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启蒙辩证法》技术理性与自我持存批判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庆霞 孟月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42,共7页
《启蒙辩证法》从三个维度批判了技术理性与自我持存:自我持存在技术理性中走向异化;人为了实现自我持存的目标,通过技术去控制大自然,结果却遭到大自然的威胁与报复;技术浸染下的文化工业使自我持存变为丧失自我。研究技术理性与自我... 《启蒙辩证法》从三个维度批判了技术理性与自我持存:自我持存在技术理性中走向异化;人为了实现自我持存的目标,通过技术去控制大自然,结果却遭到大自然的威胁与报复;技术浸染下的文化工业使自我持存变为丧失自我。研究技术理性与自我持存的悖论,分析在技术理性控制自然和文化工业中自我持存的后果,对我们今天重新审视现代社会人类生存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辩证法》 技术理性 自我持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自我否定的现实根源——析《启蒙辩证法》的政治经济学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李乾坤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21,共8页
《启蒙辩证法》中的政治经济学方法一直以来未被我国学者重视。这条路径已经由阿尔弗雷德·施密特、马丁·杰伊和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等学者指出,但是他们并未进一步阐述这种经济方法是如何具体呈现的。《启蒙辩证法》中的... 《启蒙辩证法》中的政治经济学方法一直以来未被我国学者重视。这条路径已经由阿尔弗雷德·施密特、马丁·杰伊和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等学者指出,但是他们并未进一步阐述这种经济方法是如何具体呈现的。《启蒙辩证法》中的政治经济学方法,核心就是对以等价形式、等价原则以及剩余价值等马克思《资本论》中最经典的原理的运用,这种运用体现在对启蒙与神话、文化工业、纳粹主义与反犹运动等主题之中。强调《启蒙辩证法》中的政治经济学方法,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法兰克福学派乃至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辩证法》 政治经济学方法 法兰克福学派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人为什么如此冷漠?——《启蒙辩证法》对现代性问题的思考及其启示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晓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24,187,共8页
尽管思想史上许多人指出了现代人的冷漠特性,比如萨特从现象学的角度来说明人在对象化中对他人的冷漠,但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对现代人的冷漠的分析是建立在庸俗化了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的:现代人把改造自然的方法... 尽管思想史上许多人指出了现代人的冷漠特性,比如萨特从现象学的角度来说明人在对象化中对他人的冷漠,但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对现代人的冷漠的分析是建立在庸俗化了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的:现代人把改造自然的方法用来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并用这种方法对待自己。这种冷漠表现为"灵魂的物化",把他人当作物,把自己当作工具,用物化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自然情感。在这样的物化体系中,人如同监狱里的罪犯,这些罪犯自己规训自己、自己控制自己。在由这种控制而产生的对自然情感的压抑的基础上,法西斯主义的那种施虐和受虐心理就产生了。这种社会心理的社会基础就是现代工业文明。这种社会心理是工具理性的原则在心灵中的固化。它导致了人的精神的贫乏和经验的贫乏。这种精神贫乏和经验贫乏的人是大众。他们依赖工具理性才能在功能组织中结合在一起,如果不是如此,那么他们就成为赶时髦、随大流的大众,成为自愿接受压迫的大众。法西斯主义就是利用了这些大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漠 《启蒙辩证法》 工具理性 大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蒙辩证法》对虚无主义的反思批判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森林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7,共11页
《启蒙辩证法》对虚无主义的反思有两个重要的推进,一是把虚无主义的反思核心从崇高价值的虚无化进一步聚焦于基本价值的虚无化;二是沿着尼采关于虚无主义起源于苏格拉底理性文化、柏拉图主义的思路,更进一步地把虚无主义与荷马史诗关... 《启蒙辩证法》对虚无主义的反思有两个重要的推进,一是把虚无主义的反思核心从崇高价值的虚无化进一步聚焦于基本价值的虚无化;二是沿着尼采关于虚无主义起源于苏格拉底理性文化、柏拉图主义的思路,更进一步地把虚无主义与荷马史诗关联起来。对个性、自然的否定是导向虚无主义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导向底线道德突破的重要一环;信仰对知识的依赖是理性主义文化的必然结果,科学主义对艺术的蚕食以致文化工业体系对艺术再一次的粗暴践踏导致了更严峻的虚无主义。这种虚无主义在法西斯主义和当代消费文化中获得了进一步的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无主义 《启蒙辩证法》 尼采 霍克海默 阿多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启蒙辩证法》的主题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森林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3,共9页
《启蒙辩证法》的隐秘主题就是焦虑与恐惧。《启蒙辩证法》与德国浪漫派的思想渊源应予重视。焦虑成为现代哲学的问题与浪漫主义密切相关。在《启蒙辩证法》与A.施勒格尔的"启蒙运动批判"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类似与一致。揭示... 《启蒙辩证法》的隐秘主题就是焦虑与恐惧。《启蒙辩证法》与德国浪漫派的思想渊源应予重视。焦虑成为现代哲学的问题与浪漫主义密切相关。在《启蒙辩证法》与A.施勒格尔的"启蒙运动批判"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类似与一致。揭示启蒙中蕴含着焦虑与解释启蒙理性的情感根基直接相关。在弗洛伊德对成长期儿童的焦虑分析以及焦虑与恐惧的区分、海德格尔的此在生存论分析、《启蒙辩证法》的启蒙批判中,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异在他者引发的焦虑是西方启蒙的核心问题之一。进一步地反思、遏制、消解焦虑情绪,走向与异在他者的和解,是推进启蒙的主要所在。理性、支配和恐怖,是立足于这种焦虑观反思启蒙的关键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辩证法》 焦虑 恐惧 启蒙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贝马斯视域中的《启蒙辩证法》 被引量:3
6
作者 杨丽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42,共6页
《启蒙辩证法》作为对启蒙理性进行批判的理论表达,已成为经典文本。作为这一文本的效果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哈贝马斯认为《启蒙辩证法》对启蒙理性的批判只不过是一种总体性的意识形态批判,必然会陷入"施为性矛盾",最终会瓦... 《启蒙辩证法》作为对启蒙理性进行批判的理论表达,已成为经典文本。作为这一文本的效果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哈贝马斯认为《启蒙辩证法》对启蒙理性的批判只不过是一种总体性的意识形态批判,必然会陷入"施为性矛盾",最终会瓦解社会批判的规范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启蒙辩证法》 启蒙理性批判 交往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启蒙辩证法》的批判逻辑看技术恐惧 被引量:5
7
作者 赵磊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6-174,共9页
技术恐惧是现代技术治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科技社会的和谐、健康和持续发展。从启蒙的辩证发展来看,技术恐惧渊源已久并具有内在必然性。《启蒙辩证法》把摆脱恐惧、成就主体性作为其启蒙批判的中心线索。启蒙的辩证发展蕴涵着恐惧的演... 技术恐惧是现代技术治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科技社会的和谐、健康和持续发展。从启蒙的辩证发展来看,技术恐惧渊源已久并具有内在必然性。《启蒙辩证法》把摆脱恐惧、成就主体性作为其启蒙批判的中心线索。启蒙的辩证发展蕴涵着恐惧的演变逻辑,从自然恐惧到技术恐惧,既是启蒙的必然结果也是启蒙辩证法的生动体现:启蒙精神在使人类摆脱自然恐惧之后陷入技术恐惧,消除神话的同时编织了技术神话,在自然面前彰显的主体性沦为技术的附庸,创造技术帝国把人类导入新野蛮时代。技术恐惧治理需要改变传统启蒙理念下工具理性的技术定位和资本逻辑锁定的技术创新路线,需要再启蒙。不同于传统启蒙精神,其目的不是要根除技术恐惧,而是要正确看待技术恐惧现象,学会在恐惧中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辩证法》 技术恐惧 批判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生态学:一种后结构时代的启蒙辩证法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金云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2-64,共3页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此,本期我们编发了这一组以不同角度阐释当代最重要的三大生态学学派思想的文章。陈世丹、吴小都的论文"社会生态学:走向一种生态社...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此,本期我们编发了这一组以不同角度阐释当代最重要的三大生态学学派思想的文章。陈世丹、吴小都的论文"社会生态学:走向一种生态社会"指出,社会生态学将生态危机的根源坚决地定位在人统治人的关系上。对自然的统治是社会中人统治人的产物。社会生态学认为人类作为一个漫长的自然进化的产物应归入自然,走向一种生态社会--一种非等级社会制度与感知的组合。李金云的论文"深生态学:一种后结构时代的启蒙辩证法"认为,为了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深生态学指出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现有文化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深生态学确立了两个原则:自我实现与生态中心主义平等。王桃花的论文"生态女性主义:发展中的生态伦理文化"指出,生态女性主义的宗旨在于揭示统治妇女与统治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反对各种形式的统治和压迫,把反对压迫、解放妇女和解决生态危机一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辩证法》 深生态学 结构 法兰克福学派 霍克海默 环境危机 阿多诺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蒙神话的话语情境及其批判性反思
9
作者 文巧平 伍敬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9-122,共4页
法兰克福学派在马克思主义立足实践、抨击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基础上,专注于意识领域的批判。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启蒙思想进行审视,可以发现,启蒙却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启蒙从内部瓦解演变为外部神化,从而一步步走向异化之路。从审... 法兰克福学派在马克思主义立足实践、抨击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基础上,专注于意识领域的批判。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启蒙思想进行审视,可以发现,启蒙却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启蒙从内部瓦解演变为外部神化,从而一步步走向异化之路。从审美乌托邦和异化的角度去批判法兰克福学派启蒙神话的本质,这也是当前学界的主要批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兰克福学派 《启蒙辩证法》 启蒙神话 批判性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电影商品拜物教: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之理论投射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月梅 王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45-48,共4页
1947年,法兰克福学派两位重要的领军人物马克斯·霍克海默和西奥多·阿多诺出版了《启蒙辩证法》一书,在其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化工业"这个术语,用以描述文化完全被资本和技术控制后的同质化现象,并对由此而带来的艺术... 1947年,法兰克福学派两位重要的领军人物马克斯·霍克海默和西奥多·阿多诺出版了《启蒙辩证法》一书,在其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化工业"这个术语,用以描述文化完全被资本和技术控制后的同质化现象,并对由此而带来的艺术批判精神的丧失、艺术独创性的消解、受众审美感受力的倒退等诸多弊端进行揭示和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独创性 《启蒙辩证法》 法兰克福学派 审美感受力 商品拜物教 霍克海默 西奥多 同质化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商品拜物教”批判:一个马克思主义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颜惠箭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10,共6页
在研究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辩证法》中的文化工业批判时,学界较少重视这一批判与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批判之间的思想谱系关系。从这一谱系关系的角度去分析,可以发现《启蒙辩证法》在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现象的解码时揭示了其拜物教本... 在研究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辩证法》中的文化工业批判时,学界较少重视这一批判与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批判之间的思想谱系关系。从这一谱系关系的角度去分析,可以发现《启蒙辩证法》在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现象的解码时揭示了其拜物教本质,从而彰显为一种"文化商品拜物教"批判。在资本逻辑的主导下,文化工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文化商品"。文化商品一方面以资本增值为目的,在生产中消磨了文化的本真内涵及其应有功能,另一方面渗透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发挥着同化功能,进一步在消费中扼杀了大众思维的能动性和多样性,从而在总体上遮蔽了资本主义的统治秘密并生产着资本主义的统治关系。但是这一批判在方法上存在着趋于单一和非辩证的缺陷,需要我们辨明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辩证法》 文化商品拜物教 资本增值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保存:生命政治的内在逻辑——兼论福柯与社会批判理论的政治哲学关联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乾坤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8-94,共7页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对近代启蒙政治哲学中的自我保存范畴进行了颠覆性的解释.自我保存从近代哲学中的自然性和理性的标志,被解释为统治性的和非理性的原则.福柯在界定生命政治的定义时,同样也谈及了自我保存原则这一政治哲...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对近代启蒙政治哲学中的自我保存范畴进行了颠覆性的解释.自我保存从近代哲学中的自然性和理性的标志,被解释为统治性的和非理性的原则.福柯在界定生命政治的定义时,同样也谈及了自我保存原则这一政治哲学基础.自我保存原则的确立使得统治权力在19世纪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福柯与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关联,尤其体现于启蒙辩证法的主题与生命政治的主题之一致上,即对建立在自我保存原则之上的统治的反思和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保存 生命政治 福柯 社会批判理论 《启蒙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娱乐化”:电视文化产业的娱民之殇与突围之路 被引量:2
13
作者 喻晓璐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9-92,共4页
“泛娱乐化”作为近年来发展较快、影响较大的一股文化潮流,已经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关注。通过前人对该现象研究概况的梳理,笔者认为有必要从文化产业的角度重新对“泛娱乐化”进行界定并概括其特征。“文化产业”最早的概念表述来自于... “泛娱乐化”作为近年来发展较快、影响较大的一股文化潮流,已经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关注。通过前人对该现象研究概况的梳理,笔者认为有必要从文化产业的角度重新对“泛娱乐化”进行界定并概括其特征。“文化产业”最早的概念表述来自于“文化工业”一词,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1947年合著出版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娱乐化 文化产业 概念表述 突围之路 文化潮流 《启蒙辩证法》 霍克海默 阿多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播到哲学——对霍克海默与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思想理路的考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光磊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4-168,共5页
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开启了传播批判理论的先河,这部书如同战斗檄文一样,向资本主义情境下的大众媒体发起了猛烈进攻。正是他们在《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一文中清晰明确的立场,使它成为传播批判领域援引的重... 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开启了传播批判理论的先河,这部书如同战斗檄文一样,向资本主义情境下的大众媒体发起了猛烈进攻。正是他们在《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一文中清晰明确的立场,使它成为传播批判领域援引的重要思想资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理论 《启蒙辩证法》 启蒙 霍克海默 阿多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阿多诺逝世50周年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永康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共1页
1969年夏,阿多诺逃出了左派学生运动的喧嚣,却无法回避现实事件对社会批判理论的冲击。虽然已反复向学生和公众澄清批判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否认其与行动主义的直接关联,但在学生们看来,这些开脱之词,比起《启蒙辩证法》和《否定辩证... 1969年夏,阿多诺逃出了左派学生运动的喧嚣,却无法回避现实事件对社会批判理论的冲击。虽然已反复向学生和公众澄清批判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否认其与行动主义的直接关联,但在学生们看来,这些开脱之词,比起《启蒙辩证法》和《否定辩证法》中否定、反抗、反体系等激进表述显得苍白无力。所以运动的矛头很快转向其本身的精神源头法兰克福学派及其领导人阿多诺。然而阿多诺的突然离开,似乎让这场运动失去了最重要的当事人和最后的挑衅对象,只剩下意义的空虚和失望。象征性的行动在冷酷现实面前的失败似乎是注定了的,而自此之后,欧洲知识分子的批判激情就转移到女权主义、生态主义等方向去了(霍耐特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多诺 社会批判理论 《否定辩证法 《启蒙辩证法》 学生运动 逝世 纪念 法兰克福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语境与通俗文艺意义结构的嬗变——90年代初期通俗文艺评估
16
作者 祁述裕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7-41,共5页
文化市场的形成和通俗文艺的兴起,构成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最重要的文化现象。 就一般意义而言,把文艺走向商品化视为灾难,认为文化市场只能产生毫无个性、粗劣低下的产品多少是过于简单化的断言。 商品化艺术所面对的文艺消费大众始... 文化市场的形成和通俗文艺的兴起,构成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最重要的文化现象。 就一般意义而言,把文艺走向商品化视为灾难,认为文化市场只能产生毫无个性、粗劣低下的产品多少是过于简单化的断言。 商品化艺术所面对的文艺消费大众始终是一个异质的,多层次和多元价值指向的混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文艺 市民阶层 文化语境 文化市场 意义结构 新时期初期 通俗小说 90年代 《启蒙辩证法》 “文化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