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识流与接受美学──析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 被引量:4
1
作者 徐文培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2期87-89,共3页
意识流与接受美学──析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徐文培把意识流小说同传统小说在叙述角度和刻画人物事件这两个主要方面做比较,不难看出意识流小说有传统小说无法比拟的叙事真实的优越性。瞿世镜在《伍尔夫,意识流小说家》一书中写道... 意识流与接受美学──析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徐文培把意识流小说同传统小说在叙述角度和刻画人物事件这两个主要方面做比较,不难看出意识流小说有传统小说无法比拟的叙事真实的优越性。瞿世镜在《伍尔夫,意识流小说家》一书中写道:“传统的西方小说要求直接临摹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接受美学 《喧嚣与骚动》 意识流小说 小说家 文学作品 艺术魅力 “过去” 意识流动 传统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喧嚣与骚动》中文学与影视的意识流表达新范式
2
作者 关莉红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1-83,共3页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南方文学”意识流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喧嚣与骚动》作为威廉·福克纳的第一部成熟作品,是其倾注心血最多且最为喜爱的小说。该小说被艺术界认定为几乎不可能改编,而导演詹姆斯·弗兰科...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南方文学”意识流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喧嚣与骚动》作为威廉·福克纳的第一部成熟作品,是其倾注心血最多且最为喜爱的小说。该小说被艺术界认定为几乎不可能改编,而导演詹姆斯·弗兰科,继其执导福克纳的《当我弥留之际》而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喧嚣与骚动》 南方文学 意识流 范式 影视 福克纳 代表人物 20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评《喧嚣与骚动》的主要艺术手法
3
作者 刘洁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81-82,共2页
《喧嚣与骚动》是威廉·福克纳第一部成熟的作品。它填补了20世纪意识流小说创作中的某些空白,标志着美国意识流小说的正式崛起;它进一步发展了乔伊斯和伍尔夫的艺术风格,对英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叙述手... 《喧嚣与骚动》是威廉·福克纳第一部成熟的作品。它填补了20世纪意识流小说创作中的某些空白,标志着美国意识流小说的正式崛起;它进一步发展了乔伊斯和伍尔夫的艺术风格,对英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叙述手法、意识流及“神话模式”的运用三方面评述了《喧嚣与骚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喧嚣与骚动》 艺术手法 意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喧嚣与骚动》的主要艺术手法
4
作者 李建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342-344,共3页
《喧嚣与骚动》是威廉·福克纳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填补了20世纪意识流小说创作中的某些空白,标志着美国意识流小说的正式崛起,进一步发展了乔伊斯和伍尔夫的艺术风格,对英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喧嚣与骚动》是威廉·福克纳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填补了20世纪意识流小说创作中的某些空白,标志着美国意识流小说的正式崛起,进一步发展了乔伊斯和伍尔夫的艺术风格,对英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它在艺术手法方面主要采取了小说的叙述、意识流、“神话模式”等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文学 威廉·福克纳 《喧嚣与骚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丁自杀之谜新论
5
作者 杜翠琴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1-142,共2页
关键词 自杀 昆丁 威廉.福克纳 《喧嚣与骚动》 表现手法 叙述手法 文学成就 悲剧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克纳作品中的自杀者形象
6
作者 吴美洋 《福建茶叶》 2019年第11期298-299,共2页
美国南方作家威廉·福克纳在《喧嚣与骚动》刻画了自杀的人物形象——昆丁,表现了南方传统文化瓦解下南方望族的后代生存的困境。自杀作为表达自我和反抗命运的策略,由人物所处时代背景及社会地位所决定。角色最终选择自杀体现了南... 美国南方作家威廉·福克纳在《喧嚣与骚动》刻画了自杀的人物形象——昆丁,表现了南方传统文化瓦解下南方望族的后代生存的困境。自杀作为表达自我和反抗命运的策略,由人物所处时代背景及社会地位所决定。角色最终选择自杀体现了南方传统文化最终向现代社会的妥协和退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喧嚣与骚动》 自杀形象 昆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