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咏而归》的阐释与重建 |
卓今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
2
|
文学枯竭的困境与新生的源头——以李敬泽《咏而归》为例浅析 |
田泥
石佳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
3
|
王国维《咏史二十首》文本生成考 |
王增宝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4
|
左思《咏史》诗创作时间新论 |
韦春喜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
5
|
《咏乐汇》: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娱乐元素解析 |
孙峰岩
马媛
郭雅丽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
6
|
苏轼《卜算子》咏雁词探赜——兼与陆游同词牌《咏梅》比较 |
魏耕原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
7
|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语言风格——以《咏水仙》为例 |
苏宝英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8
|
论徐景新艺术歌曲《咏梅》的创作特征 |
吴晓媛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9
|
论胡曾的咏史诗 |
毛炳汉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
10
|
试论古代咏史诗 |
李士龙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
11
|
论《昭明文选》中的咏史诗 |
郭丹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3
|
|
|
12
|
论左思《咏史》诗的变体──兼论古代咏史诗的文化内涵 |
蒋方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3
|
|
|
13
|
略论杜牧咏史七言绝句 |
刘曾遂
|
《远程教育杂志》
|
1994 |
2
|
|
|
14
|
小学低段古诗教学策略——以贺知章《咏柳》为例 |
唐明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
15
|
试论王安石的咏史诗 |
胡守仁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1
|
|
|
16
|
陶诗“阮公”辨析——兼论《咏贫士七首》的写作时间 |
贺伟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
17
|
论杜牧咏史七绝的艺术特色 |
师长泰
|
《人文杂志》
|
1986 |
1
|
|
|
18
|
陶渊明《咏贫士》“阮公见钱入”新解 |
李剑锋
赵红梅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
19
|
咏茶人七绝(19首) |
方振川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
20
|
歌剧《咏别》的文化审美价值判断 |
朱裔文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