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余华论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海燕 《江淮论坛》 CSSCI 1996年第4期92-99,共8页
关键词 余华 《呼喊与细雨》 雅斯贝尔斯 精神真实 《活着》 卡夫卡 悲剧 川端康成 作品 余华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余华长篇小说的精神取向 被引量:1
2
作者 武善增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3-116,共4页
《呼喊与细雨》对生存绝望的终极性追问,《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分别以生命力和人性之爱对生存绝望的拯救,构成了余华长篇小说精神探求不同的发展向度。
关键词 余华 长篇小说 精神取向 《呼喊与细雨》 《活着》 《许三观卖血记》 人性 生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难的超越与升华──论余华小说中的“苦难”主题 被引量:8
3
作者 齐红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余华小说 《现实一种》 《许三观卖血记》 《活着》 《呼喊与细雨》 死亡叙述 主人公 作品 福贵 古典爱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安忆谈先锋作家 被引量:1
4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22-122,共1页
王安忆谈先锋作家王安亿在《感情和技术》(《今日先锋》1995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她觉得如苏童这一批在八十年代末起来的作家有一个非常好的东酉,他们非常接近文学道路,就是比较接近她所赞成的小说观念,就是说“小说是创造”... 王安忆谈先锋作家王安亿在《感情和技术》(《今日先锋》1995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她觉得如苏童这一批在八十年代末起来的作家有一个非常好的东酉,他们非常接近文学道路,就是比较接近她所赞成的小说观念,就是说“小说是创造”的观念。他们是非常有创造性的,他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活着》 《呼喊与细雨》 新时期文学 余华 先锋作家 小说观念 张承志 创造力 现实处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批评信息
5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24-127,共4页
文学批评信息墨浓时惊无语张承志在《天涯》1998年第一期上发表《墨浓时惊无语》一文,他说,本来我企图以对中国伊斯兰教特别是苏菲派的介绍,来探讨中国的信仰问题。我幼稚地以为这是一条救助中国文明的有益建议。但是我万万没有... 文学批评信息墨浓时惊无语张承志在《天涯》1998年第一期上发表《墨浓时惊无语》一文,他说,本来我企图以对中国伊斯兰教特别是苏菲派的介绍,来探讨中国的信仰问题。我幼稚地以为这是一条救助中国文明的有益建议。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当代的中国智知阶级为求挽救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信 《许三观卖血记》 文学 九十年代 长篇小说 《九月寓言》 香港作家 余华 乡土作家 《呼喊与细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届茅盾文学奖是否有负众望
6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27-127,共1页
本届茅盾文学奖是否有负众望《今日名流》1998年第三期发表几位在武汉的当代文学专家对第四届茅盾文学的座谈纪要:1.修订本尚未印行,《白鹿原》以此获奖令人疑惑。童志刚认为,陈忠实修改《白鹿原》,如果不是违心之举,那么他... 本届茅盾文学奖是否有负众望《今日名流》1998年第三期发表几位在武汉的当代文学专家对第四届茅盾文学的座谈纪要:1.修订本尚未印行,《白鹿原》以此获奖令人疑惑。童志刚认为,陈忠实修改《白鹿原》,如果不是违心之举,那么他佩服他从善如流的胸襟;如果只是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原》 茅盾文学奖 《古船》 长篇小说 修订本 《曾国藩》 文学史 《呼喊与细雨》 《活动变人形》 《雍正皇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九十年代先锋文学的批评
7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22-123,共2页
对九十年代先锋文学的批评洪治纲在《山花》1995年12期发表《失位的悲哀:面对九十年代先锋文学》一文,对九十年代的先锋文学提出批评。他认为,当社会的转型历史地把知识分子推向边缘的时候,先锋作家本可以重新组成一个自由阶... 对九十年代先锋文学的批评洪治纲在《山花》1995年12期发表《失位的悲哀:面对九十年代先锋文学》一文,对九十年代的先锋文学提出批评。他认为,当社会的转型历史地把知识分子推向边缘的时候,先锋作家本可以重新组成一个自由阶层,以独立的意识和智力的自治在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文学 九十年代 先锋作家 《呼喊与细雨》 《鲜血梅花》 洪治纲 先锋小说 个人才能 建构功能 妇女乐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末中国文坛的主角
8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20-121,共2页
世纪末中国文坛的主角部元宝在《文学报》1995年11月23日以《世纪末中国文坛的主角》为题,发表对九十年代青年作家的判断,他认为,八九十年代崭露头角的一批青年作家,如格非、余华、苏童、王朔、孙甘露、北村、李冯,刁斗、... 世纪末中国文坛的主角部元宝在《文学报》1995年11月23日以《世纪末中国文坛的主角》为题,发表对九十年代青年作家的判断,他认为,八九十年代崭露头角的一批青年作家,如格非、余华、苏童、王朔、孙甘露、北村、李冯,刁斗、朱文、须兰、吕新、张、韩东、何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坛 世纪末 《呼喊与细雨》 市民社会 文化选择 精英知识分子 八九十年代 作家 小说观念 价值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