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与世界的链接:《在酒楼上》的友朋路径
1
作者 孙伟 李晓彤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30,38,共8页
“五四”落潮后,鲁迅借《在酒楼上》重新激活传统的友朋伦理,但与明清学者着重学问增益和砥砺德性不同,他将焦点落在知识分子如何通过相观以恢复精神,在对朋友处境的细致体察中返观自我,从而总结和省思前一历史阶段中的得失,进而完成面... “五四”落潮后,鲁迅借《在酒楼上》重新激活传统的友朋伦理,但与明清学者着重学问增益和砥砺德性不同,他将焦点落在知识分子如何通过相观以恢复精神,在对朋友处境的细致体察中返观自我,从而总结和省思前一历史阶段中的得失,进而完成面对不确定未来再出发的行动者的塑造。建基于明清士人试图以友的联合从而实现救治世道的努力,鲁迅努力探索着如何完成从“朋友”向“战友”的转变。他以友朋书写重启青年与时代积极链接的实验,为当时知识分子的转变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在酒楼上》 友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梦魇”中的姊妹篇:《在酒楼上》与《孤独者》 被引量:21
2
作者 汪卫东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5,共12页
经过1923年的沉默,1924年2月,鲁迅开始写《彷徨》,第一个月一口气写了三篇,其中第二篇就是《在酒楼上》,在这重新开口的小说中,是否存在打破沉默的秘密?1925年10月,鲁迅又写了《孤独者》和《伤逝》,这是其仅有的两篇写完但没... 经过1923年的沉默,1924年2月,鲁迅开始写《彷徨》,第一个月一口气写了三篇,其中第二篇就是《在酒楼上》,在这重新开口的小说中,是否存在打破沉默的秘密?1925年10月,鲁迅又写了《孤独者》和《伤逝》,这是其仅有的两篇写完但没有立即发表的小说,篇幅很长,却没有发表,对于以写作为生的鲁迅,颇显蹊跷,莫非牵涉隐私不好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酒楼上》 《孤独者》 梦魇 《彷徨》 《伤逝》 鲁迅 沉默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的现代知识分子书写及其意义——《伤逝》《孤独者》《在酒楼上》阅读札记 被引量:8
3
作者 谢晓霞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24,共10页
对知识分子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是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经历了冲破“铁屋子”的呐喊之后,鲁迅将笔触伸向了后“五四”时代的现代知识分子。《彷徨》中的许多篇什忠实地反映了现代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群落在“五四”退潮期的境遇,其中尤... 对知识分子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是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经历了冲破“铁屋子”的呐喊之后,鲁迅将笔触伸向了后“五四”时代的现代知识分子。《彷徨》中的许多篇什忠实地反映了现代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群落在“五四”退潮期的境遇,其中尤以《伤逝》《孤独者》和《在酒楼上》为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知识分子 《在酒楼上》 《孤独者》 鲁迅小说 《伤逝》 “五四”时代 札记 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在酒楼上》结构的形式主义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古世仓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6-20,共5页
《在酒楼上》的核心结构是“锁闭式”的对话结构,而其整体结构又具有“开放式”特征,并对理解小说的意蕴及其在鲁迅艺术创造中的意义更加重要。它实质是鲁迅精神困境的一种艺术展开形式,充分显示了鲁迅小说构思的巨匠特征。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小说 鲁迅 《在酒楼上》 核心结构 对话结构 整体结构 形式批评 主体思维方式 构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鲁迅小说《在酒楼上》中的死亡与希望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闳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27,共11页
鲁迅小说《在酒楼上》将在《祝福》中开启的现代人的灵魂性难题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叙事人"我"与故友吕纬甫在酒楼上的相遇,再一次将现代知识分子的灵魂处境问题摊出来。吕纬甫所遭遇的两次与死亡相关的事件,动摇了现代理性主... 鲁迅小说《在酒楼上》将在《祝福》中开启的现代人的灵魂性难题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叙事人"我"与故友吕纬甫在酒楼上的相遇,再一次将现代知识分子的灵魂处境问题摊出来。吕纬甫所遭遇的两次与死亡相关的事件,动摇了现代理性主义者吕纬甫的唯物论的生命观,也让他在爱与希望破灭的处境中,感到深深的沉沦感与无聊感。这也是鲁迅《彷徨》写作时期的基本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酒楼上》 无聊感 虚无感 死亡主题 希望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个“无聊”与鲁迅创作的转向——重读《在酒楼上》 被引量:2
6
作者 魏巍 李向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22,共8页
相对于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及之后的《阿Q正传》或者《伤逝》的研究来说,学界对《在酒楼上》的研究远远没有达到这篇小说应有的高度。这对于理解鲁迅整个文学创作的转向是一个不小的疏忽。如果说充满着十个"寂寞&q... 相对于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及之后的《阿Q正传》或者《伤逝》的研究来说,学界对《在酒楼上》的研究远远没有达到这篇小说应有的高度。这对于理解鲁迅整个文学创作的转向是一个不小的疏忽。如果说充满着十个"寂寞"的《〈呐喊〉自序》是鲁迅对《呐喊》创作的一个重要说明,那么,也就不能忽略《彷徨》中《在酒楼上》《孤独者》等小说中所表达的"无聊"。从《呐喊》到《彷徨》,远不只是小说集标题的变化,过程中显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精神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酒楼上》 吕纬甫 孤独者 魏连殳 鲁迅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酒楼上》新解 被引量:2
7
作者 梁伟峰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41,共6页
从《呐喊·自序》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铁屋子”的“万难破毁”报有“确信”,绝望于“铁屋”中人的前途;他又从自身经验范围的有限性出发,认识到他之必无希望的证明不能折服别人之所谓可有,至少逻辑上不能抹杀希望存在的... 从《呐喊·自序》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铁屋子”的“万难破毁”报有“确信”,绝望于“铁屋”中人的前途;他又从自身经验范围的有限性出发,认识到他之必无希望的证明不能折服别人之所谓可有,至少逻辑上不能抹杀希望存在的可能性,从而产生了“听将令”“遵命”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酒楼上》 鲁迅思想 “反抗绝望” 《彷徨》 《雪》 小说 二十年代中期 辛亥革命 小圈子 黑暗与虚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飘落在死者和生者身上的雪——《死者》和《在酒楼上》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苹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4,共7页
关键词 《在酒楼上》 《死者》 鲁迅小说 《都柏林人》 百科全书 乔伊斯 代表作 不列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鲁迅的小说《在酒楼上》看叙事本文的交流模式 被引量:4
9
作者 谭君强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1-46,共6页
从鲁迅的小说《在酒楼上》看叙事本文的交流模式谭君强一文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交流手段。文学作品,就是实现交流的语言载体。这种交流是如何实现的呢?布拉格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罗曼·雅各布逊1958年曾经列出了如下语言... 从鲁迅的小说《在酒楼上》看叙事本文的交流模式谭君强一文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交流手段。文学作品,就是实现交流的语言载体。这种交流是如何实现的呢?布拉格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罗曼·雅各布逊1958年曾经列出了如下语言交流的模式:这就是说,一个信息发送者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述者 叙述者 叙事本文 《在酒楼上》 隐含作者 鲁迅 交流模式 隐含读者 叙述者“我” 文学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中的暗影——“兄弟失和”视域下的《在酒楼上》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彬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32,共11页
《彷徨》共收录11篇短篇小说,每篇篇末均附有写作时间,据此对照每篇的发表时间可以得知,其中7篇是在写成之后一月左右就发表了1。较为特殊的是《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弟兄》四篇。《孤独者》《伤逝》两篇在收入《彷徨》之前... 《彷徨》共收录11篇短篇小说,每篇篇末均附有写作时间,据此对照每篇的发表时间可以得知,其中7篇是在写成之后一月左右就发表了1。较为特殊的是《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弟兄》四篇。《孤独者》《伤逝》两篇在收入《彷徨》之前未在报刊上发表过,《在酒楼上》《弟兄》两篇则是在写成后三个月左右才正式发表。微妙的是,这四篇小说或多或少、或明或暗都关涉或化用了鲁迅的某些私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彷徨》 《伤逝》 写作时间 《在酒楼上》 视域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读《在酒楼上》——向“旧日的梦”告别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允经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6,共5页
我们能够大叫,是黄莺便黄莺般叫;是鸱鸮便鸱鸮般叫。……我们还要叫出没有爱的悲哀,叫出无所可爱的悲哀。……我们要叫到旧帐勾销的时候。——鲁迅《随感录·四十》有关《在酒楼上》的评论,大都认为作品中的主人公吕纬甫是五四运动... 我们能够大叫,是黄莺便黄莺般叫;是鸱鸮便鸱鸮般叫。……我们还要叫出没有爱的悲哀,叫出无所可爱的悲哀。……我们要叫到旧帐勾销的时候。——鲁迅《随感录·四十》有关《在酒楼上》的评论,大都认为作品中的主人公吕纬甫是五四运动退潮后的一位知识界的"落荒者和颓废者",是一位凡事都"模模糊糊"、"随随便便"、"敷敷衍衍"的庸人,鲁迅对他给予严肃的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酒楼上》 告别 重读 五四运动 知识界 主人公 悲哀 鲁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在酒楼上》及其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意义
12
作者 林非 《河北学刊》 1984年第6期65-73,共9页
一 《彷徨》中的《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孤独者》和《伤逝》等篇章,是鲁迅集中地探索中国知识分子的道路和命运的艺术结品。《在酒楼上》又是这种探索的开端。 《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狂人”,无疑也是一个受过封建主义教... 一 《彷徨》中的《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孤独者》和《伤逝》等篇章,是鲁迅集中地探索中国知识分子的道路和命运的艺术结品。《在酒楼上》又是这种探索的开端。 《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狂人”,无疑也是一个受过封建主义教育而又发出了叛逆呼声的知识分子,因此可以说在鲁迅的小说创作中间,早已出现过知识分子的形象,但是这篇小说的主旨显然不在于探索知识分子的道路和命运,而是要剖析和鞭挞封建伦理制度的“吃人”的实质。“狂人”这种揭露性的呼声确实是震聋发聩的,不过由于“狂人”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已经不可能冲出这个将他禁锢起来的家庭,他在这个封建家庭中所受的折磨和迫害。必然注定了自己悲剧性的结局,因此不存在进一步探索他的道路和命运的问题了。 至于《呐喊》中的《孔乙己》和《白光》,则是描写孔乙己和陈士成被封建主义制度腐蚀掉灵魂的故事,他们实质上也是被这个制度所“吃掉”的无辜的牺牲者。他们都曾专心致志地想沿着封建制度所规定的道路去奋斗,希望能够在应试科举时侥幸获胜,挤进封建统治者的行列,然而他们毕生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鲁迅在这两篇小说中,都批判了他们那种陈腐和卑微的思想感情,然而对他们悲惨的结局却都表示了惋惜。他通过对这两个艺术形象的描绘,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酒楼上》 鲁迅 思想启蒙 中国现代小说史 封建主义 中国知识分子 喜剧 《沉沦》 主人公 音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小说的空间形式 被引量:7
13
作者 叶世祥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56-62,共7页
鲁迅小说的空间形式●叶世祥118世纪的莱辛,在其名著《拉奥孔》中,对诗与绘画两门艺术所作的卓有见地的比较,在美学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此,分别以诗和绘画为代表的“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划分,就成为一种艺术常识被... 鲁迅小说的空间形式●叶世祥118世纪的莱辛,在其名著《拉奥孔》中,对诗与绘画两门艺术所作的卓有见地的比较,在美学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此,分别以诗和绘画为代表的“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划分,就成为一种艺术常识被广泛接受。根据莱辛的理论划分,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空间形式 现代小说 《故乡》 《社戏》 格式塔 《狂人日记》 《怀旧》 鲁迅研究 《在酒楼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对自我的怯懦与伪饰——鲁迅笔下现代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及其与作者自我的关系
14
作者 周怡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0-35,共6页
关键词 现代知识分子 作者 鲁迅 生活 灰色 知识分子题材 《在酒楼上》 形象代表 《孤独者》 民主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的“故乡”寓言
15
作者 胡传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18,共8页
一、新的精神皈依鲁迅写于1921年1月的《故乡》,是中国'现代之发生'阶段出现的一个重要寓言。此外,《祝福》《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孤独者》《在酒楼上》等作品,都隐约可见'故乡'寓言。这个寓言,往大的方面说... 一、新的精神皈依鲁迅写于1921年1月的《故乡》,是中国'现代之发生'阶段出现的一个重要寓言。此外,《祝福》《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孤独者》《在酒楼上》等作品,都隐约可见'故乡'寓言。这个寓言,往大的方面说,是为现代知识人尤其是人文方面的知识人,创设了一个精神层面的'道',即使称不上'原道',亦堪称现代精神生长的源头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酒楼上》 孤独者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乡之旅:鲁迅四篇同一种类型的小说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天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1-33,共3页
这篇文章旨在考察并表述以《故乡》(写于1921年1月)为起始,包括《祝福》(1924年2月7日)、《在酒楼上》(1924年2月16日)和《孤独者》(1925年10月17日)四篇同一种类型的小说。这四个短篇小说相似地叙述了第一人称“我”回到故乡... 这篇文章旨在考察并表述以《故乡》(写于1921年1月)为起始,包括《祝福》(1924年2月7日)、《在酒楼上》(1924年2月16日)和《孤独者》(1925年10月17日)四篇同一种类型的小说。这四个短篇小说相似地叙述了第一人称“我”回到故乡然后离开的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乡》 短篇小说 种类 同一 鲁迅 《在酒楼上》 1921年 《孤独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女人到女鬼——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剖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长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7-42,共6页
从女人到女鬼——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剖析●吴长华中国文学史上,女性形象光彩照人,熠熠生辉,如《木兰辞》中的花木兰,《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长恨歌》中的杨玉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等等,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从... 从女人到女鬼——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剖析●吴长华中国文学史上,女性形象光彩照人,熠熠生辉,如《木兰辞》中的花木兰,《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长恨歌》中的杨玉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等等,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从古以来,女性作家的寥若晨星与女性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形象 《鲁迅全集》 祥林嫂 林黛玉 女性命运 《伤逝》 女性问题 《在酒楼上》 女鬼 《祝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鲁迅短篇小说的印尼语译本——为纪念鲁迅先生诞生一百一十一周年而作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万里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7-49,共3页
谈鲁迅短篇小说的印尼语译本———为纪念鲁迅先生诞生一百一十一周年而作●林万里中国文化巨人、中国现代文学先驱者鲁迅先生,在其三十年的创造生涯中,写下了大量的著作。这些著作包括了三本短篇小说集、一本散文诗集、一本回忆文集... 谈鲁迅短篇小说的印尼语译本———为纪念鲁迅先生诞生一百一十一周年而作●林万里中国文化巨人、中国现代文学先驱者鲁迅先生,在其三十年的创造生涯中,写下了大量的著作。这些著作包括了三本短篇小说集、一本散文诗集、一本回忆文集和十六本杂文集。在这些数量庞大的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篇小说 印尼语 鲁迅小说 鲁迅先生 译本 为纪念 《狂人日记》 《在酒楼上》 基金会 《一件小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的自我小说与日本近代文学——论鲁迅的“自我小说”之二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23-26,共4页
关键词 日本近代文学 自我小说 鲁迅 《呐喊》 《彷徨》 《在酒楼上》 故事 创作 喜剧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聚仁谈鲁迅小说 被引量:2
20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4年第10期68-68,共1页
曹聚仁谈鲁迅小说1958年,曹聚仁从香港到北京,拜访了周作人,共谈鲁迅小说。曹说:“当年先生自己推荐《孔乙己》,因为那一篇小说写得从容不迫。一般人推荐《祝福》,却正是‘气急海颓’(绍兴土话,从容不迫的反义词),不一定... 曹聚仁谈鲁迅小说1958年,曹聚仁从香港到北京,拜访了周作人,共谈鲁迅小说。曹说:“当年先生自己推荐《孔乙己》,因为那一篇小说写得从容不迫。一般人推荐《祝福》,却正是‘气急海颓’(绍兴土话,从容不迫的反义词),不一定为鲁迅所最喜爱的……要说我自己的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聚仁 鲁迅小说 《在酒楼上》 周作人 《孔乙己》 《祝福》 反义词 最喜欢 说写 土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