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虞之道》与王权转移的多重因素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中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2-101,共10页
最高政治权力如何转移,在古代传统文明的不同地域大多以世袭制为其基本方式。古代中国王权的转移也是采取这种制度,但与此同时还有一种所谓的"禅让制",这种说法不仅见之于传世的战国子学文献中,又见之于新出土的郭店楚简《唐... 最高政治权力如何转移,在古代传统文明的不同地域大多以世袭制为其基本方式。古代中国王权的转移也是采取这种制度,但与此同时还有一种所谓的"禅让制",这种说法不仅见之于传世的战国子学文献中,又见之于新出土的郭店楚简《唐虞之道》中。根据这一文献,并结合传世文献,称之为"禅让"的远古王权转移方式,同时还伴随着诸如咨询和推举、机会、退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由此来看,"禅而不传"显然是简化和理想化的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虞之道》 王权 禅让 退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店楚简《唐虞之道》中原始儒家的终极理想 被引量:3
2
作者 方铭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5,共5页
郭店楚简是孔子之后、孟子之前的儒家学者的观点 ,这些著作的作者距孔子不远 ,是最接近孔子的学者的著述 ,其中《唐虞之道》对禅让制有详细的论述 ,而其论述 ,与孔子至为一致。在原始儒家看来 ,尧、舜的最精华、最核心的问题是禅让 ,而... 郭店楚简是孔子之后、孟子之前的儒家学者的观点 ,这些著作的作者距孔子不远 ,是最接近孔子的学者的著述 ,其中《唐虞之道》对禅让制有详细的论述 ,而其论述 ,与孔子至为一致。在原始儒家看来 ,尧、舜的最精华、最核心的问题是禅让 ,而不是传子 ,之所以这样做 ,原因在于尧舜把利天下看作是第一位的 ,而不自利用。把利天下看作第一位才能正世 ,所以 ,原始儒家认为在政治制度上实行禅让 ,才是实现圣治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实现“大同”终极理想的可靠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 楚简 《唐虞之道》 儒家 终极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位张力与先秦儒家的性命之学——对楚简《唐虞之道》第14至29号简的思想解读 被引量:3
3
作者 夏世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56,共6页
文章系统解读了楚简《唐虞之道》第14至29号简的思想内涵及脉络,认为这部分简文首先通过尧成为天子之原因的追问,突出了德与位的张力问题,即在应然之理上,有位必当有德,但就实然之事看,有德未必有位。简文对这一德位张力有两个层面的解... 文章系统解读了楚简《唐虞之道》第14至29号简的思想内涵及脉络,认为这部分简文首先通过尧成为天子之原因的追问,突出了德与位的张力问题,即在应然之理上,有位必当有德,但就实然之事看,有德未必有位。简文对这一德位张力有两个层面的解决方案:一方面,要求有德无位者全力修德,谨守性命,安于时命,养成恒常如一的圆满德行,从而能在得位而治时能"利天下而弗利";另一方面,要求有位者透悟性命之正,从而能主动尚德授贤、退而养生,这既能使贤者居位而利天下,又能退而养生以自利。简文将"七十致政"之礼普遍化,试图断绝天子终身制的构想,也具有深刻的政治哲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唐虞之道》 禅让 德位 性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复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 被引量:7
4
作者 陈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7-9,共3页
郭店楚简于1993年冬清理出土,1998年5月成书出版,总共只花了4年多的时间。虽然对于关心这批资料的国内外众多学者来说,感到等待已久,但在大批量战国简续整理公布的运作中,郭店简的速度要算是很快的。同样出土于荆门市境的包山楚简... 郭店楚简于1993年冬清理出土,1998年5月成书出版,总共只花了4年多的时间。虽然对于关心这批资料的国内外众多学者来说,感到等待已久,但在大批量战国简续整理公布的运作中,郭店简的速度要算是很快的。同样出土于荆门市境的包山楚简,1987年初发掘,1991年10月出书,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简 文本 成之闻之 《唐虞之道》 整理者 简本《老子》 《性自命出》 战国楚简 《五行》 马王堆帛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