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注欧洲VET的持续发展——从哥本哈根到赫尔辛基工具层面的改革 被引量:5
1
作者 康树林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55-58,共4页
2002年11月《哥本哈根宣言》提出了欧洲在VET领域进行合作的重点,从此欧洲VET的一体化进入到“哥本哈根进程”中。本文着重阐述了该进程中贯穿始终的工具层面的4项改革——欧洲护照、欧洲资格框架、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转换系统、共... 2002年11月《哥本哈根宣言》提出了欧洲在VET领域进行合作的重点,从此欧洲VET的一体化进入到“哥本哈根进程”中。本文着重阐述了该进程中贯穿始终的工具层面的4项改革——欧洲护照、欧洲资格框架、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转换系统、共同质量保证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T 哥本哈根进程 欧洲 《哥本哈根宣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气候变化制度的未来蓝图——从《哥本哈根协议》到《坎昆协议》 被引量:8
2
作者 桑德琳·马龙-杜波依斯 凡妮莎·理查德 彭峰(译者)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4,共14页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产生了不同的国际社会组织,并制定了各项相关国际社会制度,这些制度在解决国际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具有关键性和决定性作用:首先,该制度起着建构性的作用;其次,国际气候变化制度必须对激活该项制度起...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产生了不同的国际社会组织,并制定了各项相关国际社会制度,这些制度在解决国际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具有关键性和决定性作用:首先,该制度起着建构性的作用;其次,国际气候变化制度必须对激活该项制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处于不同地位的各方在谈判过程中能够建立共识,并且能在国际层面推动达成更具雄心的气候变化政策。这些促成了《哥本哈根协议》、《坎昆协议》的诞生。《哥本哈根协议》明确将气温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作为减排的目标。《坎昆协议》将此目标具体化,并提出气温升高控制在1.5摄氏度的任务。"后2012"国际气候变化制度必须具有全球性特征,遵循公平原则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将世界上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美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纳入进来。从性质上来说,《坎昆协议》所建构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证体系代替原有的制度机制,这将是国际气候变化制度中的全新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气候变化 制度设计 《哥本哈根协议》 《坎昆协议》 德班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客观性”:科学戏剧对量子“测量问题”的探讨——以英国剧作家斯托帕德与弗莱恩为中心
3
作者 陶家俊 武静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47,共6页
当代英国剧作家汤姆·斯托帕德创作的《汉普古德》《阿卡迪亚》和迈克尔·弗莱恩创作的《哥本哈根》均是以“量子理论”为核心隐喻的科学戏剧。三部剧作通过对量子“测量问题”的戏剧演绎,分别从观测者、观测方法和被观测对象... 当代英国剧作家汤姆·斯托帕德创作的《汉普古德》《阿卡迪亚》和迈克尔·弗莱恩创作的《哥本哈根》均是以“量子理论”为核心隐喻的科学戏剧。三部剧作通过对量子“测量问题”的戏剧演绎,分别从观测者、观测方法和被观测对象三个层面,探讨和揭示了这三个要素中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继而否定了测量结果的绝对“客观性”。量子“测量问题”对“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的肯定,无疑挑战和颠覆了经典科学认识论中所标榜的“客观性”。通过对量子“测量问题”的戏剧演绎,斯托帕德与弗莱恩不仅揭示了现实的“主观性”“片面性”和“不确定性”,而且借此展开了对外在现实和知识本质的重新审视和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普古德》 《阿卡迪亚》 《哥本哈根》 量子“测量问题” “客观性”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欧盟职业教育一体化的“达芬奇计划”探析
4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42-42,共1页
吴雪萍、张程在《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上撰文指出,1992年的《欧洲联盟条约》首次将职业培训划归为独立的条款.并专门对欧盟职业培训政策的各方面进行了界定。1994年欧盟提出了著名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达芬奇计划”... 吴雪萍、张程在《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上撰文指出,1992年的《欧洲联盟条约》首次将职业培训划归为独立的条款.并专门对欧盟职业培训政策的各方面进行了界定。1994年欧盟提出了著名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达芬奇计划”.试图建立职业教育制度和实践方面的“欧盟维度”。2002年的《哥本哈根宣言》和2004年的《马斯特里赫特公报》为进一步推进“达芬奇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培训 达芬奇 教育一体化 欧盟 《欧洲联盟条约》 《哥本哈根宣言》 比较教育研究 职业教育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资格框架:实践回顾与理论评述
5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67-67,共1页
张创伟在《比较教育研究》2014年第7期中撰文,梳理了欧洲资格框架的沿革,解读了欧洲资格框架的资格认定,探究了欧洲资格框架的质量保障,并对欧洲资格框架的理论进行了评述。2008年4月,在整合《博洛尼亚宣言》、《里斯本战略》和《哥本... 张创伟在《比较教育研究》2014年第7期中撰文,梳理了欧洲资格框架的沿革,解读了欧洲资格框架的资格认定,探究了欧洲资格框架的质量保障,并对欧洲资格框架的理论进行了评述。2008年4月,在整合《博洛尼亚宣言》、《里斯本战略》和《哥本哈根宣言》的基础上,欧盟颁布了欧洲资格框架,该框架覆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将知识、技术和能力分为8个等级,转变了各类教育之间条块分割的现状.是欧洲终身学习的航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格框架 欧洲 《哥本哈根宣言》 职业教育与培训 实践 比较教育研究 博洛尼亚宣言 200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