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有思想巨人,才有国家富强——评《哲学、文化与社会》 |
恽薇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2
|
创新思维的哲学智慧——读《哲学、文化与社会》 |
谭扬芳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3
|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与文化话语权提升 |
章瀚丹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4
|
文化传统影响下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形成机制及其逻辑理路 |
祁占勇
王艺霏
|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5
|
世界现代社会福利哲学范式演变与现代社会福利国家制度化原理 |
刘继同
|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作为一种社会认识论的文化哲学 |
欧阳谦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7
|
哲学视域和中国背景:“文化”“文明”及其关系辨析 |
柴文华
迟浩然
|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逻辑 |
孙成武
盛莉莉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坚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之“魂脉”——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与中国特色意识形态问题探讨 |
韩云波
陈思思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1
|
|
10
|
论中国的思想文化对哲学的影响 |
王路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兼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 |
韩云波
陈思思
|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12
|
以译为媒:国际传播视域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的构建——以“新质生产力”及其外译为例 |
胡筱颖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新文科转向”:轨迹、视野与进路 |
唐斌
朱德宸
于慧敏
|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从社会存在本体论看卢卡奇晚期对黑格尔哲学的超越 |
涂成林
魏德阳
|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坚定学术自信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
张艳国
|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体育人文与社会科学间的张力:体育哲学与体育心理学的对话 |
高强
Robert Schinke
|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社会情感的文化特质及教育实施向度 |
武秀霞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数字社会的文化图景:算法推荐与民族志解读 |
高进
黄种兴
|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知识生产转型——基于文化谦逊的本土实践与实证检验 |
吴帆
严艺文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韧性理论视角下的现代社会文化变迁与适应——云南复兴村哈尼族的搬迁叙事 |
刘婷
|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