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文”字看《国语·晋语》中的文学意识
1
作者 李书安 王红丽 《电影评介》 2009年第21期103-104,共2页
先秦史传散文是中国叙事文学的源头之一。作为《国语》重要部分的《晋语》是一部兼有史学、文学性质的著作。《国语·晋语》中多处使用"文"字,其文本中使用"文"的语境意义和使用者的意图,充分说明《国语·... 先秦史传散文是中国叙事文学的源头之一。作为《国语》重要部分的《晋语》是一部兼有史学、文学性质的著作。《国语·晋语》中多处使用"文"字,其文本中使用"文"的语境意义和使用者的意图,充分说明《国语·晋语》已有明显的文学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语·晋语》 文学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汉语情态副词“信、诚、实、果”的词义差别 被引量:4
2
作者 马景仑 《高校教育管理》 1991年第1期67-70,共4页
“信、诚、实、果”是古汉语中表示“确实、的确”之义的情态副词.例如:《左传·宣公十一年》:“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孟子·梁惠王上》:“王曰:‘然.诚有百姓者.’”《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小人实不才.”《孟子... “信、诚、实、果”是古汉语中表示“确实、的确”之义的情态副词.例如:《左传·宣公十一年》:“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孟子·梁惠王上》:“王曰:‘然.诚有百姓者.’”《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小人实不才.”《孟子·离娄下》:“王使人瞷夫子果有以异于人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副词 词义差 左传 古汉 孟子 可译 本义 “诚” 若果 《国语·晋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常被误用的词语
3
作者 西甑山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7-37,共1页
“莘莘学子”是近年来人们喜用的一个词语,却又是一个常被误用的词语。一年来,我在书刊上发现多例误用。1997年11月18日《人民政协报》登载《40年前毛泽东提出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40年后那群莘莘学子理想依旧在燃烧》,标... “莘莘学子”是近年来人们喜用的一个词语,却又是一个常被误用的词语。一年来,我在书刊上发现多例误用。1997年11月18日《人民政协报》登载《40年前毛泽东提出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40年后那群莘莘学子理想依旧在燃烧》,标题中“那群莘莘学子”的结构,已给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莘莘 《国语 《诗经》 康熙字典 《正字通》 误用句 中国教育 报告文学 《国语·晋语》 《辞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时期礼的发展与社会观念的变迁 被引量:31
4
作者 晁福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7-57,共11页
春秋时期礼的发展与社会观念的变迁晁福林在政治史、社会史的一般叙述中,春秋时期常被说成是“礼崩乐坏”的时代。这大致是不错的。但是,这个叙述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要把它限定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之内。就整个春秋时期的社... 春秋时期礼的发展与社会观念的变迁晁福林在政治史、社会史的一般叙述中,春秋时期常被说成是“礼崩乐坏”的时代。这大致是不错的。但是,这个叙述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要把它限定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之内。就整个春秋时期的社会面貌而言,“礼崩乐坏”并非其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春秋时期 社会观念 卿大夫 礼仪 春秋后期 诸侯 文公 孔子 《国语·晋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作归盂铭文简释──再谈京为西周宫室之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仲操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2-83,共2页
王作归盂铭文简释──再谈■京为西周宫室之名李仲操(宝鸡市博物馆副研究员)1994年冬,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刘家村西周窖藏出土钢孟底一件,盂上体残失已尽,底及圈足尚存,底盘正中铸铭文两行8字,曰:“王乍(作)京(中)(寝... 王作归盂铭文简释──再谈■京为西周宫室之名李仲操(宝鸡市博物馆副研究员)1994年冬,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刘家村西周窖藏出土钢孟底一件,盂上体残失已尽,底及圈足尚存,底盘正中铸铭文两行8字,曰:“王乍(作)京(中)(寝)(归)盂。”现试释如下:一、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释 路寝 再谈 周原甲骨文 宝鸡市 《国语·晋语》 周王 春秋战国时期 《公羊传》 《尔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岐水、姜水与姜氏城
6
作者 刘宏斌 《文博》 1997年第6期52-54,共3页
炎帝是中华民族始祖之一,几千年来炎黄子孙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本文拟就与炎帝有关的岐水、姜水及姜氏城略作考证,并就炎帝故里问题谈一点粗浅之见,就教于专家学者。 关于炎帝的出生,文献古籍多有记载。 《国语·晋语》:“... 炎帝是中华民族始祖之一,几千年来炎黄子孙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本文拟就与炎帝有关的岐水、姜水及姜氏城略作考证,并就炎帝故里问题谈一点粗浅之见,就教于专家学者。 关于炎帝的出生,文献古籍多有记载。 《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蛴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水 姜氏 雍水 《水经注》 《国语·晋语》 氏族部落 渭河 炎帝神农氏 文献古籍 凤翔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