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告密者》《黎明之前》中受审者语言和非语言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吕俭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5-66,共2页
审讯者和受审者之间的交流是一项策略性、技巧性很高的工作。这种交流主要分为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两种形式。华语谍战片《告密者》《黎明之前》中受审者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例如手势、体态、面部表情和眼神等)充分地展示了他们的情... 审讯者和受审者之间的交流是一项策略性、技巧性很高的工作。这种交流主要分为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两种形式。华语谍战片《告密者》《黎明之前》中受审者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例如手势、体态、面部表情和眼神等)充分地展示了他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我们在观赏影视剧时,要善于仔细聆听受审者的语言,细心观察受审者的非语言行为,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知悉剧中人物的性格,以提高影视欣赏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告密者》 《黎明之前》 受审者 语言 非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影片《告密者》窥探秘书接待工作中模糊语言作用
2
作者 韦晓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2-63,共2页
为了实现接待工作的语言艺术性,模糊语言的巧妙运用作用明显,必须要借助模糊语言形成沟通而不堵塞、迂回而不回避、悬念而不拒绝的接待语言模式。本文重点分析了秘书接待工作中的模糊语言的特征和作用,并以影片《告密者》为切入点,... 为了实现接待工作的语言艺术性,模糊语言的巧妙运用作用明显,必须要借助模糊语言形成沟通而不堵塞、迂回而不回避、悬念而不拒绝的接待语言模式。本文重点分析了秘书接待工作中的模糊语言的特征和作用,并以影片《告密者》为切入点,进行了模糊语言的实例分析和运用策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告密者》 接待工作 模糊语言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约翰·福特与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渊源——以影片《告密者》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游晓光 史博公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5-106,共2页
20世纪20年代以降,受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影响,好莱坞的约翰·福特等导演拍摄过多部类似影片,其中《告密者》堪称典型,该片在多方面都具有浓郁的表现主义色彩,让形式风格与主题意蕴达到了相得益彰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 德国电影 表现主义 约翰·福特 《告密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