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塑百年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图景——评《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1
作者 陈心洁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I0006-I0006,共1页
在各类文学史著作汗牛充栋的今天,王德威主编的《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以非典型的撰述方式突破现有视野,借由海德格尔提出的“世界中”(worlding)概念,重新思考“现代“”中国“”文学”及“文学史”的内涵,呈现出更为丰富与复杂的... 在各类文学史著作汗牛充栋的今天,王德威主编的《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以非典型的撰述方式突破现有视野,借由海德格尔提出的“世界中”(worlding)概念,重新思考“现代“”中国“”文学”及“文学史”的内涵,呈现出更为丰富与复杂的文学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性图景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括在外”的多维展开——《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定位和渊源
2
作者 黄奕扬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51,共6页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面世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书写和研究带来新意,但其文学史价值则因自身后现代“百科全书”式的样貌而受到怀疑;惟此,读者可以援用“包括在外”这一微妙的辩证观念切入此书并逐层推演,观照其体例选择上对海外...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面世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书写和研究带来新意,但其文学史价值则因自身后现代“百科全书”式的样貌而受到怀疑;惟此,读者可以援用“包括在外”这一微妙的辩证观念切入此书并逐层推演,观照其体例选择上对海外“重写文学史”风潮的呼应和权衡,内容剪裁上与大陆现代文学史书写的对话和互补,以及叙述方法上对中国文史传统的接续,以真正理解王德威这一编撰实验的意义;而后可知,其“新编”之所在并非离经叛道、徒具热闹而已,其中实有深切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包括在外” 体例 “制式”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史的“经典时刻”与“日常状态”,“早期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学”——评《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被引量:3
3
作者 金理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3-39,共7页
王德威教授主编《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作为一种极具“方法论实验”色彩的文学史写作,值得学界重视。本文从史料选取、体裁(编年体)与史观(“世界中”)等方面把握《新编》的特色,进而在借鉴学界新近研究趋向的基础上,开启若干推敲... 王德威教授主编《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作为一种极具“方法论实验”色彩的文学史写作,值得学界重视。本文从史料选取、体裁(编年体)与史观(“世界中”)等方面把握《新编》的特色,进而在借鉴学界新近研究趋向的基础上,开启若干推敲与对话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王德威 “世界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为文学史?文学史何为?——王德威教授谈《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被引量:28
4
作者 王德威 李浴洋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8,共15页
李浴洋(以下简称李):王老师,很高兴可以在北大围绕您主编的哈佛版《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A New Literary History of Modem China,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7,以下简称《文学史》)对您进行访谈。1904年,在北... 李浴洋(以下简称李):王老师,很高兴可以在北大围绕您主编的哈佛版《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A New Literary History of Modem China,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7,以下简称《文学史》)对您进行访谈。1904年,在北大前身京师大学堂任教的林传甲编棊了一部《中国文学史》,是为华人编写“中国文学史”的开端。此后百余年间,“文学史”成为中国学界进行文学研究的最为主要的著述体例与知识生产方式之一,同时亦是文学教育的不二法门。2017年,您主编的《文学史》问世,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极大地挑战了既有的“文学史”传统与规范。在我看来,在1904年以降的“中国文学史”书写谱系中,此书的出版为已经相当稳固的“文学史”观念与秩序提供了一种反思、新创,甚至再生的重要契机——借用您习惯的表述,2017年由是可谓“中国文学史”建构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哈佛 王德威 文学史 1904年 知识生产方式 MO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美学范式与谱系
5
作者 李松 陈国伟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140,159,160,共16页
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思想多元,成就斐然。其书写路径最具代表性的是夏志清的新批评美学、许芥昱的政治美学以及王德威的后现代主义美学。不同时期美学范式的变迁反映了中美关系变迁、西方文学理论思潮冲击以及... 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思想多元,成就斐然。其书写路径最具代表性的是夏志清的新批评美学、许芥昱的政治美学以及王德威的后现代主义美学。不同时期美学范式的变迁反映了中美关系变迁、西方文学理论思潮冲击以及汉学史的内在流变等诸多因素。内外因素交织的历史语境生成了文学性历史与历史性文学的辩证以及解构主义思路。通过考察三位华裔学者不同的美学范式与交叉谱系,可以更好地揭示美国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整体脉络,为国内文学史研究提供互鉴与交流的跨文化阐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说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美学范式 文学史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的话语空间与多维的历史图景——论哈佛版《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书写形态 被引量:3
6
作者 陆丽霞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50,共6页
王德威主编的《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虽仍以"文学史"命名,但它突破了传统文学史对文学历史客观性的强调,凸显文学史的情节叙事过程。文学史不再以某一历史时间节点作为现代文学的起止点,而是从发生学的视角将中国现代文学史... 王德威主编的《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虽仍以"文学史"命名,但它突破了传统文学史对文学历史客观性的强调,凸显文学史的情节叙事过程。文学史不再以某一历史时间节点作为现代文学的起止点,而是从发生学的视角将中国现代文学史看作是复杂的话语实践空间;它不再刻意强调文学史的客观性,而是将个体主观回忆与评论、文学观念的论争等引入文学史书写实践,突出文学史的主观性;它打破传统文学史的起承转合式书写,将几个时间并置,以文本化的文学事件的内在逻辑为线索,将直线历史拉至立体的空间,展现多元景深的历史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史 话语空间 历史图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佛版《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选刊六篇 被引量:1
7
作者 季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31,共17页
导语:王德威主编的哈佛版《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以160多篇文章、编年体顺序,呈现中国现代文学的诸多历史时刻、人物事件与思想命题,由此衍伸和串联出中国现代文学的复杂面貌。王德威提出《文学史》的核心关切是“如何将中国传统中‘文... 导语:王德威主编的哈佛版《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以160多篇文章、编年体顺序,呈现中国现代文学的诸多历史时刻、人物事件与思想命题,由此衍伸和串联出中国现代文学的复杂面貌。王德威提出《文学史》的核心关切是“如何将中国传统中‘文’和‘史’——或狭义的‘诗史’——的对话关系重新呈现”,借用海德格尔的“世界中”概念,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等语汇进行考掘,从时空的“互缘共构”、文化的“穿流交错”、“文”与媒介衍生和文学与地理版图想象不同方面,清晰阐述何为“世界中”的中国现代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哈佛 选刊 文学史 对话关系 中国传统 海德格尔 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观念 新体例 新方法——简评《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编》
8
作者 关山 《高校教育管理》 1987年第4期29-31,22,共4页
各方面的信息表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我国的文学研究领域中,现代文学研究较早挣脱了“左”的教条主义镣铐,许多新的学术成果联翩而出。在此基础上,各种新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专著也先后问世,令人耳目一新。我以为,这正是人们思想... 各方面的信息表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我国的文学研究领域中,现代文学研究较早挣脱了“左”的教条主义镣铐,许多新的学术成果联翩而出。在此基础上,各种新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专著也先后问世,令人耳目一新。我以为,这正是人们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必然结果。 现在放在我案头的由孙昌熙、朱德发两位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编》(以下简称《新编》),正是这样的一部力作。承蒙作者厚爱,笔者得以先睹为快,先是看过该书校样,后又读了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书。每读一过,的确感到它明显地体现出观念新、体例新、方法新的特色。故写下点滴感受,权作简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新体例 新编 新观念 新方法 阿Q形象 现代文学研究 作家 义学 新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重写文学史──访章培恒教授 被引量:5
9
作者 黄理彪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98-100,共3页
如何重写文学史──访章培恒教授黄理彪克罗齐有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就是说,不仅历史的材料有赖于当代人的不断发现,而且对历史的理解也会随着当代人的知识背景和价值观念而转移或更新。于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学... 如何重写文学史──访章培恒教授黄理彪克罗齐有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就是说,不仅历史的材料有赖于当代人的不断发现,而且对历史的理解也会随着当代人的知识背景和价值观念而转移或更新。于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学史料的积累和文学史观的变革,“重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文学史 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 新编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 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 文学发展史 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借尸还魂的东西”——四十年代海派“故事新编”小说对鲁迅《故事新编》的继承
10
作者 王羽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51,共8页
鲁迅的《故事新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开拓性意义和丰碑式的伟大形象,自然无须多言,其文体创造上的独特性正日益被强化与提升。郑家建在其力作《被照亮的世界——(故事新编)诗学研究》一书中,大胆地把《故事新编》作为一种独立... 鲁迅的《故事新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开拓性意义和丰碑式的伟大形象,自然无须多言,其文体创造上的独特性正日益被强化与提升。郑家建在其力作《被照亮的世界——(故事新编)诗学研究》一书中,大胆地把《故事新编》作为一种独立于历史小说的新的诗学类型,即“《故事新编》式小说”;朱崇科则通过《张力的狂欢——论鲁迅及其来者之故事新编小说中的主体介入》提出,《故事新编》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故事新编体小说的代表作,“所谓故事新编(体)小说,是指以小说的形式对古代历史文献、神话、传说、典籍、人物等进行的有意识的改编、重整抑或再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新编 历史小说 鲁迅 四十年代 中国现代文学史 海派 诗学研究 中国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卷本《中华文学通史》即将问世
11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文学通史 文学史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新编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重要特点 时代划分 民族文学 文学研究 钱钟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语堂的版权观念与实践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有定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版权观念 林语堂 中国现代文学史 《生活的艺术》 《京华烟云》 美国哈佛大学 编辑出版活动 实践经验 文化融合 《论语》 版权保护 法律制度 现代中国 著作权益 版权利益 莱比锡 著作者 中西 开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鲁彦生年辨讹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蹄疾 《社会科学辑刊》 1984年第5期101-101,共1页
被鲁迅亲切地称为“吾家彦弟”的浙籍乡土作家王鲁彦,与鲁迅交往较多。新版《鲁迅全集》第六卷、第八卷和第十五卷都立有王鲁彦注释条目,但其对王鲁彦的生年未加统一,第六卷和第十五卷注文均作生于一九○二年,而第八卷却作一九○一年。... 被鲁迅亲切地称为“吾家彦弟”的浙籍乡土作家王鲁彦,与鲁迅交往较多。新版《鲁迅全集》第六卷、第八卷和第十五卷都立有王鲁彦注释条目,但其对王鲁彦的生年未加统一,第六卷和第十五卷注文均作生于一九○二年,而第八卷却作一九○一年。查北京语言学院新编《中国文学家辞典·现代分册》(一)(1979年12月四川人民出版社版)亦作一九○一年,又查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一)(一九七九年六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第185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人民 浙籍 王鲁彦 新编 生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文学 乡土作家 鲁迅全集 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废名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作桥 《江汉论坛》 1986年第10期57-59,共3页
鲁迅和废名的关系,是鲁迅与其他现代作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关系.研究鲁迅与废名的这种关系,对于认识鲁迅的创作与思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是很有益的.本文想就这一方面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鲁迅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史 现代作家 冯文炳 废名小说 小说创作 周作人 脱离现实 故事新编 孔乙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注例话(二)——编辑唐弢《鲁迅——文化新军的旗手》手记
15
作者 朱正 《出版广角》 1998年第4期55-58,共4页
编辑《唐弢文集》的时候,征集唐先生书信。我找出了二十四封寄去,现已编入《文集》第十卷。为了帮助读者了解这些信的意思,我应编者之约加了些注释。在我的印象中,这不是唐先生来信的全部。日前清理我经手的书稿档案的时候,果然又发现了... 编辑《唐弢文集》的时候,征集唐先生书信。我找出了二十四封寄去,现已编入《文集》第十卷。为了帮助读者了解这些信的意思,我应编者之约加了些注释。在我的印象中,这不是唐先生来信的全部。日前清理我经手的书稿档案的时候,果然又发现了他1979年5月30日的一封信。我想,现在出书不易,出一个增订重版的《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编辑 引文 故事新编 文集 文学活动 文化 新军 中国现代文学史 例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念我师孙昌熙先生
16
作者 钱振纲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3-55,共3页
今年9月18日下午,来自济南的长途电话传来噩耗,我的硕士生导师孙昌熙先生已于当日上午8时病逝。这噩耗又一次使我沉入哀痛之中。孙先生四年前被诊断患有肺癌。这不幸的消息我是事后不久从济南的同学那里得知的。先生还是常常来信... 今年9月18日下午,来自济南的长途电话传来噩耗,我的硕士生导师孙昌熙先生已于当日上午8时病逝。这噩耗又一次使我沉入哀痛之中。孙先生四年前被诊断患有肺癌。这不幸的消息我是事后不久从济南的同学那里得知的。先生还是常常来信。因为患有白内障和青光眼,他那时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昌熙 鲁迅研究 《故事新编 鲁迅文艺思想 研究生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小说 中国小说史略》 小说史学 《文艺学新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给唐先生当编辑
17
作者 朱正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60-66,共7页
朱正同志:《手记》拜读,实在看得仔细,校正了我许多不恰当和粗枝大叶之处。想起来,错误和不妥的地方一定还有,虱子尚未捉完,如续有发现,请全权办理。所有改动修正,我全部同意照改,只有三处,请考虑一下:①第9条:我觉得“不... 朱正同志:《手记》拜读,实在看得仔细,校正了我许多不恰当和粗枝大叶之处。想起来,错误和不妥的地方一定还有,虱子尚未捉完,如续有发现,请全权办理。所有改动修正,我全部同意照改,只有三处,请考虑一下:①第9条:我觉得“不同的历史阶段”比“任何时候”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故事新编 《铸剑》 中国现代文学史 注明出处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呐喊》 罗曼·罗兰 《域外小说集》 《山海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