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2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与联合国安理会职权关系论——《罗马规约》的妥协性规定评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健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6-142,共7页
关于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与联合国安理会职权的关系,《罗马规约》作出了妥协性的规定,二者的关系既表现为平等与协作,又反映出相互间的适度制约。这种妥协性的规定反映了国际社会现实,体现了国际刑事法院司法职能与安理会政治职能的相对... 关于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与联合国安理会职权的关系,《罗马规约》作出了妥协性的规定,二者的关系既表现为平等与协作,又反映出相互间的适度制约。这种妥协性的规定反映了国际社会现实,体现了国际刑事法院司法职能与安理会政治职能的相对分离和互动,具有现实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规约》 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 安理会职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管辖权补充性原则 被引量:3
2
作者 苏敏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8-145,共8页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所确立的管辖权具有相当的特殊性,是坚持主权原则与打击"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最为严重犯罪"需要之间的微妙协调。国际刑事法院所采用的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遍管辖权,而是强调管辖权的补充性,强调缔...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所确立的管辖权具有相当的特殊性,是坚持主权原则与打击"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最为严重犯罪"需要之间的微妙协调。国际刑事法院所采用的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遍管辖权,而是强调管辖权的补充性,强调缔约国内法院具有优先管辖权。根据《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规定,只有在相关国家"不愿意"或"不能够"的情况下,才能启动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管辖权的补充性原则可以起到促使国内法院起诉国际犯罪的积极作用,但是判断是否存在"不愿意"或"不能够",该规约的有关规定并不明确,而且实践中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补充性原则的运行会遇到诸多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规约 管辖权 补充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被害人赔偿与补偿程序 被引量:1
3
作者 苏敏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9-84,共6页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非常重视被害人的权利保障,不仅赋予被害人准当事人的地位,还对被害人的赔偿与补偿作出了专门规定。法庭可以依被害人提出的赔偿申请,或依职权作出赔偿决定。"罗马规约"创造性地设立了被害人信托基金...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非常重视被害人的权利保障,不仅赋予被害人准当事人的地位,还对被害人的赔偿与补偿作出了专门规定。法庭可以依被害人提出的赔偿申请,或依职权作出赔偿决定。"罗马规约"创造性地设立了被害人信托基金,专门负责被害人的赔偿、补偿与救济事宜。赔偿的范围相当宽泛,不仅包括物质的、有形的损害,还包括精神的、无形的损害。被害人信托基金资金来源广泛,补偿形式多样,可以有效分流法庭的赔偿职能。"罗马规约"赔偿、补偿制度目标宏大,但过于理想,难以全面落实,实践中有待于充分发挥被害人信托基金的职能,确保赔偿、补偿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规约 赔偿、救济程序 信托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融合与借鉴——以《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为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苏敏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5-160,F0003,共7页
国际刑事法院审判的案件本身特别复杂,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国际、国内政治局势的影响,这要求《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在融合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诉讼程序的基础上适当创新。该规约调和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诉讼程序的诸多矛盾和冲突,创... 国际刑事法院审判的案件本身特别复杂,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国际、国内政治局势的影响,这要求《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在融合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诉讼程序的基础上适当创新。该规约调和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诉讼程序的诸多矛盾和冲突,创造了一套符合公正审判国际标准、契合国际刑事诉讼特点的基本法律规定,这既是国际刑事诉讼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各缔约国充分协商、妥协的结果。该规约在制定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开放、包容的态度,值得我国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中参考。在认罪认罚从宽的具体制度设计上,该规约有关认罪协商程序的相关规定可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规约 当事人主义 职权主义 融合 认罪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刑事法院的成立和国际刑法的发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文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8-149,共2页
2002年4月11日,可谓是标志着国际刑法新发展的一个不平常的日子.这一天,有9个国家批准了<国际刑事法院规约>,使得批准该<规约>的国家从57个增加到了66个.根据<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第126条规定,有60个国家批准这些规约,... 2002年4月11日,可谓是标志着国际刑法新发展的一个不平常的日子.这一天,有9个国家批准了<国际刑事法院规约>,使得批准该<规约>的国家从57个增加到了66个.根据<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第126条规定,有60个国家批准这些规约,它就能生效.生效的时间,则从第60个国家批准那天以后两个月的第一个月的第一天,即2002年7月1日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法 《国际刑事法院规约》 生效 根据 成立 新发展 国家 规定 标志 批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属性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秀梅 杜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4-98,共5页
自 1998年《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通过后 ,围绕管辖权属性问题的争辩始终没有休止。实际上 ,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多维性体现了主权与人权国际保护的逻辑延伸。透视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内容上的多维性特征可见 ,《罗马规约》规定的国... 自 1998年《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通过后 ,围绕管辖权属性问题的争辩始终没有休止。实际上 ,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多维性体现了主权与人权国际保护的逻辑延伸。透视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内容上的多维性特征可见 ,《罗马规约》规定的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游弋于补充性和普遍性与强制性之间 ,体现了适用上的多角度、多层次和多维空间。这种多维特征之间既相互独立 ,又相辅相成 ,充分显示国际刑事法院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性 ,当被控国际罪行的程序逐渐制度化时 ,国际刑事法院的运行机制也会更加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 管辖权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 强制性 补充性 普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刑事法院与联合国安理会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贵玲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6-129,共4页
《罗马规约》重申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规定了联合国对国际刑事法院的经费支持;国际刑事法院对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最严重犯罪的管辖,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另一种手段。从这些方面看,国际刑事法院和安理会的关系具有兼容性。... 《罗马规约》重申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规定了联合国对国际刑事法院的经费支持;国际刑事法院对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最严重犯罪的管辖,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另一种手段。从这些方面看,国际刑事法院和安理会的关系具有兼容性。但毋庸置疑的是,安理会是一个政治机构,而国际刑事法院是一个纯粹的司法机构,安理会在行使《罗马规约》规定的司法参与权时,会导致其与国际刑事法院之间冲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规约》 国际刑事法院 联合国安理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与国际刑事法院的国际合作与司法协助义务述评 被引量:1
8
作者 廖敏文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87-193,共7页
国际刑事法院是否成功的关键取决于《罗马规约》的缔约国和国际社会与之真诚的国际合作与司法协助。反之 ,国家也应根据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善意履行其自愿承担的义务 ,向国际刑事法院提供国际合作与司法协助。本文通过阐述《罗马规约》有... 国际刑事法院是否成功的关键取决于《罗马规约》的缔约国和国际社会与之真诚的国际合作与司法协助。反之 ,国家也应根据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善意履行其自愿承担的义务 ,向国际刑事法院提供国际合作与司法协助。本文通过阐述《罗马规约》有关国家与国际刑事法院的国际合作与司法协助方面的实体性和程序性规定 ,说明国家在国际刑事法院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 《罗马规约》 缔约国 国际合作 国家 司法协助义务 特权 豁免权 妨害国际刑事法院司法罪 证据制度 罚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是否应加入国际刑事法院(上) 被引量:7
9
作者 朱文奇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10期141-146,共6页
自国际刑事法院于2002年7月1日成立以来,批准和加入该国际法院的国家已达104个之多。我国由于一些具体问题的考虑,至今还未加入国际刑事法院。但尽管不是缔约国,中国应对《罗马规约》中的规定,其中尤其是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以及国家与... 自国际刑事法院于2002年7月1日成立以来,批准和加入该国际法院的国家已达104个之多。我国由于一些具体问题的考虑,至今还未加入国际刑事法院。但尽管不是缔约国,中国应对《罗马规约》中的规定,其中尤其是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以及国家与法院问题等,都要进行细致研究。国际刑事法院是一个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它涉及国家主权。加入还是不加入,或是什么时候加入?主要应从如何对维护国家主权更为有利方面来考虑。《罗马规约》在国际法上比较特殊。它里面关于法院管辖权及其他方面的规定,就是对非缔约国也会产生影响。对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国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应该有一个权衡,应该在弄清法院管辖条件,起诉启动机制以及程序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是否应加入国际刑事法院作出一个客观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 中国 加强国内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性质 被引量:2
10
作者 尹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96-99,共4页
1998年 7月 1 7日通过的《国际刑事法院规约》赋予国际刑事法院补充管辖权 ,是国际社会在审视历史、权衡利弊之后所作出的理智选择。其目的是使未来国际刑事法院成为独立、公正、有效的国际司法机关 ,真正地发挥其补充作用 ,从而加强对... 1998年 7月 1 7日通过的《国际刑事法院规约》赋予国际刑事法院补充管辖权 ,是国际社会在审视历史、权衡利弊之后所作出的理智选择。其目的是使未来国际刑事法院成为独立、公正、有效的国际司法机关 ,真正地发挥其补充作用 ,从而加强对侵略罪、战争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犯罪 竞合请求 国际刑事法院 管辖权 补充性原则 性质 国际刑事法院规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与执行权问题——评苏丹总统逮捕令事件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国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44,共6页
安理会1593号决议为国际刑事法院对苏丹达尔富尔问题行使管辖权提供了法律依据。但该管辖权本质上是基于安理会的授权而非基于苏丹的同意,故而存在先天缺陷。国际刑事法院对本案所做的任何裁判行为都不构成要求苏丹履行国际义务的法律依... 安理会1593号决议为国际刑事法院对苏丹达尔富尔问题行使管辖权提供了法律依据。但该管辖权本质上是基于安理会的授权而非基于苏丹的同意,故而存在先天缺陷。国际刑事法院对本案所做的任何裁判行为都不构成要求苏丹履行国际义务的法律依据,构成要求苏丹履行国际义务的法律依据只有安理会决议;若想要求苏丹执行国际刑事法院所作出的任何相关裁决,原则上都需要安理会专门通过决议为之。国际刑事法院不具有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能力,最终需要依靠安理会来采取强制措施。安理会1593号决议中所使用的"必须"一词,很难认为是意在施加某种必须履行的义务给苏丹政府;而其中的"敦促"一词,则肯定不能被认为意在施加任何义务给《罗马规约》的非成员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 管辖权 执行权 苏丹 逮捕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刑事法院启动机制及美国的应策 被引量:11
12
作者 朱文奇 《河南社会科学》 2003年第5期63-67,共5页
国际刑事法院的成立,是国际刑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将对国际法、国际刑法和国际关系发生深远的影响。国际刑事法院的启动机制与其管辖权紧密相关,是主权国家在是否加入国际刑事法院问题上必定要首先考虑的问题。而在国际刑事... 国际刑事法院的成立,是国际刑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将对国际法、国际刑法和国际关系发生深远的影响。国际刑事法院的启动机制与其管辖权紧密相关,是主权国家在是否加入国际刑事法院问题上必定要首先考虑的问题。而在国际刑事法院的启动机制方面,检察长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检察长在调查和起诉方面享有巨大权力,使得有些国家有所顾虑,其中对国际刑事法院刑事管辖权最持怀疑态度的,就是美国。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问题,既是国际刑法范畴问题,也是国际法的问题。它既关系到国家主权,也涉及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问题。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问题中的补充性原则和启动机制方面的规定,涉及缔约国和非缔约国的权利和义务,因而也是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问题中最复杂、最敏感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 启动机制 管辖权 美国 国际刑法 国际关系 检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锡华 王孔祥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4期506-510,共5页
国际刑事法院的成立是国际法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性意义的事件,意味着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以个人为审判对象的常设性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国际刑事法院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是其管辖权的特殊性。这种管辖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 国际刑事法院的成立是国际法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性意义的事件,意味着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以个人为审判对象的常设性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国际刑事法院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是其管辖权的特殊性。这种管辖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其管辖的对象是构成国际犯罪的个人。为了在追求全球正义和维护国家主权这两个价值目标之间达成平衡,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性质被定位为补充性、有限的自动性和有限的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 管辖权 补充性 有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缔约国规避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宝军 董蕾红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8-102,共5页
建立在多边国际公约基础上的国际刑事法院在一定的情形下对于非缔约国国民实施的核心国际罪行具有管辖权,合法地规避国际刑事法院对非缔约国国民的管辖权能促进各主权国家接受ICC的管辖,最大程度上保证国际正义得到执行。我国政府应积... 建立在多边国际公约基础上的国际刑事法院在一定的情形下对于非缔约国国民实施的核心国际罪行具有管辖权,合法地规避国际刑事法院对非缔约国国民的管辖权能促进各主权国家接受ICC的管辖,最大程度上保证国际正义得到执行。我国政府应积极应对ICC管辖权,通过完善我国法律制度、加强国际司法协作等措施,合法规避ICC管辖权,更好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 非缔约国 管辖权 规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的地位与功能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龙宗智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14,共5页
被赋予国际刑事案件调查、起诉权的检察官 ,在国际刑事法院运作程序中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 ,对于国际刑事犯罪的惩治起着关键性作用。其组织和功能上的特点是 :审检合署的机构设置 ;“检警一体”的功能结构 ;在检察事务和内部管理上实... 被赋予国际刑事案件调查、起诉权的检察官 ,在国际刑事法院运作程序中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 ,对于国际刑事犯罪的惩治起着关键性作用。其组织和功能上的特点是 :审检合署的机构设置 ;“检警一体”的功能结构 ;在检察事务和内部管理上实行“检察长负责制” ;受刑事预审法庭的司法审查等。但在检察官行使职权时 ,存在与相关国家主权协调 ,克服直接调查取证可能遇到的障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 检察官 机构设置 检察长负责制 审检合署 国际刑事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范围的有限性与扩张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健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55,共5页
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范围原则上限于缔约国领土及其具有缔约国国籍的自然人,并且只针对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侵略罪四种严重的国际犯罪,适用不溯及既往的原则,这种管辖权范围的有限性体现了国家主权原则。但根据《罗马规... 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范围原则上限于缔约国领土及其具有缔约国国籍的自然人,并且只针对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侵略罪四种严重的国际犯罪,适用不溯及既往的原则,这种管辖权范围的有限性体现了国家主权原则。但根据《罗马规约》的规定,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也有可能及于非缔约国,管辖罪行认定标准的广泛性与主观性可能导致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范围的扩大,此种管辖权范围隐含的扩张性显然强调了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普遍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 管辖权范围 有限性 扩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对国际刑事法院持否定态度之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席晶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59,共4页
关键词 美国 国际刑事法院 战争罪 反人道罪 国际组织 刑事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刑事法院预审分庭职权探微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敏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2-127,共6页
各国在讨论制定《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诉讼程序的过程中,在融合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两大诉讼模式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制定出了一套契合国际刑事诉讼特征、适合国际刑事审判需要的程序规范,其中预审分庭的设立及职权配置即为... 各国在讨论制定《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诉讼程序的过程中,在融合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两大诉讼模式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制定出了一套契合国际刑事诉讼特征、适合国际刑事审判需要的程序规范,其中预审分庭的设立及职权配置即为典范。研究国际刑事法院预审分庭的具体职权,一是采用比较的方法,比较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典型国家,包括美国与法国、德国有关预审程序的规定,二是通过规范研究,关注《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具体规范,尤其是规范制定背后的原因,同时还应当重视具体案件中国际刑事法院预审分庭的实践运作。国际刑事法院预审分庭的职权既融合了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做法,又有所创新和突破,包括监督检察官的职权行使,审查、签发令状和动议,确保控辩平等及确认指控等,体现了对审前程序的司法审查原则。实践中,预审分庭的职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细化,在提升诉讼效率上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 预审分庭 职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与非缔约国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贵玲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27-230,共4页
国际刑事法院对非缔约国国民行使管辖权,是主权国家让渡部分主权的结果,未对非缔约国主权造成冲击,众多的国际公约中都含有管辖非缔约国国民的条款,实践中也不乏国际刑事审判机构管辖非缔约国国民的范例;《罗马规约》中体现补充性原则... 国际刑事法院对非缔约国国民行使管辖权,是主权国家让渡部分主权的结果,未对非缔约国主权造成冲击,众多的国际公约中都含有管辖非缔约国国民的条款,实践中也不乏国际刑事审判机构管辖非缔约国国民的范例;《罗马规约》中体现补充性原则的条款为非缔约国维护权益提供了便利条件;《罗马规约》中的个别条款对非缔约国是不公平的。但从总体上讲,法院对非缔约国国民行使管辖权具有合法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 管辖权 非缔约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刑事法院刑事合作的基本原则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健 荣玫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8-101,119,共5页
国际刑事法院的正式运作依赖于国际刑事法院与国家、国际组织相互之间的刑事合作和司法协助。国际刑事法院刑事合作应当遵循尊重国家主权、保障人权、适用《罗马规约》原则。这些原则构成国际刑事法院刑事合作规范体系的核心。
关键词 国际刑事合作 国家主权 人权 《罗马规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