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僧侣、跨境移动与国家外交——圆仁《行记》所见渤海僧《哭灵仙诗》的历史学考察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晓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7-175,共9页
记载于日本僧圆仁《行记》中的渤海僧贞素《哭灵仙诗》,是窥析9世纪东亚交流面貌的重要材料。首先,诗文所见的贞素、应公、灵仙三位僧侣,在身份上都不属于唐人,他们因为佛教的信仰而来到唐朝,反映出当时中国所特有的国际交流中心的地位...
记载于日本僧圆仁《行记》中的渤海僧贞素《哭灵仙诗》,是窥析9世纪东亚交流面貌的重要材料。首先,诗文所见的贞素、应公、灵仙三位僧侣,在身份上都不属于唐人,他们因为佛教的信仰而来到唐朝,反映出当时中国所特有的国际交流中心的地位。其次,诗文提示了生动的、关于东亚跨境交流中物资移动、使节往来、行程路线等方面的细节。最后且最重要的是,诗文记述的送金事件,不仅标志着渤日外交进入了“年期限制”的时代,而且象征着唐日交流中以渤海为中介的沟通渠道从此终结。通过考察诗文透露出的人际关系网、交通关系网和历史关系网,可以解析东亚海上交流的变迁,同时可以重新审视东亚区域史的历史意义。在新史料相对匮乏的古代交流史领域,积极挖掘现有材料的历史学价值,无疑将是把研究推向深入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侣
圆仁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哭日本国内供奉大德灵仙和尚诗并序》
渤海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僧侣、跨境移动与国家外交——圆仁《行记》所见渤海僧《哭灵仙诗》的历史学考察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晓舟
机构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7-175,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项目“渤海国经济与文化研究”(17VGB010)
文摘
记载于日本僧圆仁《行记》中的渤海僧贞素《哭灵仙诗》,是窥析9世纪东亚交流面貌的重要材料。首先,诗文所见的贞素、应公、灵仙三位僧侣,在身份上都不属于唐人,他们因为佛教的信仰而来到唐朝,反映出当时中国所特有的国际交流中心的地位。其次,诗文提示了生动的、关于东亚跨境交流中物资移动、使节往来、行程路线等方面的细节。最后且最重要的是,诗文记述的送金事件,不仅标志着渤日外交进入了“年期限制”的时代,而且象征着唐日交流中以渤海为中介的沟通渠道从此终结。通过考察诗文透露出的人际关系网、交通关系网和历史关系网,可以解析东亚海上交流的变迁,同时可以重新审视东亚区域史的历史意义。在新史料相对匮乏的古代交流史领域,积极挖掘现有材料的历史学价值,无疑将是把研究推向深入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僧侣
圆仁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哭日本国内供奉大德灵仙和尚诗并序》
渤海
日本
分类号
D829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僧侣、跨境移动与国家外交——圆仁《行记》所见渤海僧《哭灵仙诗》的历史学考察
张晓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