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电影《嘎达梅林》的音乐审美表现
1
作者 赵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34-135,共2页
电影《嘎达梅林》是冯小宁根据同名蒙古族长篇英雄史诗改编的,描绘了20世纪初期科尔沁草原英雄嘎达梅林为了保护草原与牧民,争取自由与幸福,奋起反抗达尔罕王国与国民党政府勾结出卖土地,进行武装起义的故事。电影音乐以内蒙古《嘎... 电影《嘎达梅林》是冯小宁根据同名蒙古族长篇英雄史诗改编的,描绘了20世纪初期科尔沁草原英雄嘎达梅林为了保护草原与牧民,争取自由与幸福,奋起反抗达尔罕王国与国民党政府勾结出卖土地,进行武装起义的故事。电影音乐以内蒙古《嘎达梅林》民歌及交响乐《嘎达梅林》为创作基础,在蒙古族特有的长调中展示了绚丽壮美的草原风光、淳朴豪放的民族风情、浪漫迷人的爱情图画、气势磅礴的战争拼杀及如泣如诉、悲凉无边的起义失败。电影《嘎达梅林》的音乐是由三宝创作,每一个音符都犹如心底流出,细腻、哀伤、神圣、动情,在凄怆的旋律中,让人对茫茫无边的草原充满了向往及对民族英雄嘎达梅林充满了敬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嘎达梅林》 交响史诗 音乐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嘎达梅林》音乐探析
2
作者 李颖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1-142,共2页
电影是一门将视听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电影音乐是视觉与听觉的承载者,在电影中作用非凡。2002年《嘎达梅林》上映后,其电影音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获得了最佳电影音乐提名奖。影片中的配乐以蒙古族的传统音乐作为素材,将民族乐器与西... 电影是一门将视听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电影音乐是视觉与听觉的承载者,在电影中作用非凡。2002年《嘎达梅林》上映后,其电影音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获得了最佳电影音乐提名奖。影片中的配乐以蒙古族的传统音乐作为素材,将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古典音乐与电子音乐巧妙地融入在一起,用这种独具特色的配器手法来表现电影音乐的民族风格,在影片中,其音乐形态是采取以主题音乐的贯穿、发展与变奏的形式与剧情的发展相互呼应及整部影片的贯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嘎达梅林》 电影音乐 民族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嘎达梅林》剧情特色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祖腾飞 黄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85-86,共2页
剧情是电影艺术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在电影当中不仅仅是交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在电影艺术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艺术化、思想化日益突出。剧情根据需要加入某种或某几种特色的表现形式,表达意境、引发联想,将想要表达的思想... 剧情是电影艺术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在电影当中不仅仅是交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在电影艺术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艺术化、思想化日益突出。剧情根据需要加入某种或某几种特色的表现形式,表达意境、引发联想,将想要表达的思想传达给观众。电影《嘎达梅林》就紧紧抓住了这一点,在塑造人物形象、传达思想、引发思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地域文化也通过剧情得到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嘎达梅林》 剧情特色 阶级矛盾 地域文化 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嘎达梅林》主题阐释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瑞文 游溪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6-97,共2页
《嘎达梅林》是冯小宁继战争三部曲之后的又一力作,影片秉承其电影的一贯风格,又一次在商业与主旋律之间达到了完美的平衡。而且影片加上了关注人类命运的环保主题,使得电影在主题方面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升华。但是细读文本发现,影片只... 《嘎达梅林》是冯小宁继战争三部曲之后的又一力作,影片秉承其电影的一贯风格,又一次在商业与主旋律之间达到了完美的平衡。而且影片加上了关注人类命运的环保主题,使得电影在主题方面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升华。但是细读文本发现,影片只不过是导演又一次的"意识形态腹语术"罢了。本文运用意识形态批评的方法对《嘎达梅林》中的民族国家意识形态进行阐释,以期挖掘出该片的深层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嘎达梅林》 民族国家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叙事诗《嘎达梅林》中的蒙古谚语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文桂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1年第2期80-82,共3页
在文学作品中,引用一些能够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谚语,对于很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是有益的。蒙古族当代文学作品里,大量引用蒙古谚语塑造艺术形象的极多,一部长篇小说,有上百、甚至几百条引用蒙古谚语的。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把蒙古谚语写... 在文学作品中,引用一些能够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谚语,对于很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是有益的。蒙古族当代文学作品里,大量引用蒙古谚语塑造艺术形象的极多,一部长篇小说,有上百、甚至几百条引用蒙古谚语的。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把蒙古谚语写进文学作品里(如小说、诗歌等),就象是在一件绵织的彩衣上,描绘了草原袅娜的花朵,使之五色缤纷,馥郁芬芳;象是加上了匀称的蒙古民族图案,使它显露出浓郁的民族特色,令人神往;又象是为它绣织了金边银线,使彩衣艳丽多姿,烁烁闪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谚语 蒙古族 《嘎达梅林》 民间叙事诗 牡丹 塑造艺术 语言 蒙古民族 作品 高尔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唱剧《嘎达梅林》的合唱艺术表现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宝珠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5-117,共3页
清唱剧诞生于欧洲中世纪,最早由黄自先生将"清唱剧"一词翻译并带到中国来,也是由黄自先生创作了中国音乐史上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清唱剧《嘎达梅林》是由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内蒙古自治区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清唱剧诞生于欧洲中世纪,最早由黄自先生将"清唱剧"一词翻译并带到中国来,也是由黄自先生创作了中国音乐史上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清唱剧《嘎达梅林》是由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内蒙古自治区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李世相作曲的大型原创民族交响乐作品,2016年7月9日晚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首演。剧情和唱词来源于蒙古族著名作家、诗人苏赫巴鲁先生创作的著名长诗《嘎达梅林》。全剧由九个乐章组成。本文试图以合唱艺术的角度出发,谈谈这一艺术形式如何与交响乐、蒙古族传统音乐融合并恰当、充分的在此剧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世相 清唱剧 《嘎达梅林》 合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电影到现实的多重“悖论”中看《嘎达梅林》的生态意识
7
作者 潘琪 《电影评介》 2010年第8期37-38,共2页
电影《嘎达梅林》是继《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之后,著名导演冯小宁的又一部大作。电影叙事秉承了冯小宁一贯的风格,融历史、战争、爱情于一体,故事相当杂糅。冯小宁过于多重的哲学和美学诉求及其对战争史诗的眷恋情结,事实... 电影《嘎达梅林》是继《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之后,著名导演冯小宁的又一部大作。电影叙事秉承了冯小宁一贯的风格,融历史、战争、爱情于一体,故事相当杂糅。冯小宁过于多重的哲学和美学诉求及其对战争史诗的眷恋情结,事实上消解了其电影创作之初的生态意识。电影从内部的创作、接受到作品所引起的外部现实生态情境都充满了诸多"悖论",通过集中分析这些"悖论",探讨我国生态电影的创作,反思生态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嘎达梅林》 生态电影 现实情境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嘎达梅林的英雄形象
8
作者 屈正平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5年第1期76-77,79-82,共6页
《嘎达梅林》是一部蒙古族长篇民间叙事诗.诗中塑造了嘎达梅林的高大英雄形象,描写了草原上的人民英雄反对外族侵略和抵抗强暴的斗争.作品感情强烈,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富于正义感,以及敢于和敌人战斗、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千百年来,这... 《嘎达梅林》是一部蒙古族长篇民间叙事诗.诗中塑造了嘎达梅林的高大英雄形象,描写了草原上的人民英雄反对外族侵略和抵抗强暴的斗争.作品感情强烈,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富于正义感,以及敢于和敌人战斗、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千百年来,这部诗篇在内蒙古的千里草原上广为流传,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嘎达梅林》 英雄形象 起义 蒙古族 牧民 西拉木伦河 叙事长诗 军阀 王府 比喻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的鸿雁 草原的女儿——辛沪光与她的音乐创作
9
作者 王宇琪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4,5-6,共4页
在新中国的音乐史上,辛沪光是其中少有的几位享有国际声誉的女作曲家之一.她的作品涵盖独唱、重唱、合唱、器乐独奏、重奏、齐奏、清唱剧、舞剧、音乐剧、交响乐、电影音乐等多个领域.凭着对草原文化的热爱以及长期扎根于内蒙古的生活实... 在新中国的音乐史上,辛沪光是其中少有的几位享有国际声誉的女作曲家之一.她的作品涵盖独唱、重唱、合唱、器乐独奏、重奏、齐奏、清唱剧、舞剧、音乐剧、交响乐、电影音乐等多个领域.凭着对草原文化的热爱以及长期扎根于内蒙古的生活实践,蒙古草原丰富而鲜活的音乐艺术早已深深地融入到了辛沪光的血液中,她将蒙古族民间音乐的旋律音调与西洋的作曲技术理论相结合,创作出了交响诗《嘎达梅林》、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等众多中国音乐的代表作.正如她所说:“虽然我是汉族人,但现在,我连做梦梦到的都是蒙古族旋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文化 音乐创作 鸿雁 南方 女儿 作曲技术理论 《嘎达梅林》 旋律音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音乐教育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被引量:3
10
作者 翁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133-134,共2页
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感觉美,理解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化生活,美化人格,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创造性的劳动,规范自己的生活行为,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最有效的形式,最直接,最简便又最为得力的手段,中... 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感觉美,理解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化生活,美化人格,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创造性的劳动,规范自己的生活行为,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最有效的形式,最直接,最简便又最为得力的手段,中学音乐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音乐教师也必须在音乐教学和艺术实践中,注重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音乐表现力 审美情趣 审美能力 《嘎达梅林》 音乐素质 艺术实践 审美教育 全面提高 音乐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书扎记二则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赐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2年第1期108-110,共3页
一、为《三娘子考》增一例 蒙古族杰出的女英雄三娘子,史称她“资质颖异、通达事务”、“通兵略、多权谋”是一位文武兼备,才貌双全,受到蒙汉人民爱戴的了不起的人物。 明朝有许多官员和诗人争相赋诗作文,赞美歌颂三娘子。除了对她的文... 一、为《三娘子考》增一例 蒙古族杰出的女英雄三娘子,史称她“资质颖异、通达事务”、“通兵略、多权谋”是一位文武兼备,才貌双全,受到蒙汉人民爱戴的了不起的人物。 明朝有许多官员和诗人争相赋诗作文,赞美歌颂三娘子。除了对她的文治武功以及她最大的业绩,促进明蒙互市,蒙汉两族和平相处数十年之久以外,还对这位年轻貌美,智勇双全的杰出人物本身的穿着打扮,飒爽英姿,尽情地加以歌颂赞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嘎达梅林》 蒙汉 老哈河 尚白 卫拉特 新开河 女英雄 赞美歌 流弹 才貌双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所有认识我的人为我开心——第22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宁才
12
作者 舒克 《电影评介》 2002年第12期20-20,共1页
在第22届金鸡电影节上,常常见到一个留着络腮胡子的男演员进出于各个会议场合。因为对他不熟悉,喜欢追踪明星的各地记者们几乎没有一个注意到他。其实,这位演员大名叫宁才,是本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提名影片《天上草原》的男主角扮演者,... 在第22届金鸡电影节上,常常见到一个留着络腮胡子的男演员进出于各个会议场合。因为对他不熟悉,喜欢追踪明星的各地记者们几乎没有一个注意到他。其实,这位演员大名叫宁才,是本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提名影片《天上草原》的男主角扮演者,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蒙古族演员。同时他也是本届金鸡奖“影帝”的三位竞争者之一,另两位获得最佳男主角提名的是主演《和你在一起》的刘佩琦,主演《面对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主角 《和你在一起》 金鸡 陈凯歌 大草原 蒙古族 《嘎达梅林》 内蒙古 民族化道路 记者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族文学概况(续)
13
作者 色道尔吉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0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近代和现代文学 近现代文学是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国土上不断进行着战争。但是这个时期的战争与过去的战争性质完全不同,是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人民战争。 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 近代和现代文学 近现代文学是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国土上不断进行着战争。但是这个时期的战争与过去的战争性质完全不同,是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人民战争。 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延续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国封建社会从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开始转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也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各族人民为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联合起来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武装斗争。蒙古族人民的革命斗争空前高涨,蒙古文学创作也有了新的发展。在文人的作品里,出现了历史演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文学 尹湛纳希 民歌 喇嘛 《嘎达梅林》 内蒙古社会 《一层楼》 蒙古人民 起义 帝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