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革命学文化”如何可能?--《园丁之歌》及“人民文化”难题再解读
1
作者 曾思怡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8,共12页
《园丁之歌》1970年代后期受批判与重评的命运,成为重新理解社会主义中国“革命”形势与群众政治的症候性文本。戏剧揭示出的劳动人民缺乏学文化意愿的问题,不止涉及知识分子认为的文化觉悟,还包含劳动人民对生产与学文化的关系、文化... 《园丁之歌》1970年代后期受批判与重评的命运,成为重新理解社会主义中国“革命”形势与群众政治的症候性文本。戏剧揭示出的劳动人民缺乏学文化意愿的问题,不止涉及知识分子认为的文化觉悟,还包含劳动人民对生产与学文化的关系、文化出路等问题的现实忧虑。以此为线索重读《园丁之歌》,分析“文化”内涵的变动及文化动员的策略,不仅有助于思考劳动人民的文化提高与革命实践的关系,也能够深化对“人民文化”“文化翻身”等问题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丁之歌》 《武训传》 人民文化 文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必须又红又专——批“四人帮”对《园丁之歌》的攻击和诬蔑
2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6年第4期39-42,共4页
湘剧高腔《园丁之歌》是在华主席亲切关怀和推荐下,拍摄的一部彩色舞台艺术影片。它从一个侧面讴歌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伟大胜利,是社会主义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株新苗。毛主席看后高兴地鼓了掌,表示肯定和赞赏。
关键词 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园丁之歌》 “四人帮” 接班人 攻击 社会主义文艺 文化大革命 舞台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人帮”为什么围剿《园丁之歌》
3
作者 邓运佳 张志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6年第3期50-56,共7页
湘剧高腔《园丁之歌》,是湖南省一九七二年文艺会演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戏曲剧目之一。这个戏紧紧扣住教育工人孩子陶利不要“淘气”,要努力为革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个中心事件,展开了两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尖... 湘剧高腔《园丁之歌》,是湖南省一九七二年文艺会演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戏曲剧目之一。这个戏紧紧扣住教育工人孩子陶利不要“淘气”,要努力为革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个中心事件,展开了两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尖锐斗争,热情歌颂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教育革命,是一曲歌颂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赞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丁之歌》 “四人帮” 无产阶级 教育思想 教育革命 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思想 戏曲剧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批判”《园丁之歌》的背后——揭露“四人帮”改线篡权的阴谋
4
作者 焦毓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6年第4期49-53,共5页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摧毁了刘少奇、林彪两个资产阶级司令部,粉碎了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阴谋,巩固了我国无产阶级专政,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教育战线和其他各条战线一样,呈现出到处莺歌燕舞的...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摧毁了刘少奇、林彪两个资产阶级司令部,粉碎了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阴谋,巩固了我国无产阶级专政,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教育战线和其他各条战线一样,呈现出到处莺歌燕舞的大好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丁之歌》 “四人帮” 阴谋 无产阶级专政 批判 社会主义建设 文化大革命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篡改毛主席教育革命路线的自供状——剖析初澜《评湘剧〈园丁之歌〉》
5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6年第4期50-54,共5页
湘剧《园丁之歌》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为工农兵所喜爱的革命文艺作品。它从一个侧面热情地歌颂了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伟大胜利,用艺术的形象宣传了毛主席光辉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 《园丁之歌》 革命路线 教育革命 毛主席 湘剧 篡改 无产阶级 文化大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