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呐喊》《彷徨》中封建思想舆论界人物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王富仁
-
出处
《河北学刊》
1986年第1期87-91,共5页
-
文摘
在《呐喊》和《彷徨》中,封建地主阶级统治者和封建知识分子都同时是封建思想舆论界的组成者,特别是后者,更是专司其职的人物.但这两类人物,在整个社会上到底只是极少数.思想的统治不同于政治、经济的统治,后者可以以政权控制、刀枪维护,以少数制多数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常有的.思想统治则不然,政权可以制其言而不可改其思,刀枪可以御其行而不可御其心.它必须有更广泛的社会群众予以实际的维护,因而除了上述地主阶级统治者和封建知识分子之外,在当时还必然有为数甚多的人做为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的盲目维护者.这里谈的主要是这类人物形象的塑造.
-
关键词
《呐喊》《彷徨》
封建思想
舆论界
人物形象
封建伦理道德
人物语言
知识分子
外貌描写
维护者
七斤嫂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呐喊》《彷徨》形象塑造浅探
- 2
-
-
作者
黄新康
-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87-92,共6页
-
文摘
传神写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艺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一条创作规律.这条规律,反对自然主义地临摹现实生活的平庸琐碎的细节,而要求作家艺术家在对创作素材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高度的艺术概括的能力,巧于剪裁,善于拔萃,通过那“萃”,既写出事物的精神本质,又使它具有象征的力量,把全体丰满的内容,概括在经过典型化了的“一鳞一爪”里,使全体宛然存在.鲁迅对于我国现实主义文艺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之一的传神,是非常珍视和爱惜的.其有力的证据不仅在《论“旧形式的采用”》、《五论“文人相轻”——明术》、《记苏联版画展览会》等文章中,一再地提到与传神的精神实质息息相通的写意。
-
关键词
《呐喊》《彷徨》
鲁四老爷
鲁迅
浅探
祥林嫂
形象塑造
现实主义文艺
传神写真
作品
写人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鲁迅《故事新编》伦理叙事的现代性与阈限性
- 3
-
-
作者
曹旭
-
机构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3-86,92,共5页
-
文摘
一般认为,鲁迅的《故事新编》是沿着《呐喊》《彷徨》的思想艺术深化,可鲁迅并不安于伦理叙事,《呐喊》《彷徨》大多体现一种超越伦理、非伦理的叙事,但到了《故事新编》的创作,鲁迅却“回归”了伦理叙事,这一现象还未被学界关注。如《祝福》中祥林嫂的丧子故事,经听众们“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一听到“我真傻”的开头人们就奚落嘲笑,鲁迅同情祥林嫂,但对于同情的人反而更揭露其病苦,本该正面的笔调一转成为批评和否定。
-
关键词
《故事新编》
伦理叙事
论鲁迅
《祝福》
《呐喊》《彷徨》
祥林嫂
阈限性
现代性
-
分类号
I210.976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