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国富论》出发:理解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辩证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函 《北方经济》 2021年第6期65-68,共4页
疫情爆发后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和政府相互作用尤为凸显,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基于此,本文梳理了斯密《国富论》中市场与政府的论述,一方面分析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疫情爆发后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和政府相互作用尤为凸显,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基于此,本文梳理了斯密《国富论》中市场与政府的论述,一方面分析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内涵、作用机制,表明市场有其边界;另一方面分析政府在微观层面是"守夜人",但并非局限"守夜人",从而辩证理解二者关系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市场 有为政府 斯密 《国富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的《国富论》
2
《新经济》 2010年第5期89-89,共1页
不读《国富论》,你不会了解资本主义。问题是.这部宏篇巨著包含的信息量是如此的庞大.如想准确地抓住亚当·斯密的核心思想则是一个难题,而又想在短时间内把握斯密的思想观点更是难上加上难。
关键词 《国富论》 大众 资本主义 思想观点 信息量 斯密 亚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当·斯密问题”的逻辑张力 被引量:2
3
作者 聂文军 《伦理学研究》 2003年第1期102-107,共6页
“亚当·斯密问题”是指斯密的《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之间存在着对立或不一致的问题,最初由十九世纪中叶的德国历史学派所提出。此后,随着现实与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学者们普遍认为,斯密的两大著作之间、经济学与伦... “亚当·斯密问题”是指斯密的《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之间存在着对立或不一致的问题,最初由十九世纪中叶的德国历史学派所提出。此后,随着现实与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学者们普遍认为,斯密的两大著作之间、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存在着对立或者不存在对立,而是相互一致的。这些看法都具有各自的积极合理的内容,但缺乏辩证的观点,而没有看到“斯密问题”自身的逻辑张力,也就是说,“斯密问题”所指涉的是现实的经济与伦理之间及作为其理论表现的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斯密问题”所含的这些关系呈现出了一个动态的、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斯密问题 经济学 伦理学 逻辑张力 《国富论》 《道德情操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价能决定房价吗?——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总工程师邹晓云谈房价地价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孟然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43,共4页
争议再起,利益集团利用话语权表达声音? 《中国土地》:地价和房价谁决定谁之争,从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时期就开始了,说了20多年。今年两会上,这个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早就讲过房价决定地价。从经... 争议再起,利益集团利用话语权表达声音? 《中国土地》:地价和房价谁决定谁之争,从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时期就开始了,说了20多年。今年两会上,这个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早就讲过房价决定地价。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房价地价谁决定谁应当是很清楚的,可现实中还是争论不休,您认为是什么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土地》 房价 地价 总工程师 勘测规划 土地管理局 《国富论》 利益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力观视阈中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娄亮华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5期78-81,共4页
关键词 企业核心竞争力 竞争力提升 模型构建 《哈佛商业评论》 视阈 合力 《国富论》 普拉哈拉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亚当·斯密的人性观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军 孙宁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5年第2期62-67,共6页
试论亚当·斯密的人性观张军,孙宁由德国历史学派与边际效用学派引发的、长达百年争论的所谓“亚当斯密问题”事实上并不存在。因为《道德感情论》展示的是自然主义的人性论,即认为利他与利己都只是人性的一个侧面,人性既不是完... 试论亚当·斯密的人性观张军,孙宁由德国历史学派与边际效用学派引发的、长达百年争论的所谓“亚当斯密问题”事实上并不存在。因为《道德感情论》展示的是自然主义的人性论,即认为利他与利己都只是人性的一个侧面,人性既不是完全利己的,也不是完全利他的;而《国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斯密问题 《国富论》 感情论 利己心 经济人 自利心 人性观 人的本性 社会哲学 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蜜蜂”——本刊企业社会责任事业前进的足迹 被引量:1
7
作者 崔怡 李明秀 《WTO经济导刊》 2008年第1期42-44,共3页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道:“每个个体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提升多少公共利益。他只在乎他自己的保障,自己的收益。而个体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最终达到的结果并非他自己的意图。个体通过追求自身的利益来促进...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道:“每个个体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提升多少公共利益。他只在乎他自己的保障,自己的收益。而个体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最终达到的结果并非他自己的意图。个体通过追求自身的利益来促进社会收益,往往比他真正打算促进社会收益时更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事业 蜜蜂 公共利益 社会收益 《国富论》 个体 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险中的效用理论
8
作者 张婷 《上海保险》 2013年第8期60-61,共2页
经济学的历史其实很短,只有200多年。1776年,一位叫亚当·斯密(1723年-1790年)的英国人写了一本书,叫《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就是俗称的《国富论》。这本书是世人公认的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著作。亚当·... 经济学的历史其实很短,只有200多年。1776年,一位叫亚当·斯密(1723年-1790年)的英国人写了一本书,叫《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就是俗称的《国富论》。这本书是世人公认的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著作。亚当·斯密也就成了经济学之父。此后,经济学登堂入室,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历久不衰,甚至被称为所有社会科学的“皇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用理论 经济学著作 保险 社会科学 《国富论》 国民财富 英国人 斯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消合一、分享媒体——全媒体产消合一数字化平台模型解析
9
作者 姜进章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第12期26-27,共2页
自从2006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所著的《财富的革命》一书出版以来,“产消合一”的经济学术语才从学者的象牙塔走到现实的社会,并成为未来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趋势。如同中国的著名学者汪丁丁在《财富的革命》的中文版... 自从2006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所著的《财富的革命》一书出版以来,“产消合一”的经济学术语才从学者的象牙塔走到现实的社会,并成为未来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趋势。如同中国的著名学者汪丁丁在《财富的革命》的中文版序言中所介绍的那样:产消合一的理论可以从斯密《国富论》进行追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模型 全媒体 数字化 社会生产方式 解析 著名学者 经济学术语 《国富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满生 《教师》 2009年第1期62-63,共2页
18世纪,英国著名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经济学巨著《国富论》中就对生产的专业化进行了十分详细的分析,并举了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一个制针手工场由于实行了生产专业化分工,生产率提高四千八百倍。教师成为一种专门职业... 18世纪,英国著名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经济学巨著《国富论》中就对生产的专业化进行了十分详细的分析,并举了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一个制针手工场由于实行了生产专业化分工,生产率提高四千八百倍。教师成为一种专门职业,它的发展也经历了从经验化、随意化到专业化的漫长过程。它是社会进步、生产发展、职业分化的自然和必然结果。它也是提高教师素质、教育效率和教育效果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发展 古典经济学家 职业分化 《国富论》 专业化分工 18世纪 社会进步 生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当·斯密眼中的行业协会
11
作者 邓文汉 《社团管理研究》 2010年第3期59-,共1页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对行业协会(Corporations,<国富论>有不同译本,有的译为行业协会,有的译为同业公会,是指同行业者的组织,包括商人和可接收学徒的工匠)并无好感,在他的经典巨著<国富论>中,行业协会的出现就带着原罪.
关键词 亚当·斯密 正外部性 原罪 行业协会 同业公会 行业组织 《国富论》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不见的手”乃是“私人利害关系”
12
作者 王仲君 《高校教育管理》 1991年第2期76-78,75,共4页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一书中创获了一只“看不见的手”.二百多年来,那只“手”却象一个幽灵,老让人不可捉摸.学界诸说,莫衷一是.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一书中创获了一只“看不见的手”.二百多年来,那只“手”却象一个幽灵,老让人不可捉摸.学界诸说,莫衷一是.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一曰“看不见的手”就是价值规律;一曰“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机制.笔者本着弄清是非之念,妄加查考.认定:“看不见的手”乃是“私人利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害关系 “看不见的手” 前因 资本投向 资本用途 价值规律 社会利益 本意 《国富论》 自身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生态理性匡正经济理性
13
作者 姜亦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21,共1页
经济理性是近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1776年在《国富论》中提出的。斯密认为每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经济人”,都有理性的利己之心,主观上的利己心在“看不见的手”的指挥下展开竞争,客观上推进社会财富的增长,使整个社会福... 经济理性是近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1776年在《国富论》中提出的。斯密认为每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经济人”,都有理性的利己之心,主观上的利己心在“看不见的手”的指挥下展开竞争,客观上推进社会财富的增长,使整个社会福利增加。“理性经济人”的论点成为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逻辑支撑点和方法论原则。遗憾的是,经济理性被绝对化、教条化。人类按照经济理性行事,在经济发展中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在自然界却埋下了祸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理性 生态理性 现代西方经济学 “看不见的手” 匡正 《国富论》 “经济人” 方法论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了这些书我们也不会变坏
14
《中国报道》 2015年第3期106-106,共1页
写下这个题目,我想起有教授强烈呼吁删除中学课本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原因是太暴力了。读了这篇文章就会成为打打杀杀的鲁智深吗?这位教授肯定学过这篇课文,但他不是鲁智深。至少从我上中学起,就有这篇课文,50多年了,有多... 写下这个题目,我想起有教授强烈呼吁删除中学课本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原因是太暴力了。读了这篇文章就会成为打打杀杀的鲁智深吗?这位教授肯定学过这篇课文,但他不是鲁智深。至少从我上中学起,就有这篇课文,50多年了,有多少人成为鲁智深呢?现实中的许多“鲁智深”其实并没有学过这篇课文。一本书所表达的思想对社会是有影响的,但影响的基础还是社会的现实。《十日谈》有思想启蒙的作用是因为当时已处于中世纪将近结束的时期,《国富论》发生重大影响还在于当时市场经济已开始形成。有的人总喜欢夸大这种影响,似乎一本书可以亡国或兴国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课本 《十日谈》 《国富论》 鲁智深 思想启蒙 市场经济 课文 中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巧之门(七十)——杨柳、春风、玉门关
15
作者 陈宏杰 《股市动态分析》 2004年第37期38-39,共2页
显学皆为二流 亚当·斯密《国富论》后大红大紫,掌管海关缉私后再也拿不出重量级的作品:曹禺年青时才思如洪水,陈白露、周朴园影响了几代人,当了领导后连小品都欠奉;经济学家安德鲁·贝纳德和马翰·布什通过计算国家人口、... 显学皆为二流 亚当·斯密《国富论》后大红大紫,掌管海关缉私后再也拿不出重量级的作品:曹禺年青时才思如洪水,陈白露、周朴园影响了几代人,当了领导后连小品都欠奉;经济学家安德鲁·贝纳德和马翰·布什通过计算国家人口、GDP增长率等数据,四年前在《经济学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门关 大巧 GDP增长率 《国富论》 杨柳 波浪理论 周朴园 艾略特 乌克兰 陈白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魏的铁血“土改”
16
作者 梁盼 《新财经》 2012年第6期102-103,共2页
土地制度是所有经济制度的根本,占令中外皆然。就连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分析英国工业革命之前的欧洲经济时,也重点强调,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首先要看自耕农和小地主对土地的产权在多大程度上是独立... 土地制度是所有经济制度的根本,占令中外皆然。就连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分析英国工业革命之前的欧洲经济时,也重点强调,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首先要看自耕农和小地主对土地的产权在多大程度上是独立的,不受领主和庄园主制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改 北魏 英国工业革命 土地制度 《国富论》 经济制度 欧洲经济 发展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巧之门(四十八)——经济学名家投资杂记(上)
17
作者 陈宏杰 《股市动态分析》 2004年第14期43-44,共2页
20年代的剑桥俊彩星驰,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拉姆齐、庇古、罗宾逊夫人、凯恩斯巨匠云集。其中有个意大利人,叫斯拉法的,糅合诸家之长,建立了一个经济学体系——史称“斯拉法体系”。斯公对李嘉图十分推崇... 20年代的剑桥俊彩星驰,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拉姆齐、庇古、罗宾逊夫人、凯恩斯巨匠云集。其中有个意大利人,叫斯拉法的,糅合诸家之长,建立了一个经济学体系——史称“斯拉法体系”。斯公对李嘉图十分推崇,著有《大卫·李嘉图传》,详述老李一生。李嘉图27岁才读到亚当·斯密的成名作《国富论》(中文版由严复首译,国富论从此定名),读后对经济学大为神往于是半路出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体系 凯恩斯 大卫·李嘉图 斯拉法 亚当·斯密 大巧 投资人 有闲阶级论 杂记 《国富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书讯
18
《中国储运》 2014年第8期109-109,共1页
《图解国富论——大国崛起的财富之路》 《图解国富论》是专门针对对经济学感兴趣及新入门的读者,为其全面细致地解读《国富论》中经典的经济术语,将艰深难懂的经济学理论,通过大量插图、图表形象地表述出来,是一本非常好的入门读... 《图解国富论——大国崛起的财富之路》 《图解国富论》是专门针对对经济学感兴趣及新入门的读者,为其全面细致地解读《国富论》中经典的经济术语,将艰深难懂的经济学理论,通过大量插图、图表形象地表述出来,是一本非常好的入门读物。原作者亚当斯密,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之一。1776年,出版《国富论》,引起大众广泛的议论,此书被著名历史学家巴克勒称为“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书”,亚当斯密也被世人尊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富论》 经济学理论 书讯 亚当斯密 西方经济学 现代经济学 大国崛起 经济术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主义与社会责任感
19
作者 戈峻 《WTO经济导刊》 2009年第12期33-33,共1页
二百多年前,亚当·斯密在其巨作《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中指出:“若个人和企业欲追求可持续的经济成功,则需同时给予他人及社会以人文关爱。”
关键词 社会责任感 人文主义 《道德情操论》 《国富论》 人文关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育儿成本时代生二胎 教育金保险要备齐
20
作者 夏淑媛 《大众理财顾问》 2016年第5期58-59,共2页
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早已不是新鲜问题。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明确提出:“就一国的繁荣而言,最明确的标识是居民人数的增长。”人口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1937年,凯恩斯在《人口缩减的若干经济后果》中分析认... 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早已不是新鲜问题。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明确提出:“就一国的繁荣而言,最明确的标识是居民人数的增长。”人口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1937年,凯恩斯在《人口缩减的若干经济后果》中分析认为,人口增长由于促进投资而促使经济成长。凯恩斯学派的后继者哈罗德在《论动态经济学》中论证认为,人口增长不仅扩大了消费,还增大雇佣,使投资规模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金 人口与经济 凯恩斯学派 成本 育儿 保险 人口增长 《国富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