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词构建与诗意呈现——杜甫《咏怀古迹》解读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子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4-56,共3页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限曲中论。
关键词 《咏怀古迹》 解读 杜甫 诗意 语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古诗要做句法分析——以杜甫《咏怀古迹》之三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1-33,共3页
古诗的语言有别于散文,但也有一些基本规则。所以,它的语言是可以分析的。要真正读懂一首古诗,往往需要明晰的句法理解;而许多对古诗的误读都是缘于对句法的蒙昧。
关键词 句法分析 《咏怀古迹》 古诗 杜甫 语言 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感知”绝不等于囫囵吞枣——从对杜甫《咏怀古迹》诗的误赏谈起
3
作者 杨宝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7-28,共2页
时下,在我们的中学语文学界,"整体感知"的提法颇为时髦.但是,我们不可不注意到在这种时尚的掩盖下所产生的另一种倾向,那就是:囫囵吞枣,食而不化.君不信,请看事实.
关键词 “整体感知” 杜甫 中学 语文 《咏怀古迹》 诗歌鉴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玄”之辨——从刘禹锡《荆门道怀古》和杜甫《咏怀古迹》谈起
4
作者 高翀骅 《中文自学指导》 2004年第4期64-64,共1页
论及刘禹锡的怀古诗如《金陵怀古》、《西塞山怀古》,赏叹者以为“此等诗何必老杜。”;“‘王濬楼船’四语,虽少陵动笔,不过如是。”不以为然者则云:“然按以杜公《咏怀古迹》,则此诗无甚奇警胜妙。”可见在诗文的赏析中各执己见... 论及刘禹锡的怀古诗如《金陵怀古》、《西塞山怀古》,赏叹者以为“此等诗何必老杜。”;“‘王濬楼船’四语,虽少陵动笔,不过如是。”不以为然者则云:“然按以杜公《咏怀古迹》,则此诗无甚奇警胜妙。”可见在诗文的赏析中各执己见自古已然。事实上,杜诗与刘诗中亦确有可相较探究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禹锡 《荆门道怀古》 杜甫 《咏怀古迹》 怀古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众说纷纭话“省识”
5
作者 史复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咏怀古迹》 杜甫 诗歌 “省识” 人教版 高中 第五册 语文 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过“省识”看同义复词现象
6
作者 吴先进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56,共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2007年3月版)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中的“省”字注为“曾经”。对此,笔者未敢苟同。笔者查阅了《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和《古代汉语常用词词典》等工具书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2007年3月版)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中的“省”字注为“曾经”。对此,笔者未敢苟同。笔者查阅了《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和《古代汉语常用词词典》等工具书对“省”字的注释,未发现有“曾经”的义项;在网上查阅,亦未发现“省”当“曾经”讲的。可见,教材的解释显然没有理由和依据,是站不住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义复词 “省识” 《汉语大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 《咏怀古迹》 网上查阅 2007年 “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