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管辖权补充性原则 被引量:3
1
作者 苏敏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8-145,共8页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所确立的管辖权具有相当的特殊性,是坚持主权原则与打击"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最为严重犯罪"需要之间的微妙协调。国际刑事法院所采用的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遍管辖权,而是强调管辖权的补充性,强调缔...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所确立的管辖权具有相当的特殊性,是坚持主权原则与打击"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最为严重犯罪"需要之间的微妙协调。国际刑事法院所采用的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遍管辖权,而是强调管辖权的补充性,强调缔约国内法院具有优先管辖权。根据《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规定,只有在相关国家"不愿意"或"不能够"的情况下,才能启动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管辖权的补充性原则可以起到促使国内法院起诉国际犯罪的积极作用,但是判断是否存在"不愿意"或"不能够",该规约的有关规定并不明确,而且实践中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补充性原则的运行会遇到诸多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规约 管辖权 补充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融合与借鉴——以《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为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苏敏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5-160,F0003,共7页
国际刑事法院审判的案件本身特别复杂,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国际、国内政治局势的影响,这要求《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在融合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诉讼程序的基础上适当创新。该规约调和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诉讼程序的诸多矛盾和冲突,创... 国际刑事法院审判的案件本身特别复杂,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国际、国内政治局势的影响,这要求《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在融合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诉讼程序的基础上适当创新。该规约调和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诉讼程序的诸多矛盾和冲突,创造了一套符合公正审判国际标准、契合国际刑事诉讼特点的基本法律规定,这既是国际刑事诉讼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各缔约国充分协商、妥协的结果。该规约在制定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开放、包容的态度,值得我国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中参考。在认罪认罚从宽的具体制度设计上,该规约有关认罪协商程序的相关规定可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规约 当事人主义 职权主义 融合 认罪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被害人赔偿与补偿程序 被引量:1
3
作者 苏敏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9-84,共6页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非常重视被害人的权利保障,不仅赋予被害人准当事人的地位,还对被害人的赔偿与补偿作出了专门规定。法庭可以依被害人提出的赔偿申请,或依职权作出赔偿决定。"罗马规约"创造性地设立了被害人信托基金...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非常重视被害人的权利保障,不仅赋予被害人准当事人的地位,还对被害人的赔偿与补偿作出了专门规定。法庭可以依被害人提出的赔偿申请,或依职权作出赔偿决定。"罗马规约"创造性地设立了被害人信托基金,专门负责被害人的赔偿、补偿与救济事宜。赔偿的范围相当宽泛,不仅包括物质的、有形的损害,还包括精神的、无形的损害。被害人信托基金资金来源广泛,补偿形式多样,可以有效分流法庭的赔偿职能。"罗马规约"赔偿、补偿制度目标宏大,但过于理想,难以全面落实,实践中有待于充分发挥被害人信托基金的职能,确保赔偿、补偿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规约 赔偿、救济程序 信托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与联合国安理会职权关系论——《罗马规约》的妥协性规定评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健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6-142,共7页
关于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与联合国安理会职权的关系,《罗马规约》作出了妥协性的规定,二者的关系既表现为平等与协作,又反映出相互间的适度制约。这种妥协性的规定反映了国际社会现实,体现了国际刑事法院司法职能与安理会政治职能的相对... 关于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与联合国安理会职权的关系,《罗马规约》作出了妥协性的规定,二者的关系既表现为平等与协作,又反映出相互间的适度制约。这种妥协性的规定反映了国际社会现实,体现了国际刑事法院司法职能与安理会政治职能的相对分离和互动,具有现实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规约》 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 安理会职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属性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秀梅 杜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4-98,共5页
自 1998年《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通过后 ,围绕管辖权属性问题的争辩始终没有休止。实际上 ,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多维性体现了主权与人权国际保护的逻辑延伸。透视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内容上的多维性特征可见 ,《罗马规约》规定的国... 自 1998年《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通过后 ,围绕管辖权属性问题的争辩始终没有休止。实际上 ,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多维性体现了主权与人权国际保护的逻辑延伸。透视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内容上的多维性特征可见 ,《罗马规约》规定的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游弋于补充性和普遍性与强制性之间 ,体现了适用上的多角度、多层次和多维空间。这种多维特征之间既相互独立 ,又相辅相成 ,充分显示国际刑事法院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性 ,当被控国际罪行的程序逐渐制度化时 ,国际刑事法院的运行机制也会更加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 管辖权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 强制性 补充性 普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刑事法院的成立和国际刑法的发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文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8-149,共2页
2002年4月11日,可谓是标志着国际刑法新发展的一个不平常的日子.这一天,有9个国家批准了<国际刑事法院规约>,使得批准该<规约>的国家从57个增加到了66个.根据<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第126条规定,有60个国家批准这些规约,... 2002年4月11日,可谓是标志着国际刑法新发展的一个不平常的日子.这一天,有9个国家批准了<国际刑事法院规约>,使得批准该<规约>的国家从57个增加到了66个.根据<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第126条规定,有60个国家批准这些规约,它就能生效.生效的时间,则从第60个国家批准那天以后两个月的第一个月的第一天,即2002年7月1日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法 《国际刑事法院规约》 生效 根据 成立 新发展 国家 规定 标志 批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刑事法院与联合国安理会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贵玲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6-129,共4页
《罗马规约》重申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规定了联合国对国际刑事法院的经费支持;国际刑事法院对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最严重犯罪的管辖,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另一种手段。从这些方面看,国际刑事法院和安理会的关系具有兼容性。... 《罗马规约》重申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规定了联合国对国际刑事法院的经费支持;国际刑事法院对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最严重犯罪的管辖,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另一种手段。从这些方面看,国际刑事法院和安理会的关系具有兼容性。但毋庸置疑的是,安理会是一个政治机构,而国际刑事法院是一个纯粹的司法机构,安理会在行使《罗马规约》规定的司法参与权时,会导致其与国际刑事法院之间冲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规约》 国际刑事法院 联合国安理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刑事法院刑事合作的基本原则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健 荣玫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8-101,119,共5页
国际刑事法院的正式运作依赖于国际刑事法院与国家、国际组织相互之间的刑事合作和司法协助。国际刑事法院刑事合作应当遵循尊重国家主权、保障人权、适用《罗马规约》原则。这些原则构成国际刑事法院刑事合作规范体系的核心。
关键词 国际刑事合作 国家主权 人权 罗马规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与国际刑事法院的国际合作与司法协助义务述评 被引量:1
9
作者 廖敏文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87-193,共7页
国际刑事法院是否成功的关键取决于《罗马规约》的缔约国和国际社会与之真诚的国际合作与司法协助。反之 ,国家也应根据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善意履行其自愿承担的义务 ,向国际刑事法院提供国际合作与司法协助。本文通过阐述《罗马规约》有... 国际刑事法院是否成功的关键取决于《罗马规约》的缔约国和国际社会与之真诚的国际合作与司法协助。反之 ,国家也应根据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善意履行其自愿承担的义务 ,向国际刑事法院提供国际合作与司法协助。本文通过阐述《罗马规约》有关国家与国际刑事法院的国际合作与司法协助方面的实体性和程序性规定 ,说明国家在国际刑事法院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 罗马规约》 缔约国 国际合作 国家 司法协助义务 特权 豁免权 妨害国际刑事法院司法罪 证据制度 罚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性质 被引量:2
10
作者 尹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96-99,共4页
1998年 7月 1 7日通过的《国际刑事法院规约》赋予国际刑事法院补充管辖权 ,是国际社会在审视历史、权衡利弊之后所作出的理智选择。其目的是使未来国际刑事法院成为独立、公正、有效的国际司法机关 ,真正地发挥其补充作用 ,从而加强对... 1998年 7月 1 7日通过的《国际刑事法院规约》赋予国际刑事法院补充管辖权 ,是国际社会在审视历史、权衡利弊之后所作出的理智选择。其目的是使未来国际刑事法院成为独立、公正、有效的国际司法机关 ,真正地发挥其补充作用 ,从而加强对侵略罪、战争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犯罪 竞合请求 国际刑事法院 管辖权 补充性原则 性质 国际刑事法院规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刑事司法实践对习惯国际法的重申、认定及“重构” 被引量:3
11
作者 邓华 《交大法学》 CSSCI 2023年第5期115-131,共17页
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在实践中需适用习惯国际法,罪刑法定原则甚至要求其适用的法律只能是已经属于习惯法的规则。与此同时,国际刑事司法实践亦极大地推动了习惯国际(刑)法的发展,其最直接的呈现在于规则层面。根据已有的国际刑事司法实践,... 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在实践中需适用习惯国际法,罪刑法定原则甚至要求其适用的法律只能是已经属于习惯法的规则。与此同时,国际刑事司法实践亦极大地推动了习惯国际(刑)法的发展,其最直接的呈现在于规则层面。根据已有的国际刑事司法实践,当触及习惯国际(刑)法时,它有可能对现行习惯国际法规则的地位进行重申,亦有可能对“地位未明”的规则进行认定,甚至有可能对现行习惯国际法规则进行“重构”。这三种类型,都在事实上促进了习惯国际法的发展。当然,国际刑事司法实践对习惯国际法的重申、认定或可能的“重构”皆不能背离国家实践,否则,它不仅会违背习惯国际法的基本原理,而且也相悖于罪刑法定原则,其对习惯国际法的发展以及司法裁判也就失去了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司法 习惯国际 罪刑法定原则 国家实践 罗马规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攻击联合国人员和有关人员犯罪的国际法控制
12
作者 刘正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60-164,共5页
长期以来,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通过立法来惩治针对联合国人员和有关人员的恐怖袭击活动。1998年生效的《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将攻击联合国人员和有关人员的罪行纳入法院管辖范围。2003年《安理会第1502号决议》进一步完善了规约的规定... 长期以来,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通过立法来惩治针对联合国人员和有关人员的恐怖袭击活动。1998年生效的《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将攻击联合国人员和有关人员的罪行纳入法院管辖范围。2003年《安理会第1502号决议》进一步完善了规约的规定,并要求各国也在国内立法惩处这类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 攻击联合国人员和有关人员犯罪 国际 安理会 刑事司法制度 《联合国人员和有关人员安全公约》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 《危害人类和平及安全治罪法草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罪刑法定原则在国际刑法中的确认及其特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新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0-125,共6页
基于罪刑法定原则在保护人权和限制滥用刑罚权上的核心价值,国际社会首先在一些国际人权公约中确认该原则,并在涉及国际刑法规范的国际公约中融入该原则的理念和内容。后经过前南斯拉夫和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在国际刑事司法活动中的实践... 基于罪刑法定原则在保护人权和限制滥用刑罚权上的核心价值,国际社会首先在一些国际人权公约中确认该原则,并在涉及国际刑法规范的国际公约中融入该原则的理念和内容。后经过前南斯拉夫和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在国际刑事司法活动中的实践,《罗马规约》最终以专门条款规定罪刑法定原则,这标志着该原则在国际刑法中得到完整的体现和深入的接纳,成为国际刑法的基础或核心原则。由于国际刑法在法律渊源、执行机制等方面与国内刑法存在很大的差异,并须兼顾罪刑法定原则在两大法系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内容,国际刑法在确认和适用罪刑法定原则时,并非简单地等同于国内刑法,其具有自己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刑法定原则 国际刑法 人权 罗马规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家实施国际犯罪的责任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进保 《杭州商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0-46,共7页
国家实施国际犯罪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在国家犯罪中起直接作用的具体人员必须承担个人责任。适用于个人的刑罚已由《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作出规定 ,而针对国家这一抽象实体的责任形式应是集法律、政治、道义和经济为一体的混合处罚措... 国家实施国际犯罪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在国家犯罪中起直接作用的具体人员必须承担个人责任。适用于个人的刑罚已由《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作出规定 ,而针对国家这一抽象实体的责任形式应是集法律、政治、道义和经济为一体的混合处罚措施。国际刑事法院在追究国家罪责的司法活动中需要加强与联合国安理会的合作 ,且得到世界各国的大力支持 ,才能对国家作出限制主权、罚金、经济制裁等处罚措施并实际付诸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规约 国际犯罪 二元责任原则 罪过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联合国安理会司法解决达尔富尔问题的困境
15
作者 李凌志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4-155,160,共23页
联合国安理会对达尔富尔问题的司法解决,本质是利用国际刑事法院追究达尔富尔问题中国际犯罪行为的责任,符合联合国安理会和国际刑事法院的共同利益,也符合《联合国宪章》和《罗马规约》的规定。然而,在联合国安理会司法解决达尔富尔问... 联合国安理会对达尔富尔问题的司法解决,本质是利用国际刑事法院追究达尔富尔问题中国际犯罪行为的责任,符合联合国安理会和国际刑事法院的共同利益,也符合《联合国宪章》和《罗马规约》的规定。然而,在联合国安理会司法解决达尔富尔问题的过程中,国际刑事法院对国家官员豁免权的立场存在逻辑缺陷,阻碍了达尔富尔问题的司法审判程序与和平进程,导致国际刑事法院没有与联合国安理会、非洲与阿拉伯国家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而是成为联合国安理会解决地区冲突的不可控因素,直接造成联合国安理会司法解决达尔富尔问题出现困境。目前,国际刑事法院正在将达尔富尔问题的法律逻辑适用于其他案件,但过度关注国际犯罪问题不利于地区冲突的和平解决。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罗马规约》非缔约国,中国应重视国际刑法的发展导向和规则构建,推动国际刑事法院法律判决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安理会 豁免权 达尔富尔问题 罗马规约》 国际刑事法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刑法中的酷刑罪
16
作者 张新广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0-123,共4页
20世纪中叶,酷刑问题开始进入国际法领域,此后国际社会通过了一系列法律文件对其予以谴责、惩治。现在,酷刑罪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罪中的一种罪行,世界人权宣言也明确提出禁止酷刑。酷刑罪的客体是自然人的人身权和公职活动(特别是司法活动... 20世纪中叶,酷刑问题开始进入国际法领域,此后国际社会通过了一系列法律文件对其予以谴责、惩治。现在,酷刑罪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罪中的一种罪行,世界人权宣言也明确提出禁止酷刑。酷刑罪的客体是自然人的人身权和公职活动(特别是司法活动)的权威性;酷刑罪的客观方面是违反有关禁止酷刑的国际法文件和其他法律的规定,对被害人实施一定的非法行为,使之遭受严重的肉体或精神痛苦;酷刑罪的主体包括国家公职人员、以官方身份行使一定职权的人等;酷刑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又称罗马规约)是对酷刑罪的最新、最权威的规定。当前,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需要加强对酷刑罪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酷刑 酷刑罪 《酷刑宣言》 《反酷刑公约》 《国际刑事法院规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法上侵略罪定义的发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姚财福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4期94-100,共7页
侵略罪作为习惯国际法上的罪行,由于其政治性等特点,国际社会一直未能形成一个能够被普遍接受的法律意义上的定义。国际刑事法院侵略罪特别工作组从国家的侵略行为与个人行为两个层面上对侵略罪的定义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探索,最终在2... 侵略罪作为习惯国际法上的罪行,由于其政治性等特点,国际社会一直未能形成一个能够被普遍接受的法律意义上的定义。国际刑事法院侵略罪特别工作组从国家的侵略行为与个人行为两个层面上对侵略罪的定义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探索,最终在2010年《罗马规约》的审查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侵略罪的修正案,以联大第3314(XXIX)号决议作为基础,将侵略罪界定为一种由政治或军事领导人实施的、依其特点、严重程度和规模构成对《联合国宪章》明显违反的犯罪。这是近年来关于侵略罪定义的最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略罪定义 罗马规约 侵略罪特别工作组 修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刑法参与全球深海治理的适用范围及影响——以生态灭绝罪为视角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韵依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5-80,共6页
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威胁,随着将生态灭绝罪纳入国际刑事法院管辖动议的日益活跃,国际刑法将极有可能作为手段参与全球深海治理。本文通过对生态灭绝罪新近发展以及深海采矿法律制度的分析,指出国际刑法在深海... 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威胁,随着将生态灭绝罪纳入国际刑事法院管辖动议的日益活跃,国际刑法将极有可能作为手段参与全球深海治理。本文通过对生态灭绝罪新近发展以及深海采矿法律制度的分析,指出国际刑法在深海生态环境治理领域适用可能存在的问题。面对国际刑法、国际海洋法、国际环境法关于保护与开发二者关系平衡的新一轮探索,我国应在“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关注生态灭绝罪的发展对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可能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灭绝罪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罗马规约》 深海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及其最新发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成铭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48-53,共6页
条约仅约束当事国 ,未经第三国同意 ,条约既不能为第三国创设权利 ,也不能为第三国施加义务 ,即条约对第三国既无损也无益 ,条约的这一相对效力原则已经成为习惯法的一部分。然而 ,这一古老的原则受到当代国际法的冲击 ,《国际刑事法院... 条约仅约束当事国 ,未经第三国同意 ,条约既不能为第三国创设权利 ,也不能为第三国施加义务 ,即条约对第三国既无损也无益 ,条约的这一相对效力原则已经成为习惯法的一部分。然而 ,这一古老的原则受到当代国际法的冲击 ,《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将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及于非当事国 ,欧共体将其制定的规则直接适用于成员国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其尚未生效以前就由非当事国参与修改。条约对第三国效力的新发展是否有助于继续维持国际关系和建立在国际关系基础之上的条约关系的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约 国际 效力原则 《国际刑事法院规约》 直接适用 管辖权 习惯法 第三国 最新发展 成员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