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易参同契》的体育价值及其研究史探略
1
作者 姚品荣 《体育文化导刊》 1985年第1期30-33,共4页
《周易参同契》(以下简称《参同》),是东汉时期会稽上虞人魏伯阳撰写的一部研究养生益寿原理的书,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但是,历代学者皆感其“奥雅难通”,连书名亦难解。因此,笔者特在篇首略释其名:一、定名“参同契”,旨在说明此书的... 《周易参同契》(以下简称《参同》),是东汉时期会稽上虞人魏伯阳撰写的一部研究养生益寿原理的书,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但是,历代学者皆感其“奥雅难通”,连书名亦难解。因此,笔者特在篇首略释其名:一、定名“参同契”,旨在说明此书的基本特征——参,含“配”的意思;同,寓“通”的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参同契》 体育价值 学术价值 魏伯阳 东汉时期 研究史 养生 基本特征 会稽 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易参同契注解》与韩国丹道易学 被引量:1
2
作者 问永宁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50,共7页
丹道在韩国传承广泛,理学家权克中的《周易参同契注解》在吸收继承全真道南宗丹道易学思想与理学思想的基础上,建构了具有韩国特点的丹道易学,认为易卦和参同、丹法自然契合,仙学的学理基础在于丹道易学,圣学、佛学本于气,和丹道一致,... 丹道在韩国传承广泛,理学家权克中的《周易参同契注解》在吸收继承全真道南宗丹道易学思想与理学思想的基础上,建构了具有韩国特点的丹道易学,认为易卦和参同、丹法自然契合,仙学的学理基础在于丹道易学,圣学、佛学本于气,和丹道一致,三教皆出大易。权氏的丹道易学在承继中国丹道易学和韩国理学的基础上,又出新见,解释方法独到,是对韩国丹道易学的体系化,值得重视。但是,权氏试图弥合栗谷的气论与丹道,在对金丹、气等问题的解释上,有内在矛盾,他对汉文文献的处理,也有不相应之处,不宜过高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参同注解》 理学 易学 易丹 三教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磋琢磨,霜刃利器──《〈周易参同契〉研究》书评
3
作者 蓝甲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书评 萧汉明 郭东升 《<易参同>研究》 《周易参同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道之原 珞珈研易
4
作者 丁四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3,共1页
《周易》号为五经之首。我国《周易》经学与文化源远流长,已达三千余年,对于中国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等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汉大学一直重视《周易》经学与哲学的研究。萧汉明教授是著名的《周易》研究专家,他的... 《周易》号为五经之首。我国《周易》经学与文化源远流长,已达三千余年,对于中国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等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汉大学一直重视《周易》经学与哲学的研究。萧汉明教授是著名的《周易》研究专家,他的船山易学、《周易参同契》和医易会通的研究在业界首屈一指;另外,他在阴阳五行、道家哲学和中国自然哲学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上佳的成绩,成就斐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周易》研究 《周易参同契》 大道 中国哲学 思维方式 武汉大学 阴阳五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识密察,别开生面──钟来茵《中古仙道诗精华》读后
5
作者 王学钧 《学海》 1996年第2期94-96,共3页
博识密察,别开生面──钟来茵《中古仙道诗精华》读后王学钧中国历代诗选已汗牛充栋,但向无仙道诗选本。钟来茵先生致力于道家道教与古典文学研究多年,所著《苏武与道家道教》(台北·学生书局1990)、《长生不死的探求》(... 博识密察,别开生面──钟来茵《中古仙道诗精华》读后王学钧中国历代诗选已汗牛充栋,但向无仙道诗选本。钟来茵先生致力于道家道教与古典文学研究多年,所著《苏武与道家道教》(台北·学生书局1990)、《长生不死的探求》(上海·文汇出版社1992)、《〈真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道 《兰亭序》 道家道教 郭沫若 《庄子》 自由主义 中国文化 《周易参同契》 精华 《道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子晚年“木晦于根,春容晔敷”的精神旨趣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昭炜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6-31,共6页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晦"平衡"熹","晦"之意如启蒙老师刘子翚祝词:"木晦于根,春容晔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这影响了朱子一生的审美趣味与精神旨趣。朱子主静的思想资...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晦"平衡"熹","晦"之意如启蒙老师刘子翚祝词:"木晦于根,春容晔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这影响了朱子一生的审美趣味与精神旨趣。朱子主静的思想资源丰富,如道南指诀的观未发之中、周敦颐《太极图说》的无欲主静、《易传》的寂然不动等。朱子晚年对道教丹道经典《周易参同契》颇用功,著有《周易参同契考异》,深受其中主静功夫的影响,如朱子视"三光陆沉,温养子珠"为其中之"要切之要切者",效验是"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在晚年的《楚辞集注》中,朱子通过屈原的《远游》来寄托超脱的情怀,以"壹气"为要诀之要诀,涵盖"毋滑魂""与泰初而为邻"。另外,主静还表现为专一的持守,如《调息箴》中所言守鼻端之白,由此而至"静极而嘘,如春沼鱼"。诸多主静思想资源汇聚于朱子,他既能入之深,又能转得出,以持敬平衡主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周易参同考异》 《楚辞集注》 缄默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之真伪一得见
7
作者 何其亮 《社会》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易》 《周易》 《易》学 整理古籍 儒家 《周易参同契》 易传 “超人”哲学 东方神秘主义 《史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化学知识偶拾
8
作者 邢乃文 王相根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14,共2页
中国古代的化学知识偶拾浙江省仙居县中学(317300)邢乃文电大仙居站王相根威廉斯在中国《练丹术考》的序文中说:“磁针、火药和印刷术三事,既已公认为中国对世界的大贡献,现在我们还承认化学也起源于中国”.下面略举片羽作... 中国古代的化学知识偶拾浙江省仙居县中学(317300)邢乃文电大仙居站王相根威廉斯在中国《练丹术考》的序文中说:“磁针、火药和印刷术三事,既已公认为中国对世界的大贡献,现在我们还承认化学也起源于中国”.下面略举片羽作为管窥.1.物质的鉴别(1真假黄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化学知识 《周易参同契》 浙江省仙居县 三氧化二砷 李时珍《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拾遗》 湿法冶金 魏伯阳 四氧化三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炼丹炼金思想比较
9
作者 陈一放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1年第4期24-27,共4页
一炼丹术最早起源于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神仙之说与神仙方术就广为流行。到了汉武帝,炼丹活动盛极一时。从东汉至魏晋,开始出现比较系统完整的炼丹术著述,如东汉时魏伯阳撰写的《周易参同契》,晋代葛洪撰写的《抱朴子内篇》都详尽... 一炼丹术最早起源于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神仙之说与神仙方术就广为流行。到了汉武帝,炼丹活动盛极一时。从东汉至魏晋,开始出现比较系统完整的炼丹术著述,如东汉时魏伯阳撰写的《周易参同契》,晋代葛洪撰写的《抱朴子内篇》都详尽地记载了许多炼丹的理论依据和器具、化学药品的使用以及具体的化学反应过程。至唐代,外丹术臻于鼎盛时期,唐代几乎所有的皇帝都信奉炼丹,服食丹药。但因不少皇帝和皇亲国戚相继被丹药毒死(据载,唐代有六个皇帝死于服食丹药),所以唐以降,炼丹术(外丹)开始式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丹术 思想比较 中西方 《周易参同契》 《抱朴子内篇》 春秋战国时期 化学反应过程 神仙方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