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贺敬之、郭小川的战时经验与“忠诚证明”
1
作者 张志忠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1950年代,新中国从战争年代进入和平发展和建设时期。有过战争年代的切身体验的作家,在其时创作出来的一批作品,至今仍然在文学史和读者中间流传,研究者对其的关注和阐释,也层出不穷。那么,使得这些作品具有较为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和研究... 1950年代,新中国从战争年代进入和平发展和建设时期。有过战争年代的切身体验的作家,在其时创作出来的一批作品,至今仍然在文学史和读者中间流传,研究者对其的关注和阐释,也层出不穷。那么,使得这些作品具有较为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和研究价值的底蕴何在?本文选取贺敬之诗歌《回延安》《放声歌唱》、郭小川《致青年公民》《一个与八个》等作品,结合近年间披露出来的相关资料,揭示其在时代主流话语与个人曲折感遇之间的裂隙与隐衷,揭示其作者何以会对战时经验和忠诚证明进行浓重的描述和表白,以此显现其在面对新的时代语境时的激情与困惑、清醒与迷惘、高亢与悲凉等情绪混杂交织的复杂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敬之 郭小川 《回延安》 《致青年公民》 忠诚证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文阅读之民俗意义探究——“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珍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5-68,共4页
【教学设想】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四篇课文《社戏》《回延安》《安塞腰鼓》《灯笼》,以不同视角、多种表达方式、丰富的语言表现力、寄寓的作者情思,展示出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情画卷,让读者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多样的... 【教学设想】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四篇课文《社戏》《回延安》《安塞腰鼓》《灯笼》,以不同视角、多种表达方式、丰富的语言表现力、寄寓的作者情思,展示出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情画卷,让读者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风情 八年级 教学设计 意义 阅读 《安塞腰鼓》 《回延安》 语言表现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