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贰忠臣论”是误解阮籍《咏怀》诗的总根源
被引量:8
- 1
-
-
作者
韩理洲
-
机构
西北大学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1-154,共4页
-
-
关键词
《咏怀》诗
阮籍
司马氏
司马师
司马昭
世态人情
曹爽
咏怀诗
《资治通鉴》
夏侯玄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阮旨遥深”——试评阮籍《咏怀》诗的思想内容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李哲夫
-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5期126-130,共5页
-
文摘
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阮籍的《咏怀》诗是有一定地位的.《诗品》认为它是“斯五言之警策者也.所以谓篇章之珠泽,文采之邓林”.并把它列为上品,评价很高.著名文学评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也对之极为推崇,指出:“阮嗣宗《咏怀》,……后来如射洪《感遇》,太白《古风》,‘犹瞻望弗及矣.”认为连张九龄的《感遇》、李白的《古风》等五言古诗都不能与阮籍的《咏怀》诗相提并论.但是,多少年来,对阮诗进行深刻而系统地研究的人,却屈指可数;这是因为阮诗“文多隐蔽”.“兴寄无端,不易理解,
-
关键词
《咏怀》诗
阮籍
思想内容
曹氏
司马氏
曹魏政权
感物
司马师
《古风》
山涛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梅尧臣的诗论──兼正梅尧臣“学唐人平淡处”之论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横山伊势雄
-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51-55,共5页
-
文摘
梅尧臣的诗论──兼正梅尧臣“学唐人平淡处”之论[日]横山伊势雄,张寅彭译一、绪言明人胡应麟对于梅尧臣的诗有如下的评语:梅诗和平简远,淡而不枯,丽而有则,实为宋人之冠。学王右丞者梅圣俞。(《诗薮》)这段话作为梅诗的评论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是,又存在...
-
关键词
梅尧臣
陶渊明
欧阳修
《诗经》
诗论
阮籍
存在价值
唐人
《国风》
《咏怀》诗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阮籍的讽刺艺术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吕立汉
-
机构
浙江丽水师专中文系
-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4期98-102,共5页
-
文摘
论阮籍的讽刺艺术吕立汉古代诗评家论阮籍诗歌者可谓多矣,然很少有人从讽刺文学角度加以鉴赏评析。李善虽独具慧眼,认为阮籍赋《咏怀》八十二首是“志在刺讥”①,但语焉不详。其实,阮氏作品不啻诗歌,还包括其文、赋等都称得上是讽刺文学的上乘之作。其秉持公心的讽刺...
-
关键词
讽刺艺术
阮籍
司马氏
《咏怀》诗
礼法之士
讽刺文学
公心讽世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秉持公心
儒家礼法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阮籍集校注》失误评议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李景华
-
出处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6期36-43,76,共9页
-
文摘
《阮籍集校注》为已故陈伯君先生之遗著,中华书局出版。本文认为校注者的手稿尚未写定,体例亦有欠缺(如不用校勘底本),出版时又未认真核对、整理、校对,致使本书失误迭出。主要有:一、陈伯君先生《序》之误。二、陈伯君先生《阮籍年表》之误。三、陈伯君先生校注之失误。四、中华书局编校之误。 本文旨在评议《阮籍集》一书仓促出版造成的失误,并不否定陈先生的贡献,特别是在阮籍散文的注释方面。
-
关键词
阮籍
中华书局
陈先生
本文认为
散文
校对
底本
注者
手稿
《咏怀》诗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