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8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9年第35卷总目次
1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I0001-I0002,共2页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多源遥感数据 LIDAR 卷积神经网络 精细建模 空间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征稿简则
2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征稿简则 区域地理 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术期刊 核心期刊 经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征稿简则
3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征稿简则 区域地理 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际合作项目 科技攻关项目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撰稿要求
4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文章内容 摘要 空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周年刊庆座谈会
5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F002-F002,共1页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原《地理学与国土研究》)于1985年创刊。本刊依托河北省地理科学研究所、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3S与沉陷工程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等单位,发扬团队协作精神,
关键词 地理信息科学 水文地质环境 地质研究 国土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科学 地理 周年 创刊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第23卷总目次
6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地理信息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地理空间 闾国年 插值模型 DEM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第26卷总目次
7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地理信息 目次 20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届《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编委会会议纪要
8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6-126,共1页
2016年6月11日,新一届《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编委会(2016年1月组建)在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召开。此次编委会由矿大环测学院承办,本刊名誉主编——国土、地信两栖学者郭仁忠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立新主编、河北... 2016年6月11日,新一届《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编委会(2016年1月组建)在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召开。此次编委会由矿大环测学院承办,本刊名誉主编——国土、地信两栖学者郭仁忠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立新主编、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全洪主编、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教授邬伦副主编,以及国内外30余个知名机构的46位编委代表参加了会议。同时,召开了“地理信息科学进展”学术研讨会。在矿大环测学院汪云甲院长和长江特聘学者吴立新教授的共同主持下,北京大学刘瑜教授与杜世宏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黄波教授、同济大学童小华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朱长青教授、武汉大学唐炉亮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立强教授分别做了专题报告,与会编委及听众围绕上述报告交流讨论了地理信息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科学 吴立新 名誉主编 会议纪要 中国矿业大学 长江学者 郭仁 被引频次 南湖校区 编辑部成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年第27卷总目次
9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I0001-I0002,共2页
关键词 地理信息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年第29卷总目次
10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地理信息 矢量地图 数字地形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年第28卷总目次
11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I0001-I0002,共2页
关键词 地理信息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年第25卷总目次
12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关键词 地理信息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第20卷总目次
13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Z001-Z002,共2页
关键词 地理信息 吴信 计算机应用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征稿简则
14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地理信息 征稿简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科学进展学术研讨会暨《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编辑委员会
15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关键词 编辑委员会 编委会 学术研讨会 地理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第22卷总目次
16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地理信息 李满春 生成算法 对象关系数据库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第21卷总目次
17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2-112,F0003,共2页
关键词 地理信息 可持续性发展 张小林 李小建 研究述评 旅游 徐建华 时间序列 GIS 空间分布 空间分异 研究综述 分形理论 分析方法 动态分析 王良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创新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18
作者 石岩 邓敏 +1 位作者 刘宝举 陈炳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9-182,共4页
大数据为新时代高校专业创新教育带来了全新机遇与挑战。本文以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系统剖析并总结了当前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对大数据时代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创新教育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具体围绕创新理念渗透... 大数据为新时代高校专业创新教育带来了全新机遇与挑战。本文以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系统剖析并总结了当前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对大数据时代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创新教育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具体围绕创新理念渗透、创新意识提升、创新思维培养与创新能力考核,提出了高校创新教育改革新举措,可为全面构建高校创新教育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地理信息科学 创新教育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的海洋素养
19
作者 李连营 任福 +1 位作者 杨敏 赵建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8-172,共5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海洋素养的内涵,以及GIS专业学生的海洋素养所应包含的内容;然后探讨了培养海洋素养的方式,包括参与海洋相关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和海洋相关课程的学习与实践等系统训练;最后,以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从课程教学... 本文首先分析了海洋素养的内涵,以及GIS专业学生的海洋素养所应包含的内容;然后探讨了培养海洋素养的方式,包括参与海洋相关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和海洋相关课程的学习与实践等系统训练;最后,以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从课程教学、三创训练和就业趋势等方面分析了GIS专业学生的海洋素养情况,认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在GIS实践能力方面表现突出,且具有很好的海洋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科学 海洋素养 素质教育 海洋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的地域性与布局规律研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地理科学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樊杰 陈东 +2 位作者 李佳洺 郭锐 陈卓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60,共14页
在讨论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且国家间生产力要素的差异性不断扩大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出现带来的地域属性和空间结构的变化,包括:非物质性要素在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新型劳... 在讨论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且国家间生产力要素的差异性不断扩大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出现带来的地域属性和空间结构的变化,包括:非物质性要素在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新型劳动者逐步成为影响新质生产力布局中关键性的稀缺要素,创新模式呈现层级化、网络化、跨区域的特征,流空间的崛起弱化地理空间距离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创新效能的提升要求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并由此产生新的不平衡。进而,从新质生产力新要素、地域综合体、国家网络系统3个方面讨论了新质生产力布局的基本规律,并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作用、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取向、集聚效率的内在要求、国际开放合作和区域分工协作的效能等分析,揭示了新质生产力布局演变趋势。研究认为:(1)体现“知识”价值及利益分享合理化、数字化、智能化引发的劳动者关系变化与适应性管理以及科技创新能力引发区域非均衡与空间公平的权衡,是生产关系“新转型”的机理所在;(2)重新定位主体功能、重新审视地区资源比较优势和发展路径、重新建构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基于主体功能区战略建构适应新型生产关系的制度的主要方面;(3)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配套改革重点包括:聚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的体制机制;聚焦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形成创新链和产业链在空间上耦合和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聚焦国家“一盘棋”的系统谋划,形成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形成新质生产力生产网络和体系的体制机制;聚焦开放的经济格局,形成开放的具有竞争力、安全性和韧性的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型生产关系 地域属性 因地制宜发展 新质生产力布局 地理科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