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团圆》到《英雄儿女》:断裂与承续
- 1
-
-
作者
李文甫
-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长江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86-88,共3页
-
文摘
巴金的《团圆》发表之后,被夏衍指示改编为电影,成为后来的《英雄儿女》。从早期无政府主义信仰者转变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歌颂者,巴金的创作轨迹显现为一种断裂。但是考察巴金的思想渊源及其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注,不难在《团圆》中发现巴金思想与创作风格的某种承续。这种断裂与承续在《团圆》和《英雄儿女》中都有体现。从《团圆》到《英雄儿女》,可以看出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的创作的委婉曲折,他们在特殊年代的生活与创作经历都值得今天思考。
-
关键词
《团圆》
《英雄儿女》
知识分子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戏曲的文体革新与范式转变:论陈仁鉴的现代戏曲创作
- 2
-
-
作者
孙艳
-
机构
东南大学
-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7-161,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空间叙事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3&ZD278)子课题“中国古代戏剧空间叙事研究”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作为中国20世纪中期至关重要的戏曲作家和现代戏曲的先行者,陈仁鉴承继了田汉等人的戏曲现代化路径,较早创作出了《团圆之后》《春草闯堂》这样标范性的现代戏曲作品,自觉地将中国戏曲过于注重传奇性、注重表现集体性理念、情节庞杂拖沓的戏曲路径转向注重个人、情节整一紧凑的现代戏曲路径,较早地探索了现代戏曲中的诸多问题,在戏曲思维、情节架构和美学形态方面为中国戏曲添了一层现代维度和世界视野,并参与了现代戏曲的文体成形。
-
关键词
陈仁鉴
现代戏曲
《团圆之后》
《春草闯堂》
-
分类号
J803
[艺术—戏剧戏曲]
J805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论《我的战争》悲剧品格的熔铸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杜伟
-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9-81,共3页
-
文摘
《我的战争》和《英雄儿女》都取材于巴金的小说《团圆》,但是演绎出的故事却迥然不同。《我的战争》真实再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志愿军战士的牺牲精神,美学风格由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夸张的、富于英雄主义的"革命浪漫主义"转向沉郁悲壮的现实主义,情感处理也更加大胆自然,更多关注"人"的真实情感与生存状态。《我的战争》的悲剧情怀表现得深切而真实,这种悲剧品格是民族精神的沉潜和凝聚,熔铸了雄浑悲壮的军魂和国魂,标志着中国战争片艺术风格的成熟。
-
关键词
《团圆》
《英雄儿女》
《我的战争》
悲剧品格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