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与传承——以《国家宝藏》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姚璇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55,共3页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面临新的任务。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精准对接当下公众对精神文化的渴求,建立起新时代的文化自信,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体系,成为亟待研究和...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面临新的任务。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精准对接当下公众对精神文化的渴求,建立起新时代的文化自信,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体系,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时代命题。《国家宝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多元艺术结合起来,独辟蹊径、开拓创新,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全新的表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传播与传承 《国家宝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宝藏》: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表达 被引量:11
2
作者 胡奇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8-100,共3页
《国家宝藏》是中央电视台在2017年第四季度重磅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博类探索节目。央视携手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九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立足中华文化宝库资源。每家博物馆推荐3件镇馆之宝,交予民众甄选。每件宝物都拥... 《国家宝藏》是中央电视台在2017年第四季度重磅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博类探索节目。央视携手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九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立足中华文化宝库资源。每家博物馆推荐3件镇馆之宝,交予民众甄选。每件宝物都拥有自己的明星“国宝守护人”,他们将倾情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宝藏》 传统文化 现代性 上海博物馆 中华文化 中央电视台 故宫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物的“复活”,传统的“新生”——《国家宝藏》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董甜甜 凌继尧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3-160,共8页
《国家宝藏》作为一档原创的电视节目,以文物为载体,运用极致的电视语言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进行了恰当的现代语态表达,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这不仅反映当下人们对传统文化回归的需求,更说明传统文化的发扬和继承更需要在创新的外在形式... 《国家宝藏》作为一档原创的电视节目,以文物为载体,运用极致的电视语言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进行了恰当的现代语态表达,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这不仅反映当下人们对传统文化回归的需求,更说明传统文化的发扬和继承更需要在创新的外在形式下,传播民族精神的内核。论文分别从仪式与趣味结合下的严肃而活泼的艺术形式塑造、人物与文物在前世今生中的跨时空叙事表达,以及国家和个人在传统和历史关照下的民族文化建构三方面来论述《国家宝藏》如何运用创新的方式完成传统文化的传播,以期对未来传统文化的"新生",并树立真正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宝藏》 文物 传统文化 传播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文博类纪录片的症候解析与功能释放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琳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6-99,共4页
近年来,随着《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一系列文博类纪录片及其相关节目的热播,不仅在普通观众中引发了“国宝热”以及对“国宝”的追捧,也在学术层面上引发了专家从博物馆的文物认定系统对国宝之文化意义... 近年来,随着《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一系列文博类纪录片及其相关节目的热播,不仅在普通观众中引发了“国宝热”以及对“国宝”的追捧,也在学术层面上引发了专家从博物馆的文物认定系统对国宝之文化意义与艺术价值的解读以及对那些公认为“国宝”作品的生成路径的探讨。虽然博物馆是近现代的产物,但古今中外,无论是皇家还是民间,都有着悠久的收藏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功能释放 “国宝” 解析 症候 国文 《国家宝藏》 生成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鼓南迁北归记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琳琳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3-55,共3页
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首期节目让世人知道了石鼓辗转迁徙、命运多舛的故事.石鼓最终也在众多文物中脱颖而出,入选《国家宝藏》特展九大国宝.
关键词 石鼓 《国家宝藏》 南迁 中央电视台 节目 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