位作者 徐恒力 徐忠胜 《地质科技情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1-74,共4页
科学合理地进行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是正确处理地质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阐述了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内涵及其评价步骤的基础上 ,研究了地质环境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原理与方... 科学合理地进行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是正确处理地质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阐述了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内涵及其评价步骤的基础上 ,研究了地质环境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原理与方法 ,并以河西走廊地区为例进行了具体应用 ,提出了可供借鉴的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并探讨了有待研究的评价标准、现状评价与预测评价、评价方法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评价 生态适宜性 指标体系 生态因子 可持续发展 河西走廊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地质学的发展与挑战 被引量:10
13
作者 哈承佑 何庆成 贾雪浪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8-123,共6页
关键词 环境地质 地质科学 可持续发展 人类活动 城市化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建设工程对生态环境资源影响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菊 房春生 +2 位作者 刘殊 于连生 杜尧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6-59,共4页
在对开发建设工程的可行性分析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基础上,本文尝试从补偿价值的角度利用价值分析的方法论证开发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价值补偿问题.该方法全面地评价了工程建设总体价值与生态环境损失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强调了生态... 在对开发建设工程的可行性分析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基础上,本文尝试从补偿价值的角度利用价值分析的方法论证开发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价值补偿问题.该方法全面地评价了工程建设总体价值与生态环境损失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强调了生态环境价值损失在总体评价中的中心地位.文中提出了生态环境可行性指标a作为判断建设项目可行性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资源 费用-效益分析方法 可持续发展 补偿价值 价值分析 建设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区”范围及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静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16-123,共8页
针对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解决生态环境治理、加速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和民族自治区发展的重点 ,依据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自然—人文等状况 ,将西部区划分为远西部和近西部两个部分。这种划分 ,可以进一步明确近西部区和远西部区保护生态环... 针对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解决生态环境治理、加速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和民族自治区发展的重点 ,依据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自然—人文等状况 ,将西部区划分为远西部和近西部两个部分。这种划分 ,可以进一步明确近西部区和远西部区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区域农业经济的关系 ,可以按照实际情形 ,确立农业持续发展的生态—生产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可持续发展 中国 西部地区 区域范围 生态-生产模式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是矿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被引量:21
16
作者 延吉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5-7,共3页
分析了当前我国矿山面临的严峻环境形势 ,认为开展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已势在必行 ,并从 4个方面强调了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应注意的重点。
关键词 矿业 矿山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水污染 地质灾害 固体废弃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地学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积极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景学立 胡永懋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7-57,共1页
旅游地学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积极作用作者;景学立,胡永懋单位:上海市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专业委员会(200002)文章举了若干例证,分别从两个方面论述了旅游地学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1.旅游地学不断发现、更新旅游资源... 旅游地学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积极作用作者;景学立,胡永懋单位:上海市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专业委员会(200002)文章举了若干例证,分别从两个方面论述了旅游地学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1.旅游地学不断发现、更新旅游资源。旅游地学研究对象如地质、地貌、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地学 旅游资源 黄龙自然保护区 地质学会 保护与开发 旅游吸引力 地学专业 积极作用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高级研讨班总结
18
作者 禹启仁 王宗起 侯春堂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7-87,94,共2页
由国家人事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主办,中国地质学会承办的"国土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高级研讨班" ,于2000年11月10日-14日在成都举办,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黑龙江和台湾缺席)、国土资源系统、石油、煤炭、有色、环保等部门管... 由国家人事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主办,中国地质学会承办的"国土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高级研讨班" ,于2000年11月10日-14日在成都举办,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黑龙江和台湾缺席)、国土资源系统、石油、煤炭、有色、环保等部门管理、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共50余名青年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这次研讨班是人事部2000年度8个重点班之一.国土资源部人事教育司薛平副司长、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继续教育处付跃钦处长、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刘永湘副厅长、四川省地勘局张子华副局长等出席研讨班并在开幕式上讲话.中国地质学会王弭力秘书长主持了开幕式和有关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资源 可持续发展 环境地质 生态环境 地质灾害 水资源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城镇地质环境综合评价问题 被引量:9
19
作者 马传明 匡恒 +1 位作者 张晶晶 和泽康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0-104,共5页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遭遇和诱发了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这严重危及了城镇安全及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地质环境自身良性演化及其可持续利用,保障城镇安全及其可持续发展,文章系统分析了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中的人-地相互作用以及人-地相互关系,...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遭遇和诱发了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这严重危及了城镇安全及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地质环境自身良性演化及其可持续利用,保障城镇安全及其可持续发展,文章系统分析了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中的人-地相互作用以及人-地相互关系,并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关系协调理论和地球系统科学思想,构建了评价的基本流程:1人类活动-地质环境相互作用机制研究;2人-地相互适应能力评价: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地质环境适宜性与功能区划、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3人-地相互关系评价:地质环境影响性评价、地质环境风险性评价;4人-地相互关系协调。所建立的城镇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研究体系,是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与地质环境良性演化的协同调控技术,可为城镇化进程中减灾防灾、国土规划与地质环境安全保障提供理论先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 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地关系协调理论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都市地下空间开拓与环境地质问题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贵应 刘祖德 +1 位作者 彭勇 魏新颜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1年第4期5-7,共3页
城市地下空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虽已取得较大的进展 ,然而由此所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仍然是令人担忧的。本文就大都市地下空间的开拓的作用及其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关键词 地下空间 综合利用 环境地质 大都市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