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辟途径于文苑,示楷模于艺林”——论《国朝骈体正宗》及其姚燮、张寿荣评点的骈文批评建树 被引量:2
1
作者 路海洋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4期94-100,共7页
曾燠编选的《国朝骈体正宗》,是清人所选当代骈文选本中影响十分广泛的一部名作,清代后期学者姚燮、张寿荣曾先后对其进行卓有建树的评点。从《国朝骈体正宗》到《国朝骈体正宗评本》,三代学者累蓄努力,既从“破”的一面鉴别、抉示出历... 曾燠编选的《国朝骈体正宗》,是清人所选当代骈文选本中影响十分广泛的一部名作,清代后期学者姚燮、张寿荣曾先后对其进行卓有建树的评点。从《国朝骈体正宗》到《国朝骈体正宗评本》,三代学者累蓄努力,既从“破”的一面鉴别、抉示出历来骈文包括清代骈文所存在的弊症,又从“立”的一面倡扬骈文高格、树立清代骈文经典。就批评建树而言,《国朝骈体正宗》及其评点既为研究者提供了审视清代骈文史的一个独特而有效的视角、一个存瑕的范本,又有力推进了清代骈文作家、作品经典化进程,其是清代骈文批评史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朝骈体正宗》 姚燮 张寿荣 评点 骈文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朝意趣与清代“骈文正宗”的典范生成
2
作者 杨珂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9-158,共10页
曾燠《国朝骈体正宗》以“六朝”为宗尚,筛选并删改清代的名家之作,进而界定骈文作家、作品的正宗统系,传达骈文创作的“心法”与“技法”。在此过程中,选家有意塑造自身的权威,而姚燮、张寿荣等也通过圈点、品评文章,拓展选本原有的六... 曾燠《国朝骈体正宗》以“六朝”为宗尚,筛选并删改清代的名家之作,进而界定骈文作家、作品的正宗统系,传达骈文创作的“心法”与“技法”。在此过程中,选家有意塑造自身的权威,而姚燮、张寿荣等也通过圈点、品评文章,拓展选本原有的六朝意趣,推动《正宗》典范的生成。以曾燠等为代表的清代骈文家致力于在选本中“整派依源,悬规植矩”,以期打造可与桐城古文对垒的骈文作家、作品正宗,同时他们也在骈文集序中策略性地书写、展现自己的时代、地域正宗观。选本的面貌为文章作者、选家、评点者、题序者所共塑,而“骈文正宗”的内涵也随之被不断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朝骈体正宗》 六朝 选本删改 评点 骈文正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文坛上的六朝风 被引量:15
3
作者 曹虹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5-83,共9页
在清代骈文复兴的历程中,持续性地激扬回旋着一股六朝风,牵动文坛风尚的进路。如何为"六朝"涤去"金粉气",洗刷所谓"齐梁小儿语"的污名,清初的有识之士利用时代与地域条件,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乾、嘉、道... 在清代骈文复兴的历程中,持续性地激扬回旋着一股六朝风,牵动文坛风尚的进路。如何为"六朝"涤去"金粉气",洗刷所谓"齐梁小儿语"的污名,清初的有识之士利用时代与地域条件,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乾、嘉、道时期的骈文家拓展了更大的理论发挥与实践创辟的空间,不仅自觉靠拢六朝审美,而且确立了以"六朝"为高格和正轨的审美主导理念。晚清骈文界深化认识"六朝"作为典范的审美价值,积淀了深厚的理论与创作成果。清代的"六朝"观连缀着清人下逮民初精神史的重要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骈文 六朝文 《国朝骈体正宗》 《六朝丽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维崧与清代骈文复兴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明强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6-181,共6页
陈维崧是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其"入题-叙事-自述-明旨"的迦陵范式对骈文结构模式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陈创造出的骈文新结构"对话体"骈序,在骈文史上具有开创性。在骈文批评方面,陈推尊骈体,取法徐庾,强调"... 陈维崧是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其"入题-叙事-自述-明旨"的迦陵范式对骈文结构模式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陈创造出的骈文新结构"对话体"骈序,在骈文史上具有开创性。在骈文批评方面,陈推尊骈体,取法徐庾,强调"博"和"真",追求"自标兴会"。陈编选的《今文选》为后学提供了摹习骈文的范本。陈维崧集在康熙年间有三种版本行世,其作品被诸多骈文选本收录,《国朝骈体正宗》的编纂正式确立陈维崧在清代骈文史上的地位,陈也被公认为是清代骈文复兴的首要功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维崧 迦陵范式 骈文复兴 《今文选》 《国朝骈体正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