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柳诒徵的《春秋》学研究
1
作者 孙旭红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03-112,共10页
柳诒徵学术思想的基础是经史合一,因此经、史同名同实正是其"史术贯通经术,为儒术之正宗"观点的体现,这一观点正是他对《春秋》学的发挥。所以,柳诒徵认为《春秋》为"史"且视三传为史学研究之法,但《春秋》在与《... 柳诒徵学术思想的基础是经史合一,因此经、史同名同实正是其"史术贯通经术,为儒术之正宗"观点的体现,这一观点正是他对《春秋》学的发挥。所以,柳诒徵认为《春秋》为"史"且视三传为史学研究之法,但《春秋》在与《周官》相贯通并经圣人笔削后又具有微言大义。同时,柳学浓厚的政治性融化在其《春秋》学中,并对他认识史书撰述宗旨、正统观念、史学体例等史学发展的内容与形式诸方面均产生重要影响。可以说,柳诒徵的《春秋》学是在为儒家经典的政治功能赋予新的生命支点,尤其是在抗战时期民族文化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柳学也在为追求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以实现"文化"认同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诒徵 《国史要义》 《春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纲纪天人 贯通古今——柳诒徵对中国传统史义的现代阐释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振红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1-157,共7页
柳诒徵立足时代全面考察中国传统史义,指出中国传统史学以道德仁义为原则褒善贬恶,这既是建立人间基本秩序、维护人道的必然要求,又是受命于天的善善恶恶之人性的自然生成,故传统史义上承天命、下涵人道,既获得了超越的天道支撑又具有... 柳诒徵立足时代全面考察中国传统史义,指出中国传统史学以道德仁义为原则褒善贬恶,这既是建立人间基本秩序、维护人道的必然要求,又是受命于天的善善恶恶之人性的自然生成,故传统史义上承天命、下涵人道,既获得了超越的天道支撑又具有现实的人道依据;其次,中国传统史学在褒贬具体人事的过程中强调正义与不义相反相成、常义与变义相辅而行,呈现出灵活通变的辩证思维,故柳氏以与时俱变、与事俱变的"中庸之道"作为中国传统史义的实现模式;最后,柳诒徵又引入权利与义务等现代观念分析君臣伦理,揭示出中国传统史义的普适意蕴,奠定了中国传统史义的现代发展路向。柳诒徵对中国传统史学大义的阐释既饱含浓烈的家国情怀又富有冷静的理性思考,既坚持传统的治学方法又采取现代的学术研究路径,其新旧夹杂的治学风格与著作方式虽有助于传统史学的现代化但也存在一些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诒徵 《国史要义·史义篇》 中国传统史义 现代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