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编撰方式及其局限 |
柯马丁
何谷理
卢絮(译)
顾一心(校对)
姚竹铭(校对)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
2
|
百年中国文学史撰写的问题和对策 |
丁帆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著的赋体书写 |
康金旭
|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国文学史书写——以柳无忌《中国文学新论》为中心 |
顾明佳
|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百年中国文学史中的创意写作与类型小说 |
吴俊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韩国学者中国现代文学史著述的鲁迅论说 |
王明真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重塑百年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图景——评《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
陈心洁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英译选集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海外传播——以《哥伦比亚现代中国文学选集》为视角 |
李刚
谢燕红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
9
|
《哥伦比亚中国现代文学读本》中的鲁迅 |
顾钧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
10
|
“史论型”与“星座图”——另两种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可能及思考 |
吴秀明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通识教育背景下中国文学史教材编写探赜 |
宁稼雨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2
|
圣人文学家:英语学界中国文学史中的孔子书写 |
葛文峰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3
|
美国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美学范式与谱系 |
李松
陈国伟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4
|
切近的文学研究和文学史意识——文学史视野下的新世纪文学研究 |
孟繁华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15
|
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归国群体与中国教育学的创建 |
孙元涛
刘伟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
16
|
哥伦比亚大学与中国留学生 |
陈竞蓉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
17
|
“近代文学的开山祖”:龚自珍文学史地位的确立 |
马昕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哥伦比亚大学与中国现代教育改革 |
陈竞蓉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19
|
哥伦比亚大学归国留学生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 |
陈竞蓉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20
|
中国和哥伦比亚贸易关系及对策研究 |
闫世刚
|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
201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