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6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秩序与美国的全球领导力——评2015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卫东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72,81,共8页
国际秩序是2015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奥巴马政府试图通过强化国际经济秩序与国际政治秩序来提升美国的全球领导力。在奥巴马政府看来,国际秩序是继安全、经济繁荣、价值观之后美国的第四大国家利益。奥巴马政府倡导的... 国际秩序是2015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奥巴马政府试图通过强化国际经济秩序与国际政治秩序来提升美国的全球领导力。在奥巴马政府看来,国际秩序是继安全、经济繁荣、价值观之后美国的第四大国家利益。奥巴马政府倡导的国际秩序观就其实质而言是美国试图通过掌控构建国际秩序的话语权从而最终实现对世界的领导权,从而更好地维护美国国家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秩序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国家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美国新《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评析
2
作者 田甲方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6期82-82,共1页
甘钧先在《2010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析》(载《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2010年5月奥巴马政府公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虽然表明美国愿意放弃“先发制人”的单边主义行为,转向以“巧实力外交”为主要... 甘钧先在《2010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析》(载《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2010年5月奥巴马政府公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虽然表明美国愿意放弃“先发制人”的单边主义行为,转向以“巧实力外交”为主要手段的多边主义外交,但与小布什时期的安全战略报告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现代国际关系》 2010年 “先发制人” 奥巴马政府 单边主义 多边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毅 《国际展望》 2010年第4期18-22,共5页
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与奥巴马政府大战略转型2010年上半年美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四年防务评估报告》(QDR)、《核态势评估报告》,最近又由奥巴马总统签署发表了《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一系列的重要战略报告勾画出了美国安全战... 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与奥巴马政府大战略转型2010年上半年美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四年防务评估报告》(QDR)、《核态势评估报告》,最近又由奥巴马总统签署发表了《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一系列的重要战略报告勾画出了美国安全战略、对外战略和军事战略的大政方针。可以说,奥巴马政府的美国大战略作为政府文件的形式已经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军事力量 两个大局 美国政府 国家安全利益 领导地位 四年防务评估报告 美国安全战略 战略目标 国家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外交型智库及其涉华研究议题的特征与启示——基于韩国国家安保战略研究院历年战略报告
4
作者 李杨 林敏洁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3-153,共11页
[目的/意义]21世纪以来,韩国外交型智库的涉外研究成果为其政府与企业的对外政治经济决策提供了大量数据支撑。聚焦韩国外交型智库的涉华研究有助于我国更好地理解韩国对外战略特点与趋势,为我国对韩外交政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 [目的/意义]21世纪以来,韩国外交型智库的涉外研究成果为其政府与企业的对外政治经济决策提供了大量数据支撑。聚焦韩国外交型智库的涉华研究有助于我国更好地理解韩国对外战略特点与趋势,为我国对韩外交政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先对韩国外交型智库发展沿革及特点进行梳理,再以国家安保战略研究院发表的战略报告为例,对其涉华议题内容及特征进行探讨。[结果/结论]历史传统、地缘政治及经济格局塑造了当今韩国的对外政治交往形态。研究发现,韩国外交型智库涉华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体制改革、周边外交政策、中美战略竞争及中国经济安全领域。建议我国智库针对韩国外交型智库建立分级监测机制,积极推动中韩智库开展联合研究,并进一步完善两国智库人才交流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外交型智库 中国研究 韩国国家安保战略研究院 战略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安全战略视域下日本推动印太小多边安全机制的路径、动因与影响
5
作者 王竞超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56,174,共22页
近十年来,印太小多边安全机制逐步发展壮大,已成为影响地区局势与安全架构的关键因素之一。日本作为诸多小多边机制的重要推动方,通过与其他成员国塑造共同身份、引导议题设置、修补美国与盟伴国家关系等路径,在机制构建与发展方面发挥... 近十年来,印太小多边安全机制逐步发展壮大,已成为影响地区局势与安全架构的关键因素之一。日本作为诸多小多边机制的重要推动方,通过与其他成员国塑造共同身份、引导议题设置、修补美国与盟伴国家关系等路径,在机制构建与发展方面发挥了其独有作用。从本质上看,日本推动印太小多边机制的动力在于更好地推进其国家安全战略。日本意图借助小多边机制夯实本国防卫力量、巩固并强化日美同盟,通过与其他成员国营造共有威胁认知、提升小多边安全合作水平,塑造于己有利的国际安全环境与战略态势。从单元层次看,印太小多边机制为日本推进国家安全战略提供了较明显的“助力”。从国际体系层次看,诸多小多边机制使日美等国着力打造的印太安全合作体系形成双边、小多边、多边三大合作层次,达到同频共振的效应,冲击了以东盟为中心的亚太安全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外交 国家安全战略 印太安全 小多边机制 安全机制 亚太安全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国家安全学“研究对象”的再认识——基于一种价值判断的战略视角
6
作者 魏华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8-54,共7页
[研究目的]对国家安全学的研究对象予以进一步明确与限定,以期推进其“泛化”问题的解决,进而夯实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的根基。[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对“战略”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予以进一步厘清,并将其应用于国家安全学领域,以... [研究目的]对国家安全学的研究对象予以进一步明确与限定,以期推进其“泛化”问题的解决,进而夯实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的根基。[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对“战略”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予以进一步厘清,并将其应用于国家安全学领域,以阐明其在该学科中的具体含义。[研究结果/结论]所谓“战略”,本质上是目的与手段的辩证关系,其排他性特征在于目的中的“价值判断”属性。这为国家安全学的研究对象带来了更为具体的限定,即其在实操层面应至少具备两种特征:目的选择中具有复数可行选项的存在;目的内涵中要有国际要素的参与。这提示,国家安全学最终指向的是对国家根本政治目的的重新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 学科边界 研究对象 战略 价值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安全情报战略知识图谱构建与检索增强问答框架研究
7
作者 刘耀文 夏一雪 +3 位作者 张鹏 沈宇航 韦昱妃 覃瑶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5-173,共9页
[研究目的]在全球战略竞争加剧和地缘政治格局深度重构的背景下,如何从海量非结构化文献中构建专业知识体系,实现对国家战略的系统化分析,已成为国家安全和开源情报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研究方法]以美国国家安全情报战略为实验样本,进... [研究目的]在全球战略竞争加剧和地缘政治格局深度重构的背景下,如何从海量非结构化文献中构建专业知识体系,实现对国家战略的系统化分析,已成为国家安全和开源情报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研究方法]以美国国家安全情报战略为实验样本,进行知识图谱构建与检索增强问答框架设计研究。首先,构建细粒度实体与关系分类体系,融合思维链与自我反思的提示策略,运用QLoRA训练出适应国家安全与战略领域的专业知识抽取模型;接着,基于六元组知识表示方案,构建结构化、可持续更新的知识图谱;最后,融合混合检索图谱与动态专家角色注入的提示增强问答框架,实现专业知识的精准匹配与深度分析。[研究结果/结论]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任务中的F1值分别达到0.7181和0.7354,显著优于基准模型。问答系统在主观和客观评估中均高于Claude-3.5-sonnet和GPT-o1。研究成果可为国家安全情报战略研究提供可靠知识基础与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情报 情报战略 大语言模型 知识图谱 检索增强生成 问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安全战略视域下的美国对华制度制衡及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夏立平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52,I0002,I0003,共19页
形成于21世纪初的制度制衡理论,实际上已成为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的主导理论之一。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角度,可以发现自2001年以来美国历届政府制约中国的因素不断上升,其对华实施的制度制衡方略经历了从包容性向排... 形成于21世纪初的制度制衡理论,实际上已成为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的主导理论之一。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角度,可以发现自2001年以来美国历届政府制约中国的因素不断上升,其对华实施的制度制衡方略经历了从包容性向排他性的转变。小布什政府采用试图将中国纳入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的包容性制度制衡方略,奥巴马政府则采用两面下注的混合型对华包容性制度制衡方略。特朗普政府主要利用美国国内法律和制度对华进行排他性制度制衡,而拜登政府采用“小圈子”对华进行排他性制度制衡。拜登政府在高科技领域对华实行制度制衡,企图在某种程度上迟滞中国高科技发展,客观上却促使中国自立自强形成尽可能完整的高科技生产链,对美国自身高科技产业和国内经济也产生“反噬”效应,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全球化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国家安全战略 制度制衡 拜登政府 对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重战略逻辑视域下的德国国家安全战略 被引量:5
9
作者 郑春荣 林卓然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46,161,162,共25页
德国出台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大战略、机会主义、风险管理三种制定战略的政治逻辑为视角,系统检视德国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可以发现,德国国家安全战略目前仍属于一种较为模糊的原则性规划,... 德国出台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大战略、机会主义、风险管理三种制定战略的政治逻辑为视角,系统检视德国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可以发现,德国国家安全战略目前仍属于一种较为模糊的原则性规划,其详细行动计划还有待观察。同时,从长期的历史角度看,德国国家安全战略还存在有限的机会主义特征。此外,德国的国家安全政策以防范风险为主,重点是对军事、经济和制度的风险管理。在这种混合性质的国家安全战略引导下,未来德国外交中克制文化的约束力将进一步弱化,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会进一步巩固,欧洲战略自主也将在北约框架下艰难推进,但德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实施将受到其失稳的内政和美国大战略变动等因素的多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国家安全战略 战略 风险管理 机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治理的逻辑解析与规范建构
10
作者 李冰强 康星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8,共10页
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含义与范畴具有开放性与动态性,法学视角下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治理强调安全价值的优先级与制度供给的能动性。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治理应当坚持发展与安全统筹兼顾、国际与国内共同推进、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发力的应... 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含义与范畴具有开放性与动态性,法学视角下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治理强调安全价值的优先级与制度供给的能动性。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治理应当坚持发展与安全统筹兼顾、国际与国内共同推进、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发力的应然逻辑。当前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治理的紧迫性与制度规范的不完善,亟须以系统的法律体系为依托、以完备的制度规范为准绳,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搭建以《宪法》与《国家安全法》定基调、以《矿产资源法》(2024修订)指方向、以“战略性矿产资源具体管理办法”抓重点的法律体系;从前端、中端、末端整个周期构建覆盖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治理全过程的目录清单与专项规划并重、勘查开采与资源储备齐抓、循环利用与出口管制共管的制度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矿产资源 国家安全 安全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盟视域下的美日技术安全合作:战略逻辑与政策实践
11
作者 吴怀中 从伊宁 《国际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98,159,共27页
传统权力政治思维下同盟战略互动更多体现在高政治议题领域,但当前以美日为代表的同盟国家正日益将联盟合作关系拓展至同步覆盖经济与军事的技术安全议题领域。基于威胁制衡与利益平衡的联盟安全理论观点,旨在以盟国间国家利益的威胁认... 传统权力政治思维下同盟战略互动更多体现在高政治议题领域,但当前以美日为代表的同盟国家正日益将联盟合作关系拓展至同步覆盖经济与军事的技术安全议题领域。基于威胁制衡与利益平衡的联盟安全理论观点,旨在以盟国间国家利益的威胁认知视角考察美日推进技术安全合作的深层战略逻辑与政策实践进程,即美日技术安全合作的动机源于双方针对“特定对象国技术崛起”造成国家利益层面的共同战略“威胁”认知。通过技术安全合作,美日一方面针对性遏制中国军事实力发展,另一方面维持并筹谋国际规则制定主导权,以期有效应对中国技术提升所带来的所谓国家安全利益与国家政治利益“威胁”。在政策实践过程中,美日两国历经技术安全合作理念先期聚合、后续双多边协调机制确立直至尖端产业领域政企一体联动的复杂环节进程。由于经济安全议题牵涉国家利益的多个方面,美国在与盟国推进技术安全战略协调的同时,其战略合作成效亦受到同盟内部结构性利益分歧的掣肘。进入“特朗普2.0”执政时期,美国政府将继续以遏压中国为导向的经济安全战略部署,美日技术安全合作或仍维持高强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安全 同盟战略 国家利益 威胁认知 美日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安全与国家战略的关系及战略调整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彦平 李汉一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06-108,共3页
探讨了粮食安全与国家战略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如何进行战略调整以应对粮食安全挑战。粮食安全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稳定至关重要。为了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性、质量安全性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国家需要进行战略调整和... 探讨了粮食安全与国家战略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如何进行战略调整以应对粮食安全挑战。粮食安全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稳定至关重要。为了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性、质量安全性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国家需要进行战略调整和优化。调整包括改革农业生产模式、加强粮食储备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合作和强化政策支持等。通过优化调整措施,可以实现粮食安全与国家发展的良性互动。综上所述,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国家在政策和实践层面进行有效的战略调整,以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国家战略 战略调整 农业现代化 粮食储备体系 科技创新 国际合作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家安全战略的美俄网络空间安全观对比及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娜 漆晨航 杨振楠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2,共8页
[研究目的]网络空间大国博弈影响国家安全,对美俄网络安全观的对比研究,可为研究全球网络空间博弈及制定我国网络空间战略提供必要的借鉴。[研究方法]以网络安全观理论为基础,以冷战后美俄国家安全战略为样本,通过内容分析对美俄网络安... [研究目的]网络空间大国博弈影响国家安全,对美俄网络安全观的对比研究,可为研究全球网络空间博弈及制定我国网络空间战略提供必要的借鉴。[研究方法]以网络安全观理论为基础,以冷战后美俄国家安全战略为样本,通过内容分析对美俄网络安全话语演变的特点、认知逻辑与差异原因开展对比研究。[研究结论]研究表明,美俄网络安全观演变与地缘政治密切相关,两国不断因势调整,在网络安全理念、网络安全战略、网络安全维护手段上呈现内外、技术、主权等差异特征。我国高度关注全球主要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的动态,通过健全战略体系、完善规则体系、强化防御体系,不断推进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信息安全 国家安全战略 网络安全 网络空间 安全话语 美国 俄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巴马任期内《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长敏 李贵州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62,共9页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每届美国政府最重要的国家安全战略官方文本,在美国国家安全决策,乃至世界外交格局的演变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奥巴马任期内,分别于2010年和2015年发布了两份"报告",...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每届美国政府最重要的国家安全战略官方文本,在美国国家安全决策,乃至世界外交格局的演变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奥巴马任期内,分别于2010年和2015年发布了两份"报告",全面阐释了美国对整个国际时局和国家利益的认知,及其准备采取的战略措施。本文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两份"报告"进行比较和研究,发现其异同,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阐释两份"报告"所体现的"一体三翼"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新理念,即:"坚持美国领导";"强本固基、内外兼修","强化多边合作、奉行责任分担"以及"谨慎使用武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比较研究 外交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冷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邢悦 陆晨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3,155,共22页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下文称报告)是冷战末期以来美国历届政府阐述其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文件,历份报告体现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发展演变,其中2017 年特朗普政府发布的报告首次在冷战结束后将大国竞争列为国家安全的首要威胁,该报...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下文称报告)是冷战末期以来美国历届政府阐述其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文件,历份报告体现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发展演变,其中2017 年特朗普政府发布的报告首次在冷战结束后将大国竞争列为国家安全的首要威胁,该报告被认为对美国安全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然而,既有文献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原因的解读不一,国际局势的变化、国家利益的调整与总统党派更迭成为三种可能的解释。本文对历份报告进行词频统计,将报告中的高频词汇按照对战略环境的判断、对国家利益的认知、对国家安全威胁的识别、对战略手段的选择等组别进行分类,并按时间顺序整理这些数据,得出历份报告的词频变化图谱,以此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转变原因展开研究。研究发现,美国政府对战略环境的认知的改变构成了美国安全战略调整的主要原因,其中重大事件对战略环境判断的影响直接而明显。与其对战略环境判断的多变性相比,美国政府对由军事安全、经济繁荣与价值观作为其主要的构成要素的国家利益的界定具有稳定性。总统个人党派背景对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体现在对战略手段的选择上,并不构成导致国家安全战略转变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安全战略 战略环境 国家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伙伴”到“对手”:《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话语空间分析 被引量:31
16
作者 刘文宇 徐博书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5,52,共9页
语言与政治密切相关,语言的背后存在一定的意识形态。政治话语具有宣传政治理念、形成舆论导向、建构民众心理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Chilton的话语空间理论和Cap的趋近化理论,以三任美国总统任期内分别发布的三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为... 语言与政治密切相关,语言的背后存在一定的意识形态。政治话语具有宣传政治理念、形成舆论导向、建构民众心理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Chilton的话语空间理论和Cap的趋近化理论,以三任美国总统任期内分别发布的三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报告所建构的话语空间及其对中国的定位。研究发现,"中国"在报告中的定位变化明显,由"合作伙伴"逐渐转变成"国家安全威胁"。研究还进一步分析了2017年特朗普政府《报告》中趋近化策略的使用。《报告》将中国定位为不断趋近的威胁,引导读者构建对外来威胁的恐惧心理空间,从而使"美国至上"的外交政策合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近化理论 话语空间理论 批评话语分析 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妇女、和平与安全”战略的演进与问题探析
17
作者 李哲 张焱宇 《国际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62,156,157,共21页
自2000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325号决议以来,美国逐步开启了“妇女、和平与安全”战略的构建进程。该战略旨在通过发挥妇女独特的才能、多样化的思维及其在特定社会角色中的特殊影响力,助力美国更全面地实现其国家安全目标。从克林顿政... 自2000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325号决议以来,美国逐步开启了“妇女、和平与安全”战略的构建进程。该战略旨在通过发挥妇女独特的才能、多样化的思维及其在特定社会角色中的特殊影响力,助力美国更全面地实现其国家安全目标。从克林顿政府到拜登政府,该战略经历了前期酝酿、规范化、体系化和多元化的演进过程。从安全的指涉对象及主导安全价值来看,美国“妇女、和平与安全”战略具有双重安全逻辑,是女性主义安全理念与传统国家安全理念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女性主义安全理念对美国传统国家安全框架一定程度的纠偏与修正。美国“妇女、和平与安全”战略发展至今,反映了性别视角逐步融入美国国家安全事务的渐进过程,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实践路径,在女性保护、女性参与、女性赋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明显的局限,具体表现为政治极化对战略推进的掣肘、跨部门合作协调机制与评估机制建设不足,以及“美国至上”的价值取向导致的认知局限。特朗普以显著优势赢得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标志着民粹主义与保守主义大幅回潮,为该战略的未来发展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安全理念 非传统安全理念 美国“妇女、和平与安全战略 国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历史演进、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18
作者 丁任重 王娟 陈红霞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5,共14页
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是新时代中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强国建设和实现民族复兴的深邃战略考量。从“腹地—经济腹地—战略腹地”演进脉络梳理现有研究成果,重点回顾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的历史过程和主要启示;基于“区位—功能—... 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是新时代中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强国建设和实现民族复兴的深邃战略考量。从“腹地—经济腹地—战略腹地”演进脉络梳理现有研究成果,重点回顾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的历史过程和主要启示;基于“区位—功能—归宿”三位一体视角,分析国家战略腹地特征和空间范围界定标准,揭示国家战略腹地的科学内涵。新时代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的理论逻辑体现在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重要方面。在实践中,加强新时代国家战略腹地建设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根本指引,探索和强化关键产业备份、科技创新、战略物资储备、对外开放、生态屏障筑牢等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战略腹地 重大生产力布局 统筹发展和安全 产业备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2006年度《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浅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潘志高 倪海宁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23,共6页
美国2006年度《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基本继承了2002报告的三大重点,即用“先发制人”手段打击恐怖分子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加强与大国的合作、在全球促进经济繁荣与政治民主,但凸现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几个调整的新动向。美国仍... 美国2006年度《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基本继承了2002报告的三大重点,即用“先发制人”手段打击恐怖分子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加强与大国的合作、在全球促进经济繁荣与政治民主,但凸现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几个调整的新动向。美国仍在致力于谋求本国的“绝对力量优势”和“绝对安全”,向多边主义的“回归”是不彻底的,推行“先发制人”和“有效民主”政策背后的动机尤其值得继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国家安全战略 恐怖主义 先发制人 有效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杨卫东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0-87,共8页
特朗普政府首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其一,奉行"美国第一"的思想,质疑自二战结束以来指导美国对外大战略思想的自由国际主义;其二,以现实主义的国际政治观认识大国关系。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该战... 特朗普政府首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其一,奉行"美国第一"的思想,质疑自二战结束以来指导美国对外大战略思想的自由国际主义;其二,以现实主义的国际政治观认识大国关系。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该战略报告从安全、繁荣、实力与影响力等四大方面重新界定了美国国家利益。基于"美国第一"的现实主义思维,该战略报告更多地从竞争的角度认识中美关系,这必将从经贸关系与地缘政治两方面对中美关系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该战略报告的出台意味着未来美国民主、共和两党长期奉行的自由国际主义对外大战略将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政府 国家安全战略 国家利益 中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