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每一节课都是智力创作的成果——读程翔《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有感
1
作者 张彬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45,共1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课文语言精练而内涵丰富。理解的时候需要像泡茶一样,将其中的味道慢慢散发出来。这“泡茶”的水,即是对语言的理解“;味道”就是恩格斯对马克思的理解、赞颂和情感。如果这水质、水...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课文语言精练而内涵丰富。理解的时候需要像泡茶一样,将其中的味道慢慢散发出来。这“泡茶”的水,即是对语言的理解“;味道”就是恩格斯对马克思的理解、赞颂和情感。如果这水质、水温、水量不到位,茶是很难被激发出其特质的。其次,学生对这种具有一定抽象程度的理论文章(且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即使是演说词),难免有畏难心理或情感排斥。课文难以读进去,学生不太喜欢,成了教学这篇课文的两难。从教学实录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在一年前学过这篇课文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翔 演说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畏难心理 教学实录 智力创作 语言精练 读进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 被引量:1
2
作者 程翔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45,共6页
我最早执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公开课是1984年,获得泰安市教学比赛一等奖。从那时至今已过四十年,其间我多次执教本文,并不断修改,先后收入《语文教改探索集》和《我的课堂作品》。2023年4月15日,我应邀在青岛九中执教该文,后整理... 我最早执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公开课是1984年,获得泰安市教学比赛一等奖。从那时至今已过四十年,其间我多次执教本文,并不断修改,先后收入《语文教改探索集》和《我的课堂作品》。2023年4月15日,我应邀在青岛九中执教该文,后整理成第三个“实录”,与前两个相比有些变化。课文常教常新,永无止境,至今我仍不敢说已经完全吃透文本,也不敢说这个教学设计是最好的。首都师范大学张彬福教授和广东省深圳科学高中五和学校语文特级教师刘兆刚老师为本节教学实录写了课评,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特级教师 首都师范大学 教学比赛 语文教改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公开课 教学实录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学生语文关键能力——读程翔《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有感
3
作者 刘兆刚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46,共1页
程翔个老实师录教,这学《是在第马三克个思。墓第前一的个讲是话程》老有三师1984年参加泰安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时的教学实录,收入《语文教改探索集》。第二个是在第一个基础上的修改版,收入《我的课堂作品》。三个实录前后跨越四十年,... 程翔个老实师录教,这学《是在第马三克个思。墓第前一的个讲是话程》老有三师1984年参加泰安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时的教学实录,收入《语文教改探索集》。第二个是在第一个基础上的修改版,收入《我的课堂作品》。三个实录前后跨越四十年,记录了程老师专业发展的历史轨迹。翻阅第一个实录,发现教学的第一环节安排了播放课文录音,第二个实录还强调了“悼词”文体,教学过程有“预设—讲授”的影子。在第三个实录中,这些都不见了,突出了学生自读、概括能力、文章思路和科学评价,彻底转向“预设—生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比赛 语文教改 程翔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实录 文章思路 概括能力 学生自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 被引量:4
4
作者 钟哲明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46-48,共3页
马克思是革命家与科学家统一的巨人 ,他创立的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理论。按本来面目解读而不附加其他 ,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关键词 恩格斯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马克思主义 科学性 革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让步手法分析
5
作者 赖瑞云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4-58,共5页
让步手法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重要艺术特色。本文就下述几方面展开阐述:恩格斯这篇演说(悼词)多处明用或暗用了让步手法;举例说明了让步手法的种种妙处在恩格斯演说中的体现;举例说明了恩格斯的演说不常用让步,一旦用上都有其特... 让步手法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重要艺术特色。本文就下述几方面展开阐述:恩格斯这篇演说(悼词)多处明用或暗用了让步手法;举例说明了让步手法的种种妙处在恩格斯演说中的体现;举例说明了恩格斯的演说不常用让步,一旦用上都有其特别之处;引入恩格斯之前所写的马克思的传记及这篇悼词的草稿等多篇文献资料,试从创作过程具体分析这“成套让步”何以成为这篇经典演说(悼词)更重要的创作奥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的演说 让步手法 创作奥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悼词的教学指向续貂——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起
6
作者 任富强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35,共3页
在《一堂课应该有一个教学指向》(《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11期)一文中。李海林老师认为《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教学指向”应该确定在“悼词”这一体裁的特性上.而不应该当做一般的议论文来教。这个观点非常正确。这实际上点中... 在《一堂课应该有一个教学指向》(《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11期)一文中。李海林老师认为《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教学指向”应该确定在“悼词”这一体裁的特性上.而不应该当做一般的议论文来教。这个观点非常正确。这实际上点中了语文课堂中此类文本教学内容选择的穴位。对这篇文章,从20世纪60年代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中学语文教学 指向 悼词 教学内容选择 语文课堂 6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堂切片
7
作者 朱唤民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10期32-35,共4页
近日调研.随堂听了一节高一新授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许多教学行为相当典型,值得我们深思。仔细观察学生课堂思维现状,分析学生的思维效果,我们感到,高中语文课堂要达到真正... 近日调研.随堂听了一节高一新授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许多教学行为相当典型,值得我们深思。仔细观察学生课堂思维现状,分析学生的思维效果,我们感到,高中语文课堂要达到真正的有效教学确实是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语文课堂 切片 教学思路 教学方式 教学行为 有效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三巧
8
作者 何登保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第12期25-26,共2页
2006年即将结束,我们从众多来稿中精选了九个课例,汇成这样一个“精彩课例回放”专辑,类似于做一次岁末盘点。一年来,“课例研讨”栏目在广大读者的呵护下发展良好,投稿数量与来稿水平日上日高。我们做过粗略的统计:2006年,本栏目收到... 2006年即将结束,我们从众多来稿中精选了九个课例,汇成这样一个“精彩课例回放”专辑,类似于做一次岁末盘点。一年来,“课例研讨”栏目在广大读者的呵护下发展良好,投稿数量与来稿水平日上日高。我们做过粗略的统计:2006年,本栏目收到的稿件高达1200余篇!但由于版面有限,每期只能刊载四篇课例,全年刊用的稿件计不过50余篇!面对诸多来稿,我们时有遗珠之憾!这次在年末刊出这一组精彩课例,也算是我们弥补遗憾的小小举措吧!编毕全年12期课例,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迷人的风光:各种教学风格、各类教学方法、不同的课型、不同的观点,竞相展示,姹紫嫣红,多姿多彩!当前,我们的母语教育虽然受到不少指摘,但当我们面对这些课例——这些众多行动者思考者探索的精华——我们不得不油然而生敬意!乱花渐欲迷人眼。这是一个伟大时代的典型风貌!我们有充足的理由为这样一个时代鼓与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 时空距离 推陈出新 学生 课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从而”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日昌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从而" 用法 翻译 汉语语法 连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指向:高效阅读课堂的起点——兼评高俊老师执教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新敏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5-36,共2页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是语文界近几年研讨的热点。报刊上各式各样的理论阐释和教学范式,各地开设的各种规格的研讨课、公开课,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些思路,但均未找到从根本上解决语文课费时低效问题的突破口,更未能使...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是语文界近几年研讨的热点。报刊上各式各样的理论阐释和教学范式,各地开设的各种规格的研讨课、公开课,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些思路,但均未找到从根本上解决语文课费时低效问题的突破口,更未能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读了《一堂课应该有一个教学指向》(《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11期),我有一种惊喜,似乎看到了高效阅读课堂的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教学过程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阅读课堂 指向 《中学语文教学》 执教 老师 高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联读教学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天一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73,共3页
【设计说明】《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高中必修下第五单元“抱负与使命”主题下的两篇演讲词,是有明确写作意图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并尝试写作演讲稿,有助于提高学生有针对性地表达思想情感的能... 【设计说明】《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高中必修下第五单元“抱负与使命”主题下的两篇演讲词,是有明确写作意图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并尝试写作演讲稿,有助于提高学生有针对性地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两篇演讲词采用联读教学的形式,用3课时完成:第1课时,朗读演讲词,了解文体知识和作者生平;第2课时,学习演讲词说理严密、思想深刻、表达有感染力的特点,课后完成演讲稿的写作;第3课时,交流点评演讲稿。本设计为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讲词 文体知识 作者生平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实用类文本 写作意图 设计说明 人民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论证层次
12
作者 江觉非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55-55,共1页
有的教师按照“悼词”的特点,把《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课文分为“深切哀悼”、“赞颂功绩”、“事迹不朽”三个部分,这就脱离了论说文的特点。笔者认为,恩格斯的这篇讲话,虽是议论、记叙、抒情相结合的悼词,但仍是一篇典范的议论... 有的教师按照“悼词”的特点,把《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课文分为“深切哀悼”、“赞颂功绩”、“事迹不朽”三个部分,这就脱离了论说文的特点。笔者认为,恩格斯的这篇讲话,虽是议论、记叙、抒情相结合的悼词,但仍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因此,我们应当从论证的角度入手,对这篇课文的层次进行剖析,才能帮助学生把握全文的中心。现将该文的论证提纲用图表显示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悼词 自然段 图表显示 议论文 可估量 国际工人协会 照映 英名 恩格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
13
作者 彭尚炯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2-64,共3页
【教学目标】 1.了解这篇演说词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特点。 2.强化重要语段的阅读,揣摩语言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3.通过比较阅读,提高阅读理解同类文体的能力。
关键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设计 比较阅读 教学目标 表达效果 感情色彩 揣摩语言 阅读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出内涵——《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片段
14
作者 杨宝山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5期22-24,共3页
师:我把文章的第一段做了一些改动,读给大家听听——“当代伟大的思想家停止心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逝世了。”大家比较课文.看看有哪些不同之处?思考这样一改表达效果有怎样... 师:我把文章的第一段做了一些改动,读给大家听听——“当代伟大的思想家停止心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逝世了。”大家比较课文.看看有哪些不同之处?思考这样一改表达效果有怎样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片段 表达效果 思想家 文章 课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2期85-92,98,共9页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因病医治无效,于一八八三年三月十四日在英国伦敦寓所逝世。三月十七日,他的遗体安葬于伦敦城北郊的海格特公墓。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用英语作了这篇悼词。恩格斯的这篇讲话,最初用德文刊载在《社会民主...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因病医治无效,于一八八三年三月十四日在英国伦敦寓所逝世。三月十七日,他的遗体安葬于伦敦城北郊的海格特公墓。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用英语作了这篇悼词。恩格斯的这篇讲话,最初用德文刊载在《社会民主党人》报上。 一八四三年,马克思从德国迁居法国巴黎,筹备和出版了《德法年鉴》,并在上面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的文章。一八四四年九月,马克思与恩格斯相识,十天的共同生活,是两位革命导师成为终生革命战友的起点。一八四八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无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 英名 无产阶级专政 恩格斯 阶级斗争 自然段 革命家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究竟首先是什么家
16
作者 陈寿江 陈家武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50,共2页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保留篇目。从文章学的角度划分,这篇演讲辞属于非文学类的实用文范畴。如果以文本为中介,作者所传达的意思与读者理解接受的意思应该是基本一致的,具有一定阅读理解能力的读者从同一角...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保留篇目。从文章学的角度划分,这篇演讲辞属于非文学类的实用文范畴。如果以文本为中介,作者所传达的意思与读者理解接受的意思应该是基本一致的,具有一定阅读理解能力的读者从同一角度理解的意思也应该是基本一致的,一般不会出现分歧,至少不应出现较大的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高中语文教材 阅读理解能力 恩格斯 文章学 文学类 演讲辞 意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英名和事业永存人间──纪念马克思诞辰180周年
17
作者 吴雄丞 《湖湘论坛》 1998年第5期4-5,共2页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 国际工人协会 《资本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 邓小平理论 无政府主义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堂课应该有一个教学指向 被引量:13
18
作者 高俊 李海林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26,共6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马克思的革命战友——恩格斯.在马克思的葬礼上为马克思写的悼词——《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请大家把课本翻到33页。(板书:课题和作者)
关键词 教学实录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指向 恩格斯 学习 课本 板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语文的方式教论述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家伦 张长霖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X期14-16,共3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下文简称'高中课标')把那些以议论为主,说服并劝导读者同意作者观点的理性文章称为'论述文'。这类文体习惯上被称为'议论文',因为本文主要涉及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些篇目,所以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下文简称'高中课标')把那些以议论为主,说服并劝导读者同意作者观点的理性文章称为'论述文'。这类文体习惯上被称为'议论文',因为本文主要涉及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些篇目,所以采用'论述文'这一说法。本文拟从学生阅读、写作的维度出发,探讨论述类文本的教学。一、重科学性,坚守'语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述文 教学文本 语文 比喻论证 正反对比 《咬文嚼字》 事实论据 《六国论》 《过秦论》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议论文 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 分论点 《我有一个梦想》 驳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文艺学新论》
20
作者 王元骧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9-100,共2页
评《文艺学新论》王元骧编写一部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反映文艺理论研究最新成果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材,这已是许多文艺理论教师企盼已久的事情,不少同志在这方面也作出过许多努力;最近读了狄其骢、王汉成、凌晨光合编的《文艺学... 评《文艺学新论》王元骧编写一部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反映文艺理论研究最新成果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材,这已是许多文艺理论教师企盼已久的事情,不少同志在这方面也作出过许多努力;最近读了狄其骢、王汉成、凌晨光合编的《文艺学新论》,我认为就是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学新论》 马克思主义态度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接受美学 “人学” 《新论》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文艺理论研究 结构主义 文学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